“简单,我来说,让三大爷来写。你照着单子准备就好了。
食材多少也看你自个儿,院里这么多人,你照顾不过来的。”李治国当即就念了起来,他对菜场也熟悉,把这个季节有的,适合烧烤的都让人准备。
“另外还需要竹签,把肉给串起来,春桥副食店那边有。你多准备点羊肉,烤着香。”
“嗯嗯,我明天早点去买。”
唐春燕又问了些细节就拿着清单走了。
这时阎埠贵说了句,“大茂这媳妇看着挺好的,不争不抢,就是嫁过来也有段时日了,怎么肚子还不见动静?”
“嗨,三大爷你别瞎操心,别人两口子年龄还不大,兴许不急着要孩子呢。”
李治国本来也打算过两年情侣生活,奈何时代不等人。
就是不知道许大茂因为跟风娶媳妇,这辈子能给造出孩子吗?
“我就提这么一嘴,不瞎说。”
阎埠贵早发现这小子别看道德品质不行,但很少在背后说闲话,精着呢。
“三大爷,事情就这么定了,明儿各忙各的,把我的生日宴办好,办得有意义。
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争取给办成咱们院里的传统节日。”
李治国送客了,谈正事一般不喝茶,不然越喝越口渴。
等阎埠贵走后,这还早啊,早知道就多睡一会了。
“京茹!”
“来了姐夫!”
小京茹在院里也能和其他孩子玩到一块。
“姐夫问你啊,在城里你住得习惯吗?”
李治国已经灭了烟头,自个儿亲自动手泡了茶。
“住得好啊,姐夫,我不想回去了。”
小京茹真不愿意回家了,上面还有哥哥,她在家吃不着好的,也没新衣服穿。
“不回就不回了,等你老爹打完家具,我看给找个什么活,干脆你留在城里读书算了。
就刚那三大爷,可是红星小学的老师,咱家的春联就是他写的。
你呢,高低给姐夫读个高小吧,学会了用钢笔,以后也帮姐夫写写画画什么的。”
李治国说着把小京茹抱了起来,之前他不想那么早要小孩,是觉得麻烦,现在看来,孩子好带啊。
小的有三大妈家的小阎解娣,大点的像是小京茹,都不用大人操心。
“呀,姐夫,我真能在城里上学啊!”
小京茹差点蹦起来,奈何被抱着的,跳不动。
“就留城里吧!不然你没粮票,到时候读书你还得天天带饭,不然就是让食堂给蒸窝头、黑馍馍什么的。”
李治国摇头,在等些时候,农村孩子读书是真辛苦,因为农民没有粮票啊,你有钱在学校都买不到主食。
很多孩子大冬天的,家里给准备一个带盖的搪瓷杯,无它,铝制的饭盒都买不起,要票或是晚些时候出的工业卷。
用手绢或是找块布把杯子包起来,里面装着中午饭,就这么去读书了,半道就凉了,而且还得带一背篓,割猪草什么的,挣工分!
得亏,他穿越到了城里,好歹还是弄潮儿!
“姐夫,我听不懂!”
小京茹真没那么聪明,见识也短。
“以后你就懂了。自己玩吧,姐夫去遛个弯。”
李治国端着茶杯走了,家里多个小京茹,他也没那么无聊,还不用锁门,进出都方便。
“姐夫,你还没带板凳。”
小京茹抱着板凳追了出来。
“用不着,你姐夫到哪儿都有坐票。”
没一会,穿过连廊,他就到了中院,四月的天,以现在的气候,还算凉爽,中院公共区域面积大,下午在这儿聊天的姐妹可不少。
“李治国,你舍得出来了,正说你呢。”
陈大嫂说着就起身让出板凳,她家就在旁边易中海隔壁,几步路就能回去再拿根板凳出来。
“别,我和咱们二姐坐一块就行了。”
他踩着草鞋到了孙二娘旁边,别人带的是长板凳,坐俩人正正好。
“李治国,这鞋你还真穿上了啊。”
孙二娘看着稀奇,新社会了,不兴这么寒碜的,但坏小子穿着竟然挺好看的。
“真穿,挺好的,不磨脚!回头有空在给我准备一双吧,就当给我的生日礼物?”
