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晁雄征正在书房中编撰《大梁字典》,窗外阳光正好,鸟鸣啾啾,一派祥和景象。 他正凝神思考着“鼎”字的释义,一名侍卫匆匆来报:“启禀太子殿下,匠作院凌大人派人传信,说火药运输问题已经解决,请殿下前往视察。” 晁雄征闻言,笔尖一顿,这火药运输难题困扰了他许久,如今终于得以解决,他心中自然欣喜。 他放下手中的毛笔,吩咐道:“备马,去匠作院!” 不多时,晁雄征便在几名亲兵的护卫下,策马来到了匠作院。 匠作院占地广阔,院内工匠来往穿梭,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不绝于耳。 火药局设在匠作院深处,为了安全起见,周围设有重兵把守,戒备森严。 晁雄征在亲兵的开路下,径直来到火药局。 凌振早已等候多时,见到晁雄征到来,连忙上前行礼:“恭迎太子殿下!” “凌大人免礼,”晁雄征快步上前,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听闻火药运输问题已经解决,可是真的?” 凌振面露喜色,从袖中掏出一个布袋,小心翼翼地打开,露出里面乌黑发亮的颗粒状物体。 “殿下请看,这就是改进后的火药。”他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的火药递给晁雄征。 晁雄征接过布袋,仔细端详着这些颗粒状的火药,一股淡淡的硫磺味扑鼻而来。 他问道:“这与之前的火药有何不同?” “回禀殿下,之前的火药是粉末状,运输过程中容易分层,影响威力。如今我们将火药制成颗粒状,不仅解决了分层的问题,而且威力丝毫未减。今日上午,我们已在城外试验过,效果极佳!”凌振的语气中充满了自豪。 “哦?竟有此事?”晁雄征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快与我细说一番!” 凌振略作沉吟,整理了一下思路,缓缓说道:“殿下,这改进火药之法,说来也并非臣一人之功。起初,臣等也是一筹莫展,粉末状火药的特性难以改变。后来,局里一位名叫李明的匠人,偶然间看到孩童们玩泥巴,将泥巴捏成团,不易散开,这才给了我们灵感。” “哦?”晁雄征来了兴致,目光灼灼地盯着凌振,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李明提出,可否将火药也制成颗粒状,以增加其稳定性。臣听后大喜,立刻组织人手进行试验。我们尝试了多种方法,最终发现,将火药与少量糯米浆混合,再经过特殊工艺处理,便可制成坚硬的颗粒。如此一来,火药便不再容易分层,运输也方便了许多。”凌振绘声绘色地讲述着,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殚精竭虑的日子。 晁雄征听得连连点头,眼中满是赞赏之色。 他拿起一颗火药颗粒,放在手中仔细摩挲,感受着其坚实的质感。 “好!好!真是巧妙!此法大善!解决了火药运输的大难题,功莫大焉!”他兴奋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喜悦。 “凌大人,此事你功不可没,当赏!”晁雄征目光扫过在场的工匠,朗声道:“所有参与火药改进之人,皆有重赏!每人赏银十两,绸缎两匹!” 工匠们闻言,顿时欢呼雀跃,纷纷跪倒在地,高呼:“谢太子殿下!谢太子殿下!” 晁雄征摆了摆手,示意众人起身,随后转头对凌振说道:“凌大人,这火药局的成果令人惊喜。对了,朕记得匠作院里还有一个枪炮局,不知现在情况如何?” 凌振连忙答道:“回殿下,枪炮局由汤隆负责,一直在研制火枪火炮。只是火枪火炮的制造难度极高,进展相对缓慢。” “哦?是吗?”晁雄征略微沉吟,走,凌大人,你带路。” 凌振连忙应是,在前方引路,带着晁雄征一行人朝着枪炮局走去。 一路上,晁雄征心中充满了期待。 火药问题既已解决,接下来便是火器的发展了。 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梁的军队定能装备上精良的火器,所向披靡! 两人穿过几个院落,终于来到了枪炮局。 与火药局的戒备森严不同,枪炮局显得有些冷清,只有零星几个工匠在忙碌着。 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快步迎了上来,抱拳行礼道:“枪炮局汤隆,见过太子殿下!”汤隆的声音洪亮,如同铁锤敲击在铁砧上,带着一股子干脆劲儿。 晁雄征上下打量着他,只见此人虎背熊腰,皮肤黝黑,双目炯炯有神,浑身散发着一股粗犷的气息,一看就是个常年与钢铁打交道的汉子。 “汤局长不必多礼。”晁雄征摆了摆手,目光扫视着略显冷清的枪炮局,问道:“听凌大人说,你们一直在研制火枪火炮,不知进展如何?” 汤隆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兴奋之色,语气也变得高昂起来:“回禀殿下,我等日夜赶工,虽说制造难度极大,但已有些想法。近日正在打造零件,进行验证!” 晁雄征闻言,他本以为枪炮局的进展会十分缓慢,没想到竟已到了打造零件验证的地步,这着实让他有些意外。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哦?竟有此事?快带朕去看看!” 汤隆连忙应是,带着晁雄征一行人来到一处工棚。 工棚内摆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零件,一些工匠正围着一个类似炮管的物体敲敲打打。 “殿下请看,这就是我们正在试制的火枪。”汤隆指着那个炮管状的物体说道,“这只是一个雏形,但基本构造已经完成。我们还在不断改进,力求使其更加精准,威力更大。” 晁雄征走上前去,仔细观察着那个所谓的火枪。 它比自己想象的要粗糙许多,但却也隐隐散发着一股令人心悸的杀气。 “这火枪的试验,可要小心谨慎才是。”晁雄征嘱咐道,他可不想看到有人因为火枪试验而无辜丧命。 “试验时,务必用死囚,切不可伤及无辜。” 汤隆闻言,面露难色,犹豫了一下,说道:“殿下,这火枪还好说,只是这火炮……”他顿了顿,似乎有些难以启齿。 “火炮怎么了?”晁雄征眉头微皱,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 “这火炮的制造难度比火枪更高,而且……而且极易炸膛。”汤隆吞吞吐吐地说道, “炸膛?”晁雄征闻言,脸色微变。 他深知火炮炸膛的威力,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正是。”汤隆点了点头,声音低沉地说道:“前些日子,我们试制了一门小型火炮,结果……结果在试射时突然炸膛,差点伤及工匠。” 晁雄征心中一凛,他没想到火炮的研制竟如此危险。 他略作沉吟,说道:“此事不可大意,务必小心谨慎。 安全第一,切记不可蛮干。” “臣明白。”汤隆连忙应道。 晁雄征点了点头,目光再次扫视着那些零件,心中思绪万千。 火药问题已经解决,火枪也初见雏形,但火炮的研制却困难重重。 看来,要想真正装备精良的火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火炮的射程如何?准头又如何?”晁雄征转头看向凌振和汤隆,抛出了他最为关心的问题。 凌振捋了捋胡须,正欲开口,汤隆却抢先一步答道:“回禀殿下,这……” 他的话还没说完,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个工匠气喘吁吁地跑到汤隆面前,神色慌张地说道:“汤……汤局长,不好了,出事了……”汤隆刚想回答晁雄征的问题,却被那工匠的到来打断。 他有些不悦地皱了皱眉,问道:“何事如此慌张?” 那工匠咽了口唾沫,指着工棚外说道:“汤局长,新铸造的那批炮管……炸了!” “什么?!”汤隆闻言大惊失色,炮管炸裂可是大事,轻则损伤工匠,重则引发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炸了多少?伤亡如何?” “具体数量还在统计,但……但看起来炸了不少,”那工匠的声音有些颤抖,“目前还没有伤亡报告,只是……”他欲言又止, 晁雄征和凌振也听到了这边的动静,连忙走了过来。 得知炮管炸裂的消息,晁雄征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他沉声问道:“怎么回事?为何会炸裂?” 汤隆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硬着头皮说道:“回禀殿下,具体原因还在调查,但……但臣怀疑是铸造工艺出了问题。” “铸造工艺?”晁雄征眉头紧锁,“这炮管的铸造工艺,不是一直沿用前朝的吗?为何还会出问题?” “回禀殿下,”汤隆小心翼翼地说道,“前朝的火炮威力较小,对炮管的要求不高。如今我们研制的火炮威力更大,对炮管的要求自然也更高。臣等虽然一直在改进工艺,但……但似乎还未完全掌握其中的诀窍。” 晁雄征点了点头,他知道火炮的研制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不断地试验和改进。 他沉吟片刻,说道:“此事不可掉以轻心,务必彻查原因,找出解决之法。安全第一,切记不可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臣遵旨!”汤隆连忙应道。 晁雄征看了看天色,说道:“时辰不早了,朕也该回宫了。”他转头看向凌振和汤隆,“两位大人,火器研制之事,关系到大梁的国运,万万不可懈怠。朕希望你们能够精诚合作,早日研制出精良的火器,装备我大梁的军队。” “臣等定当竭尽全力!”凌振和汤隆齐声应道。 晁雄征正要转身离开,突然想起一事,他停下脚步,说道:“对了,汤局长,朕想起一事,或许可以提高火枪的准确性。” 汤隆连忙问道:“不知殿下有何高见?” 晁雄征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朕曾在古籍中看到过一种名为‘膛线’的技术,或许可以一试。”他将膛线的概念以及其能够提高火枪准确性的原理详细地解释了一遍。 汤隆听得连连点头,眼中满是兴奋之色。 他没想到太子殿下竟然如此博学,连这种技术都知道。 他激动地说道:“臣定当尽力一试!” 晁雄征满意地点了点头,又想起一件事情,补充道:“对了,汤局长,这火炮试验需要死囚,若是东京府死囚不够,尽管上报,朕会下令从其他州府调拨。”他顿了顿,目光深邃,“无论如何,火器的研制刻不容缓。” 说罢,晁雄征便在亲兵的护卫下,离开了匠作院。 凌振和汤隆恭送太子离开后,汤隆立刻召集工匠,准备按照晁雄征的指示,开始新一轮的火枪火炮研制。 凌振望着晁雄征离去的方向,心中感慨万千。 太子殿下如此重视火器,大梁的未来,可期! 他转身回到火药局,却见一个工匠神色匆匆地跑了过来,“凌大人,大事不好了……”喜欢水浒超凶凶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水浒超凶凶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