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 第六十三章 永徽臣将——玄奘、房遗直、房遗爱等

第六十三章 永徽臣将——玄奘、房遗直、房遗爱等(1 / 1)

玄奘,通称三藏法师,佛教学者,旅行家,翻译家,佛教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俗姓陈,名讳,洛州缑氏人。从长安出发赴天竺游学,回到长安,带回佛经六百五十七部,随即开始翻译工作,共译出佛经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并撰有《大唐西域记》一书,成为一部宝贵的历史文献。玄奘生前,本欲再翻《大宝积经》,以病未成,高宗闻其罹病,遣御医急赴,未至已卒。高宗为之废朝数日,前后五下敕书经营丧事,敛以金棺银椁。葬日,长安及各州五百里内送者百余万人,以绘采三千匹,结成涅盘、与以载柩,是日宿于墓所者三万余人,后刘轲复为撰碑,称“自大教东流,翻译之盛未有如法师者”。 房遗直,房玄龄的嫡长子,嗣父亲梁国公的爵位,为礼部尚书、汴州刺史。弟弟房遗爱,娶唐太宗女高阳公主,公主骄横,密谋废黜房遗直而夺其封爵,诬告房遗直对她无礼。唐高宗令长孙无忌审理此事,查出了高阳公主与房遗爱谋反的情况,房遗爱伏诛,高阳公主赐自尽,诸子流放到岭表。房遗直以父亲的功劳特赦,除名为庶人,停止房玄龄的配享。 房遗爱,名俊,字遗爱,齐州临淄人,唐朝时期驸马,中书令房玄龄第二子。诞率无学,颇有武力,门荫入仕,授右卫中郎将,交好魏王李泰。迎娶高阳公主,宠爱冠于诸婿,历任太府卿、散骑常侍,累迁右卫将军,跟随太宗征伐高句丽。唐高宗时,出任房州刺史,参与谋反,坐罪赐死。 李震,本姓徐氏,字景阳,曹州离狐县人,唐朝大臣,司空英国公李积长子。门荫入仕,历任泽州、赵州、梓州刺史。 韦季方,太子洗马,洛阳人李奉节告韦季方、监察御史李巢结为朋党,唐高宗命许敬宗与辛茂将审理。许敬宗审问急迫,季方自杀,没有死,许敬宗诬陷韦季方与长孙无忌构陷忠臣近戚,使权力归于无忌,伺机谋反,所以自杀。许敬宗对唐高宗说:“季方承认与无忌同反,韩瑗曾经对无忌说:‘柳奭、褚遂良劝公立梁王李忠为太子,今梁王既废,上亦疑公,故出高履行于外。’自此无忌恐惧,后见长孙祥贬出,韩瑗得罪,日夜与韦季方等谋反。”因此,唐高宗将长孙无忌贬官赐死。 李巢,唐魏州昌乐人,少豪俊,善骑射。初为督察御史,与李义府一起,审理柳、韩瑗案,后因忤旨,由殿中上书贬龙编主薄。 杨续,字希道,弘农华阴人,隋唐时期大臣,观德王杨雄之子。隋炀帝即位后,迁通事舍人、襄国掾,授朝散大夫,随军攻打辽东,参与平定杨玄感反叛,授朝请大夫、散骑常侍。隋炀帝遇害江都后,投靠越王杨侗,授礼部侍郎。秦王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后,引入王府属官,授郿县令,封弘农县开国男,历任秦州司马、尚辇奉御、尚衣奉御、荆州司马,迁郓州刺史、都水使者。 杨收,字藏之,同州冯翊县人,唐朝时期宰相,苏州参军杨遗直之子。出任弘农杨氏,聪明好学,精通礼仪。进士及第,起家校书郎、淮南节度推官,迁监察御史。得到宰相裴休推荐,授太常博士,遇到母丧去职。起为淮南观察支使,累迁吏部员外郎等,得到宰相令狐绹推荐,授翰林学士、中书舍人,迁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交结左军中尉杨玄价。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建议设立镇南军,打退入侵交州的南诏军队,授右仆射、太清太微宫使、弘文馆大学士、晋阳县开国男,得罪宦官集团,出任宣歙观察使。