都说遛弯了,怎么也要有点价值。
“哎!下周给你备一双。”
孙二娘没推脱,反正是她男人编的。
这时贾张氏有些不太高兴的说:“李治国,你可都办第二回酒席了啊,我们贾家连一回都没呢。”
“贾张氏你可拉倒吧,你办酒席是想收钱,人李治国是请大家吃喝啊,能一样吗。”
孙二娘直接就给驳回了,两家是邻居,平时就有小摩擦。
以前孙二娘很低调,因为她家里仨孩子,男人呢,又是个闷葫芦,挣钱不多,在院里吃酒都上不了主桌的。
但现在她有李治国撑腰啊,坐一根板凳呢,不怕贾张氏。
“我家不也请吃喝,下回我大孙子满月,也摆十几桌,喜庆!”
贾张氏就等着说这句呢,惦记着挣大钱了。
李治国也没打击人,因为等棒梗出生,京城的粮票都出来了,到时候提倡节约。
他这听了一会家常,茶水也快喝干了。
“贾张氏,你回屋去给我参点水,问问你家碧华怎么回事,最近都不来找我呢。”
李治国说着把茶杯递了过去,贾张氏也就坐在旁边。
贾张氏接过杯子说:“她啊,还在琢磨你上次说的衣服,都这么久了,就只会做裤子。”
“嗨,这光琢磨不行啊!这样,等我过了生日,在给好好教教,你快去倒水吧,我这渴了。”
李治国早就发现了,贾张氏也会疼人,关键得让她服你啊。
“哎,这就去。”
贾张氏起身把鞋底放在板凳上,拿着杯子快步回屋去了。
这会,几个大妈才纷纷说了起来。
“李治国,还是你有办法啊,贾张氏嫁到这院里来就没这么伺候过人,当初老贾在的时候,也没你享受呢。”
陈大嫂年龄最长,可是比贾张氏先到院里来。
“我也没见贾张氏对谁好过,也就何大清当初有点苗头。”
孙二娘家里那位置能随时看到贾家和老何家。
李治国忙说:“贾张氏这叫对我好啊,是看在我教她媳妇的份上,你看过些日子,等碧华会用缝纫机了,看她态度能这么好?”
他可把贾张氏看得很明白,现在是日子还过得去,但后面可就保不准了。
得嘞,贾张氏端着茶杯回来了,也不聊人八卦。
……
京城,冶金部门,第一会议室。
毕建华专程选这个时间召开会议,是有原因的。
他在等着更多的样品送到手里,这会已经分发下去,并且演示过了。
“各位都看了这两款剃须刀的实用性了。
简单的这款还好,国外有相似的产品,但没咱们这款简单,就意味着廉价,能让老百姓用得起。
而复杂的这款就是世界首例了,意义重大,在外汇市场上,也有广阔的前景。
这两款剃须刀,都是上次发明削笔刀的那位一级钳工李治国独立设计的。”
“在这里我提议,建立剃须刀一厂,生产简单款,挂靠在红星轧钢厂旗下。
另建立剃须刀二厂,生产外汇款,由我们冶金部直属管理。
现在讨论一下,该怎么给李治国奖励,他是待岗病休。
据我了解,他的才能可不仅仅是搞发明,还是一位算数高手,被前门街道办给请去当会计了,每月上一天班,专门给算账,给五块钱补贴。
忙的时候每月上四天班,给十块钱补贴,岗位是八级街道干事。”
毕建华又升了,以他的级别要查李治国太容易了,只需要让人跑两个地点,东直门和正阳门的街道办。
当然只查主要的信息,牵扯到隐私就没必要了。
会议室众人一听,这有点懵啊!
“毕主任,你是说李治国同志,他一边在轧钢厂待岗,一分钱不挣;
一边在前门街道办,这个,兼任会计,也只上一天班。
哪怕上四天,他一月才十块钱,那他平时的生活开销呢,怎么过日子的?”
有干部问出了疑惑,这同志不简单啊,一级钳工的履历有这么多样化?
“这个,他媳妇顶岗进了轧钢厂上班,目前是钳工学徒,每月工资二十七块五。”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