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叩着头,迟迟不动,在安静到诡异的朝堂上,半晌后才发出沙哑的嗓音,“臣,谢陛下隆恩。” “舅舅……”谢玄眼眶猩红,还是朝晋元帝跪了下去,“父皇,舅舅他,他为大晋殚精竭虑,他——” “你给朕住嘴!”晋元帝拧眉呵斥。 又有李敬在边上提醒,谢玄不甘地闭上了嘴。 晋元帝挥手,谢昭领着禁军上前拿人,谢玄伸手挡住,“舅父自己会走,你们不许碰他!” 李敬扬起一抹苦涩又欣慰的笑,他踉跄着从地上爬起,最后看了谢玄一眼。 即便有想嘱托的话,也无法于大殿之上交代。 最后一眼饱含诸多复杂的情绪,李敬跨步上前,神色傲然地朝着谢昭道:“走吧。” 而后,在众臣的注目下,仰着头,一步步地跨出这一条走了一辈子的路。 禁军退去,朝堂上唯有谢玄在为李敬伤心,而他羽翼之下的人是担心己身,政敌则是暗道活该。 此时有御史站出,“陛下,水灾既已有定论,那么姜大人之案是否该有裁决了?” 闻言,宣王派官员站出,“陛下,即便水患有李相的缘故在,可负责造桥修堤的是姜大人,石料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被偷换,他却毫无所觉,竟仍用了次等石料,姜大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果没有李丞相与曹司户从中作梗,就没有这件事,我看姜家就是无妄之灾!” “一码归一码,陛下将重任交于姜氏,是对姜氏的信任,姜大人作为钦差,又有多年修堤经验,他有负陛下臣民是事实,从来没人说姜大人是害死百姓的根源,但他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姜大人已经死了!” “死了也有罪,难道人死债就消了吗?即便姜明昌是被人祸害,可他连这么低级的错误都没看出来,就是不对,死了那么百姓,他姜家要负责!” 几个臣子面红耳赤,吵得不可开交,慢慢有更多的朝臣加入争执,双方各执一词,言语犀利振聋发聩。 义愤填膺之声此起彼伏,听得晋元帝头疼,硬是听了好久才让太监制止朝臣发言。 晋元帝在静谧中开口,“好了,太子有何看法。” 谢欢平淡道:“儿臣不为姜大人开脱,姜家确实有罪。” 方才为姜大人说话的臣子,听了太子之言,纷纷惊诧,没想到连太子也觉得姜家有罪,看来姜家也要落得与李家一样的下场了……他们一时间心中发酸,只留一声慨叹。 却听谢欢话锋一转,“众卿常年住在京城,立于朝堂,不常听见百姓的声音,这次,孤想请众卿听一听,来自民间的心声。” 台下臣子皆好奇,不解太子要做什么。 “带进来。”随着谢欢一声令下,便有太监牵着一个小姑娘走进殿中。 众臣奈不住好奇,朝后望去,目光随着小姑娘的脚步而移动,心中猜测着小姑娘的身份。 小姑娘穿着一件朴素的褐色冬衣,扎着两个小辫字,小脸被冻得红彤彤的,但不是一日就能冻成这样,必然是累月风水日晒,才叫她的皮肤粗糙至此。 加之棉衣料子寻常,众臣心道这是个穷苦人家的丫头。 小姑娘被太监牵着,一直往前走,她好似刻意不想乱瞟,因为左顾右盼会显得很没有礼貌,可是头一次进入这样富丽堂皇的宫殿,又忍不住好奇,悄悄朝着最上首、坐在龙椅上的老年人看。 周妙素感受到左右两边上百个穿着大官衣裳的男人看自己,心生害怕,她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大官。 直到站定中央,她的腿还有些哆嗦。 晋元帝开口问,“你是何人?” 周妙素在太监鼓励的眼神下,有模有样地行了一个跪拜礼,“参见皇帝陛下。”这是太监教过她的。 但她却忘了,要等上面说免礼,才能站起来,行完礼顾自从地上起身,然后怯生生地答道:“我叫周妙素,是扬州周家的人,我家叫大水冲走了,我是来京城寻我堂哥的。” 谢欢问,“素素,你对修堤造桥的姜大人,可还有印象?” 周妙素眨着眼睛,想到脑袋里的姜大人。 其实她没有见过姜大人,但姜大人一直活在她的脑袋里。 小姑娘一时的沉默,让众人以为她是怯了场或是忘了人。 谢欢朝裴如衍看去,后者仍站在较中央的位置,不曾回到原本的列队中。 裴如衍再次收到来自岳父的明示,单手拿着手中笏板,朝着周妙素的方向靠近几步,另一只手从袖子里掏出准备好的糖果。 在众目睽睽之下,蹲下身,递给周妙素。 “别怕。”他轻声道。 周妙素看着他的脸,又看着他掌心漂亮的糖,小嘴抿了抿,“是你。” “你认识我?”裴如衍问。 周妙素点点头,如实道来,“你是裴大人,闹瘟疫的时候,你在安置营里住了两个月,我知道你是个好官。” 小孩稚气的话,在安静的朝堂里,却显得格外有力量。 她看着漂亮的糖果纸,其实她并不是想讨糖吃,只是对方给了,那她就拿吧。 周妙素伸手将糖果拿在手里,咧开一抹笑,“这个糖我也记得,官差每天都给我们发糖果,糖衣都是这样漂亮的图案,谢谢裴大人,他们说,裴大人这样的好官,一定会升迁的。” …… 真是童言无忌。喜欢世子先别死,夫人有喜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世子先别死,夫人有喜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