受到升任宰相的驸马韦保衡打压,再贬端州司马,长流驩州,坐罪赐死。唐僖宗即位,得以平反昭雪,复原官爵,追赠右仆射。 杨弘武,本名杨武,字弘武,弘农华阴人,唐朝时期大臣。隋尚书令杨素从子、苍山公杨岳之子。谦慎自守,门荫入仕,起家左千牛备身、苍山公,辅佐太子李建成。贞观年间,不得重用。唐高宗李治即位,迁吏部郎中、太子中舍人,出任荆州司马,参加泰山封禅,迁兵部侍郎,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刚正不阿,政事清简。 令狐德芬,历史学家,宜州华原人,唐朝史学家。祖父令狐整为北周大将军,父亲令狐熙北周位至吏部中大夫、仪同大将军。德棻唐高祖时,任大丞相府记室,后迁起居舍人、礼部侍郎,国子监祭酒,太常卿、弘文馆、崇贤馆学士等职。唐初奏请重修梁、陈、北齐、北周及隋朝正史,被采纳。八十高龄,加金紫光禄大夫,卒于家,曾主编《周书》。 许圉师,安州安陆人人,许绍少子,先世自梁末徙至北周,进士出身,博学多才,累迁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兼修国史。以修实录功封平恩县男,赐物三百段,迁为左相。其子许自然因猎射杀人,圉师隐而不奏,为李义府所挤,许敬宗乘机奏说:“人臣如此,罪不容诛。”下狱,次年三月,贬官虔州刺史,后贬为相州刺史。刑部尚书杨德裔因徇私被流放庭州。许圉师在相州时,政存宽惠,尝有官吏犯赃事露,许圉师不令推究,但赐《清白诗》以激之,犯者愧惧,遂改节为廉士,其宽厚如此。离开相州后,当地百姓立碑纪念之。上元中,再迁户部尚书。仪凤四年卒,赠幽州都督,陪葬恭陵,谥曰“简”,并陪葬乾陵。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姜恪,唐朝时期秦州上邽人,姜维后裔,祖父姜远曾为秦州剌史,父姜宝谊为左武卫大将军。姜恪因战功升为左相,阎立本因善绘事而为右相,时人评论说:“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 柴令武,柴绍与平阳公主之子,其妻为巴陵公主,连续担任过太仆少卿、卫州刺史、封襄阳郡公。与高阳公主及房遗爱谋反,高宗下令将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斩首,朝廷派使者捉拿他,柴令武走到华阴,自杀死去,尸体仍然被砍,巴陵公主被赐死。 徐齐聃,字希道,湖州长城人,父孝德,八岁能文,太宗召试,赐所佩金削刀。永徽初,召为沛王侍读,再迁司议郎,皆不就,累进西台舍人。上疏极谏,得罪武后,流放岭南,卒,赠泗州刺史,睿宗朝赠礼部尚书。 孔志约,经学家孔颖达之子、孔子的第32世孙,唐代医学家兼官吏,尝任礼部郎中兼太子洗马、弘文馆大学士之职。奉敕与苏敬等人共同修纂《新修本草》,孔氏为本书写序,尚着有《本草音义》二十卷,未见行世。 陆敦信,苏州吴县人,唐朝宰相,太子中允陆德明的儿子,凭借门荫入仕,精通儒学。唐高宗时期,历任散骑常侍、门下侍郎、检校右相、国子祭酒,册封嘉兴县公,卒于任上,获赠原庆会三州刺史。 裴宣机,河东闻喜人,隋末唐初政治家裴矩之子,唐高宗时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左中护。 韦琨,字玄理,京兆杜陵人,唐朝时期大臣,陵州刺史韦津之子,门荫入仕,历任郡县。参与编纂《永徽五礼》,累迁户部侍郎、检校太子詹事,册封武阳郡侯,卒于任上,谥号为贞。 于荣德,本姓万纽于氏,字知节,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唐朝时期大臣,荣州刺史于文雅的儿子。