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建造一艘驱逐舰通常需要数年时间,任何一个环节的拖延都会导致整个工期的延误。而李卫东竟然说,模块化生产可以将时间缩短到三分之一,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这简直就是奇迹啊!"
一位军方高层忍不住低声感叹,眼中满是难以抑制的激动。
李卫东的目光扫过众人,平静而自信地说道:"各位,这不是奇迹,而是未来。我们炎国的海军,必须要抓住这次科技革命的机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的海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会议室内,陷入了一片寂静。每个人都在消化李卫东带来的这一场“模块化革命”的冲击。他们知道,今天的会议,或许将成为炎国海军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模块化生产的理念已经得到了众人的认同,接下来,就是实际的操作了。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还需要在船坞和生产线的建设上做出全新的布局。
"李主任,模块化生产需要更大、更先进的船坞。"
一位造船厂的负责人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语气中带着些许担忧。"现有的造船设施恐怕无法满足模块化组装的需求。"
李卫东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思索。他早已预料到这个问题,事实上,模块化生产的实施,确实需要更大规模的船坞和更加先进的生产设备。
"没错,现有的船坞确实不够。"
李卫东沉声说道,目光坚定地看向众人。"因此,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建一座全新的模块化生产船坞。"
他随即拿出一份详细的船坞扩建计划,递给了在场的几位军工厂负责人。
"这个船坞将会分成多个独立的组装区域,每一个区域都可以同时进行模块的安装和调试。最终,所有模块将在主船坞进行总装。"
李卫东的解释让众人再次感受到了一股无法遏制的震撼。一个全新的造船体系,正在他们的眼前缓缓展开。
"李主任,这个计划……简直是超前了几十年啊!"
一位造船专家忍不住感叹,眼中满是敬佩。
李卫东微微一笑,语气坚定地说道:"我们没有时间等待,国际局势复杂,敌人已经在边境蠢蠢欲动。我们必须加快速度,尽快让驱逐舰下水,守护我们的海域。"
会议室内,所有人都沉默了片刻,随后纷纷点头。他们知道,李卫东说得对。炎国的未来,已经不容许再拖延片刻。
会议结束后,李卫东立刻着手开始准备船坞的建设。模块化生产的理念已经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但要真正实现这一革命性的造舰方式,首先需要一座能够承载模块化生产的大型船坞。
李卫东站在造船厂的高台上,俯视着眼前的厂区,微风拂过他的脸颊,带着些许海洋的咸湿。
造船厂内,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焊枪的火光在空气中闪烁,机床的轰鸣声此起彼伏。
此刻的李卫东心中却无比清楚,现有的设施远远不够。要建造新型驱逐舰,尤其是模块化生产的驱逐舰,必须要打造一座全新的、规模庞大的船坞。
他回到办公室,打开一张空白的设计图纸,手中的铅笔轻轻滑动,开始勾画出新的船坞规划。
"这座船坞必须是模块化设计的根基。"
李卫东喃喃自语,目光锐利无比,手中的铅笔飞快地在图纸上移动。
首先,船坞的规模必须足够大,能够容纳至少三艘驱逐舰同时建造。李卫东在图纸上划出三条巨大的干船坞,足以让每一艘驱逐舰的模块分别组装、调试。
每个船坞都需要配备独立的起重设备,确保不同模块能够快速吊装和运送。
其次,船坞需要具备高效的物流系统。李卫东在设计中加入了多个独立的轨道系统,专门用于运输各个模块。这样一来,不同的模块可以从不同的工厂生产出来后,直接通过轨道运输到船坞,减少了传统造船中繁琐的运输流程。
"每个模块必须在独立的区域内完成调试,确保最终组装时,所有部件都无缝连接。"
李卫东在图纸上标注了多个独立的调试区,每个调试区都配备了最先进的测试设备,能够模拟舰艇在海上行驶时的各种复杂环境。
他停顿了一下,思索着,接着在图纸的右下角标注了一个巨大的仓库。这将是所有模块的存放区,任何一个模块在组装前,都可以在这里进行精密的检查与维护。
"这不仅是造船的船坞,更是未来战舰的诞生地。"
李卫东目光冷冽,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几周后,船坞的建设计划正式启动。全国各地的建设工人和工程设备大量调动,天南海北的材料源源不断地运送到这片靠近海岸的造船厂。工程的规模之大,几乎震撼了所有参与者。
李卫东站在工地上,望着眼前的巨大建设场景,心中充满了激动。此刻,成千上万的工人在这片土地上忙碌着,挖掘机、起重机和各种大型机械设备井然有序地运转着。巨大的钢梁被吊车缓缓吊起,焊接的火花在空气中闪烁,仿佛预示着未来的战舰即将破土而出。喜欢四合院:坏我名声?直接造谣!请大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