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水泥筑墙(1 / 1)

春末的翊京,空气中已裹挟着几分燥热。 皇城边一处富户宅邸内,泥瓦匠赵铁柱踩着竹梯,正修补因下雨漏水的屋檐。近几日的雨水不断渗入,把原本抹了三遍的灰浆又泡成了糊状。 东家撑着伞站在下方喊道:“赵师傅,这都第三回了!昨儿刚补的缝,一场雨就冲没了!”老匠人默不作声,只是用瓦刀刮下那些发黑的灰浆,这些由石灰、糯米汁和麻刀拌成的材料,在连绵春雨的侵蚀下,如同融化的饴糖,软塌塌地往下淌。 “东家,不是老汉不尽心,实在是这老房子根基下沉,光补表面根本不顶用啊。我调配的浆子,在这翊京城里已经算是最好的了。” 赵铁柱终于修补完房顶,顺着梯子爬下来,抹了把脸上的泥浆。东家满脸不情愿地结清了工钱。 返程途中,雨水将土路泡成泥潭,赵铁柱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背上的工具袋也愈发沉重。路过西市时,他瞧见几个衙门差役正在张贴告示,人群里议论声此起彼伏。 “听说了吗?司空府正在征调泥瓦匠……” “工钱给双倍呢!” “好像是要试验什么新方子……” 赵铁柱挤到前排,眯起眼睛看向那张盖着司空府官印的文书,“精于修补者优先”几个字赫然入目。略作思忖,他决定去一趟碰碰运气。 翌日,赵铁柱报了名,随着一众匠人被带至西郊一处隐蔽工坊。 五座造型奇特的窑炉矗立眼前,滚滚白烟直冲天际,十几个壮汉正奋力拉动风箱。火焰透过观察孔窜出,泛着青白色。 这些窑炉竟是双层结构:下层燃烧室堆满乌黑的石炭,上层煅烧室整齐码放着灰白色的石灰石块。 如此阵仗,赵铁柱从未见过,忍不住喃喃道:“这……这得耗费多少柴火才能烧出这般火候?” 负责窑炉的年轻工匠用铁钩翻动燃烧室,解释道:“可不是柴火,用的是石炭掺木炭,再借风箱鼓力助燃。普通木柴根本烧不出这等高温,这法子还是主君教的。” 说罢,他夹出刚出炉的生石灰块,原本坚硬的石块经煅烧后变得疏松多孔,轻轻一捏便碎成粉末,细腻程度竟能穿过最细的筛网。 “这叫生石灰粉,”年轻工匠卖着关子,“不过这才是第一步。” 他领着众人来到改造过的水磨坊,原本碾麦子的石碾凹槽被刻得更深更密。 “主君说了,石灰粉磨得越细越好,要细到能飘在空中才行。” 研磨好的石灰粉被运至配料区。赵铁柱看着工匠们精准调配三种原料:三份石灰粉、一份火山灰,若无火山灰,则用黏土或碎陶片替代、半份工匠们称之为“寒水石”的雪白石膏粉。 他忍不住发问:“老灰浆只用石灰和糯米汁,加这些有啥用?” “这是主君传的仙方,看着就知道了。” 年轻工匠将干粉倒入木盆,缓缓注水搅拌。神奇的变化随之发生:干粉逐渐化为均匀的糊状物,颜色从灰白转为青灰,质地比糯米灰浆细腻数倍。 “这……比糯米灰浆强太多了!” 赵铁柱用手指蘸取,感受着独特的粘稠之感,问道:“多久能干?” “初凝一个时辰,终凝三日。”工匠说着,用抹刀将灰浆抹在砖缝间。 浆体服帖得惊人,既不流淌也不速干。仅半个时辰,两块砖已牢牢粘在一起,任他用力掰扯都纹丝不动。 赵铁柱不禁想起从前那些用石灰、糯米汁混合麻刀调配成的灰浆,干燥后总会出现细微裂纹,雨水一渗就剥落。而眼前这“仙方”制成的水泥,凝固后严丝合缝,浑然一体。 工匠胸脯一挺,自信满满道:“这水泥浆关键在于瓷实。实打实比老灰浆硬三倍!” 赵铁柱眼睛一亮,脱口喊出来:“那补屋檐不得管几十年?” 对方听了直乐,伸手拍他肩膀:“老哥格局小了!这水泥哪是补漏用的?要拿来砌城墙!往后城门楼子都得拿它当筋骨使!” 还没等赵铁柱从水泥的震撼中回过神,年轻工匠道:“老丈可知道,这水泥不过是根基,真正的仙方还在后头。” 他引着赵铁柱穿过工坊,来到一处用草帘围起的空地。这里堆着三种原料:左边是刚制成的水泥,中间是筛得均匀的河砂,右边则是棱角分明的碎石,每块都有拳头大小。 工匠用木棍分别点过三堆原料,“水泥为胶,砂子填隙,碎石作骨。比例多少是一、二、三。” 赵铁柱蹲下身捏起河砂。这砂子比他平日砌墙用的要干净得多,指间搓捻毫无泥腥味。 “这砂子莫不是淘洗过?” “十遍淘洗,去尽黏土。” 最让赵铁柱吃惊的是那些碎石。在传统版筑工艺中,超过鸡蛋大小的石块都要剔除,否则夯土时会形成空腔。可眼前这些碎石棱角锋利,大的堪比成人拳头。 “这...这如何夯得实?” 工匠轻笑出声,抬来木槽亲自示范混凝土的调配。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先倒一份水泥,两份河砂,用铁锹翻搅至颜色均匀。再倒三份碎石,继续搅拌。碎石碰撞发出清脆声响,与水泥砂混合物渐渐融为一体。缓缓倒入半份清水,混合物逐渐变成粘稠的浆体。水不能过多,宁可偏干也不能过湿。 “来试试。”工匠将木铲递给赵铁柱。 老匠人接过后猛地发现,这混合物竟比糯米灰浆重上数倍,搅拌时能清晰感受到碎石在浆体中滚动。 最神奇的环节是浇筑。当混凝土倒入木模后,工匠取来一根包铜的木棍,沿着模板边缘不断敲打。 “这叫振捣,和夯土墙可不一样,夯土越砸越瓷实;这“混凝土”用的劲儿得轻柔均匀。把里头的气泡都震出来,才算成!” 赵铁柱学着操作,很快发现门道。敲打太轻气泡排不尽,太重又会导致骨料下沉。 直到他手臂酸麻时,工匠才喊停:“初凝前还要抹面。” 他用一块光滑的木板在表面反复刮擦,这与夯土墙最后的拍浆工序相似,但要求更高。赵铁柱试了几次才掌握力道,最终完成的表面竟像砚台般平整光滑。 工匠随手在衣襟上蹭了蹭手上的水泥渍,“等着瞧吧!明儿这个时候,保准让你知道,过去三十年砌墙的法子,全得推翻重学!” 赵铁柱天没亮就蹲在木模前。 混凝土表面已经泛白,手指按上去只留下极浅的印痕。他忍不住取出凿子试探。 “铿!”凿尖迸出火星,混凝土上只留下个白点。“这比青石还硬!” 工匠塞给赵铁柱一张皱巴巴的草纸,上头歪歪扭扭写着几行字:“混凝土养护要诀,头三日,每天得洒七次水;千万不能晒太阳,得拿草棚子遮得严严实实;满打满算熬够七天,才能往上压分量。” “这跟咱们夯土墙的法子完全反着来!” 工匠咂着嘴直摇头,“夯土墙就盼着日头猛晒,干得越快越结实;可这混凝土金贵得很,非得养在潮乎乎的地儿,越润乎越瓷实!” 数日后的清晨,赵铁柱终于见到了制成的混凝土。 眼前半人高的混凝土块灰扑扑的,与传统夯土截然不同,表面不见丝毫夯筑层理,倒像是浑然天成的巨石。 他试探着用瓦刀敲击,沉闷的回声震得虎口发麻。 很快,工匠们开始进行承重测试。 “这最新浇筑的试块,要能扛住两千斤重压!”听到这话,赵铁柱倒抽一口冷气。在他的认知里,寻常夯土墙能承受五百斤已是顶尖水准,两千斤,简直是天方夜谭! 随着石碾一块块垒上试块,地面开始微微震颤。 赵铁柱忍不住小声嘀咕:“这不得压成碎渣?” 第七块石碾刚落定,试块突然发出咔嗒脆响,细密裂纹从底部迅速蔓延。 他的心猛地提到嗓子眼,可就在裂纹扩展到三寸时,竟奇迹般停住了。试块稳稳托着千斤重物,纹丝不动。 “成了!”工匠激动得满脸通红,“裂纹没贯穿!这强度至少是夯土墙的五倍!” 赵铁柱站在原地,目瞪口呆。手中的瓦刀不自觉地晃了晃,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这辈子修补过无数城墙房屋,此刻才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坚不可摧! 之后,水泥和混凝土迅速投入城墙修筑。匠人们依主君设计,打造三层复合结构:外层以水泥砂浆砌特制青砖,中层浇筑混凝土,内层保留夯土斜坡并抹上水泥。 过去的夯土墙最怕雨水,每逢大雨就得派人四处巡查补漏。如今新墙有了水泥抹面,雨水只能顺坡流下,无法渗透。 测试时,水泼在夯土墙上,不到半刻钟背面就渗出水渍;而混凝土墙浸泡整夜,背面依旧干爽。 论抗冲击能力,夯土墙经不住冲车三次撞击就会穿破,混凝土墙却能承受二十次冲击,仅表层稍有剥落。 这哪里是城墙,分明就是铁壁! 云梯架不上,冲车撞不烂。即使北方蛮族来犯,也只能干瞪眼。喜欢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重生80打猎养家,开局挖到野山参! 陆总开门!玄门大佬带毛团收你来了 重生后和前夫死敌结婚了 八零:闪婚大佬医生后被宠哭了 我的赶山日常,开局遇到狐狸娶亲 双休长生?从四合院当海王开始 弟媳成了他媳妇,冷面糙汉心慌了 诸天:穿越秦时田言 港综:最强嚣张恶霸 易孕娇妃勾勾手,王爷俯首称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