初以门荫,授右卫府勋卫,调补巴州录事参军,历任秦州清水县令、濮州濮阳县令、沁州沁源县令。 崔行功,字积,恒州井陉县人,唐朝时期文学家、医学家、藏书家,长安令崔综之子。聪颖好学,深知医术,迎娶中书侍郎唐俭之女,入为通事舍人、司文郎中,累迁秘书少监,跟随秘书监魏徵编写《四部群书》和《文思博要》,支持宰相房玄龄等修撰《晋书》。唐高宗即位后,崔行功授兰台侍郎,累转吏部郎中。 柴令武,柴绍与平阳公主之子,其妻为巴陵公主,连续担任过太仆少卿、卫州刺史、封襄阳郡公。与高阳公主及房遗爱谋反,高宗下令将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斩首。朝廷派使者捉拿他,柴令武走到华阴,自杀死去,尸体仍然被砍,巴陵公主被赐死。 柴哲威,柴绍与平阳公主之子,曾任第三任安西都护,历右屯营将军,袭爵谯国公,坐弟令武谋反,徙岭南,起为交州都督,卒官,曾任第三任安西都护。 段瓒,齐州临淄人,唐朝开国名将、褒国公段志玄之子,承袭其父褒国公的爵位,武则天时,官至左屯卫大将军。死后其子段怀简袭爵,官至太子詹事。 张大安,唐魏州繁水人,唐朝名臣张公谨之子,同中书门下三品,受到章怀太子倚重,罢相,贬为普州刺史,终于横州司马任上。 张大素,魏州繁水人,历东台舍人,兼修国史,卒于怀州长史。 萧锐,萧瑀长子,母独孤氏,尚唐太宗长女襄城公主,袭父爵为宋公。沉毅有大量,善隶书,性蕴慈仁,唐太宗将征高句丽,命萧锐运河南诸州粮入海,根据唐俭碑,萧锐卒于显庆元年后。 李安仁,新昌县公李纲孙,观州蓚人也,太子左庶子。属太子被废,归于陈邸,宫僚皆逃散,无敢辞送者,安仁独涕泣拜辞而去,朝野义之,后卒于恒州刺史。 宇文节,京兆万年人,鲜卑族,唐朝时期大臣,宰相宇文融祖父。贞观年间,担任尚书右丞;唐高宗继位,拜黄门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迁侍中,成为宰相。卷入高阳公主和房遗爱谋反,流放桂州,死在流放地。 长孙无傲,字义庄,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唐朝外戚大臣,幽州都督长孙敞的儿子,文德皇后的堂兄。门荫入仕,累迁邢州刺史。 杜楚客,字山宾,京兆杜陵人,唐朝时期大臣,右仆射杜如晦弟弟。少崇奇节,颇有才名,起家给事中,擢左卫中郎将,出任蒲瀛二州刺史,入为魏王府长史,迁工部尚书,支持魏王李泰夺嫡行为,贬为虔化县令,卒于安固县令任上,时年六十八。 高审行,申国公高俭之子,初为户部侍郎,后被贬渝州刺史。 高履行,本名高文敏,字履行,渤海郡蓨县人,唐朝外戚大臣,太尉申国公高士廉长子。门荫入仕,起家秦王千牛备身。贞观初年,历任祠部郎中,迁滑州刺史,迎娶东阳公主,拜驸马都尉,历任户部侍郎、卫尉卿,袭爵申国公;唐高宗即位,历任户部尚书、太子詹事、检校太常卿、益州长史。洪州都督,卒于永州刺史任上。 虞昶,虞世南之子,字景明,号子艇,会稽余姚人。工书法,曾任写经使,专监督唐朝宫廷佛经的录着抄写,为武则天任命,历将作少匠,官至太中大夫、工部侍郎,封永兴县开国公。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慧立,天水人,俗姓赵。本名子立,高宗敕名慧立,又称惠立。生而聪敏,有弃俗之志,出家于幽州昭仁寺。博考儒释,敕任大慈恩寺翻经大德,次补西明寺都维那,后授太原寺主。以师博学妙辩,直词正色,高宗频召入大内,与道士对论,甚合帝旨。师见尚医奉御吕才,妄造释因明图注三卷,排斥诸师之正义,乃致书责之,吕才从此销声匿迹。又仰赞玄奘三藏之行仪,遂为之修传,即大慈恩寺三藏传五卷,然师因恐修补不全,遗其诸美,遂藏之地窖不予人观。至临命终,始命门徒掘出。