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云天、赵敏、周青三人目前都很引人注目。 不过刘东和李强在这方面则稍显逊色。 但接下来,钱伯打算让刘东通过拍电影筹集善款来提升知名度。 票房收入其实不多,但钱伯对此并不在意。 而李强将以某物业公司为依托,在黄大仙、观塘和中西区三个区域发起捐款活动,以增加个人影响力。 届时加上钱伯一共六人,参加三个选区的直选议员竞选。 计划顺利推进。 甚至还有机会涉及更多选区,可以推荐张丽与陈芳出任立法议员。 无论廉政专员还是警方线人,来了就别想离开! 成为立法议员不是比当线人更有趣? 至于王雷…… 凭借他光滑的大脑,成为议员可是灾难啊。 王雷:“……”很愤怒。 --- 在长青集团办公室内, 赵总正在听秘书汇报情况:“目前黄大仙与九龙城地区的两家超市反映,顾客量减少了将近一半。” 赵总皱眉问:“中西区和湾仔的情况呢?” “是一样的。”秘书点头,“昨天还不明显,但今天客流量大幅下降。并且下面的人反馈有其他超市正借此吸引顾客。” 赵总叹气说道:“还是小看钱伯了。” 赵总明白只要钱伯参与的地区,对当地居民的影响极大。 他认为钱伯不足为惧,就像做空股票一样简单,尽管能让对方赚钱也不碍大事。 但现在发现钱伯的游戏规则不同。 如果钱伯开超市会怎样? 还有他旗下超市的位置怎么办? 唯一的安慰是钱伯尚未进军该领域。 赵查看手表已是晚七点过五分, “帮我看一下电视。”秘书应答。 到了整点,亚洲电视新闻开始播放。 新闻内容谈及恒生指数上涨、以及某些企业股价下跌等情况。其中提及部分地区的一些连锁超市遭遇抵制。 接着有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 市民表示支持钱伯,认为他关心大家生活,并赞扬他旗下的教育机构。 赵听完脸色越发难看。 秘书在一旁保持沉默。 突然赵想到主意:“我也有一家基金会能办这些善事,为什么不行动?” 随即召唤负责人讨论具体方案。 三十分钟后,李总监赶到。 听完布置的任务,李有些头疼,但仍接受指令立即着手准备相关方案。 赵的目的明确——以公益之名抢夺钱伯群众基础。 与此同时, 华新超市朱先生也在关注同一节目。 看着屏幕上海量市民声援钱伯令朱印象深刻。 忽然产生合作念头——联合钱伯共同开设新型超市。 当前背景允许私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于是吩咐助手详尽调查对方资料再作决定。 接下来几天里, 赵继续隐匿行踪, 市场上企业股份继续下挫,期间回收部分低价股弥补前期损失。 然而铜锣湾区部分依旧惨淡。同时因竞争关系华润以低廉价格吸引更多顾客导致另一家门店顾客几乎流失殆尽。 赵尝试降价促销挽留未果。 即使降到亏本销售仍无效。 这让他极度惊讶疑惑不解。 直到最后得知真相, 原来是邻近华润凭借强大供应链优势实施薄利多销政策完全击败传统模式取得压倒性成功。 因此,赵不得不重新审视策略考虑长远合作关系可能性。 最终经过接触洽谈达成双方互惠合作协议初步框架。 当然,对话并没有直截了当地展开,而是先从一家大型集团的业务说起,聊了大约二十分钟才谈及旗下的商场业务。 “我们这家集团拥有极强的分销网络,各类商品供应充足……” “而商超则是我们的一块试验田……” 话语平和稳定,充满了领导者的风格。但陈总已大致猜出了张总的意图。 张总说道:“我看了您的资料,觉得您非常适合成为我们商场项目的合作伙伴!” “不知是否愿意一起创办一家连锁超市,在这座城市推广连锁经营模式?” 开超市吗? 陈总陷入了思考。 说实话,他并非没有考虑过涉足这一领域。凭借他的社会威望,顾客资源不成问题。不过渠道、供应链等方面确实是个挑战。他也清楚赵老板通过垄断优势挤压竞争对手的做法,普通创业者很难在那种环境下生存。 因此,陈总始终未采取行动。 事实上,他最看好类似某知名平民超市的经营模式,但这需要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电脑、软件等),以当前1990年的技术水平来看难度颇高。 所以超市计划一直被搁置。 没想到今天张总会提出合作的建议。 陈总眼睛一亮。 合作开超市?可以呀! 赚钱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借此与张总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为日后提供更多便利。 而且还能跟赵老板的零售帝国正面交锋。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让你也试试被赶尽杀绝的感觉,赵老板! 于是陈总果断回应:“我没意见,不过投资额度、股份比例以及合作形式等细节还需要商议。” 张总大笑:“没问题,咱们先去吃饭!” 达成初步意向后,后续谈判可以慢慢来。 两人举杯相碰,心情都非常愉快。 张总看到了商超快速扩展的可能性,刚接任总裁职务的他正急需一个耀眼的成绩证明自己。 而对陈总而言,结识张总才是此次交流的最大收获。 至于超市利润,并不是优先考虑的重点。 只要能够获得全城的支持与拥护,商业机会自然会接踵而来。 不必着急, 稳扎稳打,静待时机成熟。 …… 与此同时, 大洋公司董事长办公室内。 赵老板正在听取旗下基金会负责人汇报有关陈总在社区影响力提升方面的具体措施。 随着了解逐渐深入,赵老板感到些许困惑。 “帮助老人过马路?每次奖励二十元?” “参与清洁工作?” “给孩子辅导功课?” “协助老人处理琐事?” “做每件好事都有现金奖励?” 赵老板皱眉。 这算什么? 做好事我不陌生,无非捐款或救助贫困者而已…… 但他搞不明白这种模式的意义——谁会有如此多人手专门负责这些小善举?更别提每次还有二十元的物质激励。喜欢四合院:何傻柱的崭新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何傻柱的崭新人生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