此书后流离分散,乃由沙门彦悰搜购、排列、补校、笺述续成,今流传之三藏法师传十卷,即依此修正而成。 靖迈,又作静迈,梓潼人,志操高洁,深核经论,气性沉厚,不妄交结。玄奘自印度归来,奉敕为太穆太后于京中造弘福寺,并展开翻译工作,复召十一位谙练大小乘经论而为世所尊尚者,任证义大德之职,师即居其一。居慈恩寺,与普光寺栖玄、弘福寺明浚、会昌寺辩机、终南山丰德寺道宣等人共同执笔缀文,译出本事经七卷。另着有般若心经疏一卷、佛地经论疏六卷、十轮经疏八卷等。 神泰,曾为蒲州普救寺僧,后应诏人玄奘主持的译场任证义,协同译主评量梵文原意,并评判汉译之意与梵文的差异。 高智周,字知周,常州晋陵县人,唐朝时期宰相,秘书学士高子长之子。聪敏好学,进士及第,起家越王府参军,迁费县县令,政化大行,入为秘书郎、弘文馆直学士。预撰《瑶山玉彩》《文馆辞林》,三迁兰台大夫,授东宫侍读,称疾去职。起为寿州刺史,为政宽厚,迁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成为宰相,迁御史大夫,审定章怀太子李贤谋反案件,以右散骑常侍致仕,卒于家,追赠越州都督,谥号为定。 许圉师,安州安陆人,许绍之子,有器干,博涉艺文,举进士,授给事中。迁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兼修国史,以修实录有功,封平恩县公。其子畋猎践田,人斥之,子怒而射人,圉师隐而不奏,高宗责其身为宰相,侵暴百姓,免官。后迁虔州刺史,转相州刺史,圉师在州政存宽惠,州人刻石颂美,其下有官吏犯贪赃,事败露,圉师不追究,仅赐《清白箴》,其人自愧而改节。圉师后迁户部尚书。 郝处俊,字处俊,安州安陆人,唐朝大臣,滁州刺史郝相贵之子,侍中许圉师外甥。早年失去父亲,知礼能让,爱好读《汉书》。贞观年间,进士及第,得到吏部尚书高士廉看中,授着作佐郎,袭封甑山县公,人称为郝甑山;唐高宗即位后,迁吏部侍郎,辅佐司空李积讨灭高丽,拜中书侍郎,迁中书令,极力反对唐高宗让位武则天,转侍中、太子中庶子。 戴至德,字行之,小字碧护,相州安阳人,唐朝时期宰相,道国公戴胄嗣子。起家东宫千牛,出任江山县令,迁潭州刺史,袭封道国公,累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太子宾客、右仆射,成为宰相。 李义琰,唐魏州昌乐人,父玄德,瘿陶令。进士及第,后调补太原尉,被并州都督李世积礼遇,高宗麟德中升为白水令,有能名,拜司刑员外郎,累迁中书侍郎。与中书令郝处俊反对武则天干政,章怀太子李贤被废为庶人,流放巴州,义琰独引罪涕泣,时论美之,以足疾乞骸骨,虽位及宰相,不营私第,致仕后回到洛阳农庄。武后垂帘,起为怀州刺史,因以前反对过武后,害怕致祸,固辞不拜,后卒于家。 杨武,唐高宗时期任西台侍郎,权同中书侍郎。 赵仁本,贞观年间,一步步升官做到殿中侍御史。从义宁年间以来,朝廷的诏书敕令都由他亲手撰写抄录,每当遇到大事都心里暗暗记下,很为当时的人所佩服。正赶上朝廷派遣一个御史出使远方,同僚们都互相推辞,赵仁本出列请求派他去,对治书侍御史马周说:“吃了朝廷发放的俸禄,就要为朝廷的事不惜性命。即使要长途跋涉遇到很多艰难险阻,也不敢有所推辞。”等到回来以后,事情办得又很符合上意,提拔做了吏部员外郎。乾封年间,多次升官担任东台侍郎,加同东西台三品衔。不久,转任司列少常伯,和之前一样担任宰相。当时,许敬宗是右相,权势很大,赵仁本拒绝了他的请托,于是被许敬宗诬陷,不久被罢去了宰相的职务,担任尚书左丞,后在任上去世。 陆敦信,苏州吴县人,唐朝宰相,太子中允陆德明的儿子。凭借门荫入仕,精通儒学。唐高宗时期,历任散骑常侍、门下侍郎、检校右相、国子祭酒,册封嘉兴县公,卒于任上,获赠原庆会三州刺史。 乐彦玮,字德珪,长安人,迁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为大司宪,改为御史大夫。 刘祥道,字同寿,广平郡易阳县人,唐朝时期宰相,户部侍郎刘林甫第二子。以门荫入仕,袭爵乐平县男,累迁黄门侍郎、阳城县侯,迁刑部尚书。拜右丞相,转礼部尚书,组织泰山封禅事宜,进爵广平郡公。以金紫光禄大夫致仕,卒于家中,享年七十一,追赠幽州都督,谥号为宣。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辛茂将,陇西狄道人,唐代大臣,历任大理少卿、中书侍郎、侍中等职,后兼左庶子,与许敬宗共审长孙无忌案,不久死于任上。 萧德言,字文行,祖籍南兰陵郡人,出身兰陵萧氏皇舅房,隋唐时期大臣、文学家、教育家。博涉经史,精通《左传》,爱好属文,凭借门荫,入仕陈朝。陈朝灭亡后,进入隋朝,授校书郎;唐朝建立后,授太子李建成洗马;贞观年间,授着作郎、弘文馆学士,支持魏王李泰修撰《括地志》,迁东宫李治侍读,册封武阳县侯,累迁秘书少监,致仕还家,笃志于学。唐高宗嗣位,加位银青光禄大夫,卒于家中,享年九十七岁,获赠太常卿,谥号为博,着有《萧德言集》30卷。 窦师纶,字希言,京兆人,纳言陈国公抗之子,唐代丝织工艺家、画家。初为秦王李世民府咨议,相国录事参军,后官至大府卿,封陵阳公。曾研究过舆服制度,精通织物图案设计,被唐政府派往盛产丝绸的益州大行台检校修造,在继承优秀传统图案的基础上,吸收中亚、西亚等地的题材和表现技法,洋为中用,创造出寓意祥瑞,章彩奇丽的各式新颖绫锦,在当时极为流行,被誉为“陵阳公样”,一直流传到中唐还受人喜爱。 窦德玄,洛阳人,唐朝宰相,西平太守窦彦的儿子。起家国子学生,担任相府千牛。唐高宗李治时期,授殿中少监,历任御史大夫、户部尚书,辅助泰山封禅,担任封禅使,册封钜鹿县男,检校左相。终年六十九岁,追赠光禄大夫、幽州都督,谥号为恭。 令狐德棻,字季馨,宜州华原县人,唐朝史学家、藏书家。先居敦煌,世为河西右族,以博涉文史知名。大业末年,担任药城县长,迁大丞相府记室;武德年,担任起居舍人,迁秘书丞,配合侍中陈叔达等受诏撰《艺文类聚》。面对书籍散失,奏请购募遗书,置吏补录,得以保存大批图书。诏修梁、陈、齐、周、隋诸史,联合岑文本修周书。迁礼部侍郎,兼修国史,撰《周书》成,撰《氏族志》成,预修《晋书》,制定体例。奉命监修国史及《五代史志》,迁太常卿兼弘文馆学上,参与撰修贞观十三年以后的实录及《唐高宗实录》,加衔金紫光禄大夫,致仕,享年八十四岁,获赠秘书监,谥号为宪。 昌令,冀州南宫人,弱冠以文词知名,初举进士,考功员外郎王师旦以其文采浮华不实,取之将诱后生仿效而坏文风,拒署入第,后举进士。诣阙献所作《翠微宫颂》,太宗令起草《息兵诏》以试之,俄顷而就,太宗赏之,敕于通事舍人里供奉。寻为昆山道行军记室,破卢明月、平龟兹,军事露布,皆其所作,为士称道,后转长安尉、出为襄州司户,又参与北门修撰。 刘祥道,字同寿,广平郡易阳县人,唐朝时期宰相,户部侍郎刘林甫第二子。以门荫入仕,袭爵乐平县男,累迁黄门侍郎、阳城县侯,迁刑部尚书,拜右丞相,转礼部尚书,组织泰山封禅事宜,进爵广平郡公。以金紫光禄大夫致仕,卒于家中,享年七十一,追赠幽州都督,谥号为宣。 释道宣,开创南山律宗,是为戒律三宗一大宗,俗姓钱氏,丹徒人,十五岁年从慧君律师受业,十六岁落发,隶长安日严道场,后居终南山白泉寺,与真人孙思邈结林下之交。隋末徙崇义精舍,又迁居丰德寺,高宗时奉诏充西明寺上座。玄奘自西域还,又奉诏从玄奘翻译佛经,着有《注戒本》(戒疏)、《注羯磨》、《行事删补律仪》、《古今佛道论衡》、《大唐内典录》,《续高僧传》、《广弘明集》等书。宣立戒坛传法,受业弟子遍布北方,兼及南方,其弟子有名者如大慈律师、文纲等,戒律因道宣而大盛于唐。终年七十二,高宗令天下寺院图其形,塑其像,追仰律师道风。 刘应道,字玄寿,广平郡易阳县人,唐朝时期大臣,吏部侍郎刘林甫之子。聪明睿哲,温清孝友,选为太穆皇后挽郎,迁太子通事舍人,迎娶隐太子李建成第二女李婉顺为妻,出任梓州玄武县令,擢户部员外郎。唐高宗即位后,历任武功县令、吏部员外郎、阳城县令、雍州司功参军、户部员外郎、司勋郎中、秘书少监,兼知国史事。 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唐朝宰相,阳城令张虔雄之子,出身清河张氏。历任并州参军、水部员外郎、云阳县令、中书舍人,迁中书侍郎、大理卿。唐高宗年间,官至宰相,参知政事、同三品,累迁侍中,反对征讨新罗,抱病进谏,郁郁病逝,追赠幽州都督,谥号为懿,陪葬恭陵。 释智俨,智俨乃华严宗二祖,俗姓赵,天水人,十二岁从沙门法顺入至相寺,受法顺高足达法教诲,又从梵僧学梵文,十四岁出家,从法常、僧辩学《摄大乘论》,二十岁受具足戒后,遍听《四分》、《迦延》、《毗昙》、《成实》、《十地》、《地持》、《涅盘》等经论,又从名僧静琳广学徵心,二十七岁着《华严经搜玄记》。所撰经论义疏共二十余部,有《华严孔目章》四卷,《华严五十问答》二卷,《华严一乘十玄门》一卷,《金刚般若经略疏》二卷,《楞伽经注》七卷等。晚年弘宣教义,并亲为皇储讲经,卒年六十七。门下弟子有薄尘、法藏、慧晓、怀齐、义湘、道成等人。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释道世,字玄恽,俗姓韩氏,京兆长安人,因避唐太宗之讳,以字行,年十二于青龙寺出家,精通律宗。参与玄奘翻经行道,后奉诏入西明寺辅道宣讲经说法,道名大振。讲贯之余,博览经藏,着述甚丰,有《大小乘禅门观》十卷、《大乘观》一卷、《四分律讨要》五卷、《四分律尼钞》五卷、《金刚经集注》三卷等。然最着名者为《法苑珠林》,是书为佛典类书,系据其所作《诸经要集》扩充而成。原书二十卷,扩充后一百卷,费时十年。 杨弘武,本名杨武,字弘武,弘农华阴人,唐朝时期大臣。隋尚书令杨素从子、苍山公杨岳之子。谦慎自守,门荫入仕,起家左千牛备身、苍山公,辅佐太子李建成。贞观年间,不得重用,唐高宗李治即位,迁吏部郎中、太子中舍人,出任荆州司马。参加泰山封禅,迁兵部侍郎,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刚正不阿,政事清简。 房仁裕,字彦和,齐州临淄人,常州别驾房子旷之子,中书令房玄龄族叔。早年依附于洛阳王世充,授龙骧将军。跟随裴仁基投靠秦王李世民,从平窦建德和王世充,迁麟泰二州刺史。唐高宗即位后,迁左领军卫大将军,母丧离职,授扬州长史,平定睦州陈硕真叛乱,支持废王立武,迁郑州刺史,年老致仕,去世时年七十六岁,累赠上柱国、兵部尚书、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清河郡公,谥号为忠,陪葬于昭陵。 李客师,字客师,陇西成纪人,隋唐时期将领,临汾襄公李诠之子,名将卫国公李靖之弟。隋朝大业时期,凭借门荫入仕,起家隋文帝挽郎,迁涿郡司户。唐朝初年,担任幽州兵曹,迁秦王府统军。参加玄武门之变后,授太子右内副率、领左右将军、太子左内率、左右千牛卫将军、滁州刺史,迁右骁卫将军、右武卫将军,屡建战功,受封丹阳郡公。年老致仕,授冠军大将军,去世,享年九十一,获赠镇军大将军、幽州都督。 李子和,同州蒲城人,本来姓郭,任隋朝左翊卫,因罪流放榆林。归顺唐朝,授任灵州总管、金河郡公,改封郕国公。随从平定刘黑闼有功,赐姓李氏,授任右武卫将军,任婺州刺史,改封夷国公。 史怀训,字仲晦,原州高平人,粟特族,唐朝初期将领,原国肃公史万宝之子。门荫入仕,起家太子千牛备身,保护皇太子李忠,终于洛州,时年三十岁,葬于高阳原。 周道务,字道务,汝南安城人,唐朝时期驸马,左屯卫大将军周绍范之子。幼以功臣之子,养于宫中,迎娶唐太宗第十女临川公主,拜驸马都尉,出任商州刺史。唐高宗即位后,出任检校右骁卫将军、营州都督。突厥可汗阿史那泥熟匐煽动奚和契丹侵掠营州,派遣营州户曹参军唐休璟领兵,打败敌军。 高真行,本名高素,字处道,渤海蓨县人,唐朝大臣,右仆射高士廉第四子。门荫入仕,先后担任太子李承乾和李治的通事舍人,迁尚乘奉御,册封乐安公。唐高宗即位,外放治理州郡,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幽州都督,入为右卫将军,亲手杀死涉嫌谋反的儿子高岐,出任睦州刺史,贬为潮州司马,卒于虔州旅舍,时年五十七。 薛万备,河东汾阴人,唐朝名将,左武卫大将军薛回之孙,涿郡太守薛世雄第七子。起家通事舍人,身有至行,母丧至孝,迁朝散大夫、尚辇奉御。奉命把守怀远镇,跟从唐太宗攻打高句丽,拜马军总管,救回大将军契苾何力,跟随昆丘道大总管阿史那社尔攻下龟兹都城,迫使于阗国王尉迟伏阇信入京朝见,迁左骁卫将军、弓月道行军副总管。卷入高阳公主谋反案件,流放交州,后为鸭渌道行军副总管,率军攻打百济,卒于莱州,时年六十岁。 纥干承基,太子李承乾的卫士。太子暗中豢养刺客纥干承基等人及一百多名壮士,想要杀掉魏王李泰,于志宁上书进谏太子,太子派张思政、纥干承基二人去杀于志宁。他们到于志宁的宅第,看见于志宁躺在苫席上,头枕着土,不忍心杀他。太子听说齐王李佑在齐州谋反,对纥干承基说:“东宫西墙,距大内正好二十步左右,谋划大事,岂是齐王所能比的!”而李佑谋反的事,牵连到纥干承基,纥干承基因此被关押在大理寺的狱中,按罪当处死。纥干承基上书告发太子谋反,唐太宗任命纥干承基为佑川府折冲都尉,封爵平棘县公。永徽之初,改授广州番禺府折冲都尉,终于广州,年53岁。 田仁会,雍州长安人,累仕左武侯中郎将。薛延陀数万骑扰河南,仁会与执失思力率兵击败之,尾逐数百里,玺书慰劳。后迁胜州都督,州界有山贼依山剽劫行人,仁会发兵捕之,自是城门夜开,盗贼绝迹,入为太府少卿,转右金吾卫将军,所得俸禄,估外有余,交纳于官。仁会强力疾恶,昼夜巡警,自宫城至衢路,丝毫越法,无不立捕,每日廷罚数百人,躬自阅之,略无宽大。京城无贵贱皆畏惮之,时有女巫蔡氏自言能起死回生,仁会验知假妄,奏流远境,迁太常正卿,后转右卫将军,致仕,及卒,年七十八。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龙子,常州人,先作金龙头藏于袖中,以羊肠盛蜜水绕系龙头之上,聚众,言龙吐水,饮之除百病,得施舍无数,以此收人心,起而反唐,唐捕斩之,余觉皆伏诛。 姜恪,唐朝时期秦州上邽人,姜维后裔,祖父姜远曾为秦州剌史,父姜宝谊为左武卫大将军。姜恪因战功升为左相,阎立本因善绘事而为右相,时人评论说:“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 贺兰僧伽,字僧伽,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唐朝外戚大臣,唐高祖李渊女婿,北周凉国公贺兰祥曾孙。迎娶丧偶的房陵公主,历任左卫将军、驸马都尉、上柱国,迁检校右卫将军、梁州都督·,册封通化县男。 贺兰尚同,字几道,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唐朝外戚大臣,北周大司马凉国公贺兰祥玄孙,恒州刺史贺兰僧伽之子,唐高祖李渊外孙,母为房陵公主。初以门荫,起家陈王李忠参军,唐高宗册立李忠为太子后,迁太子门大夫,授通事舍人,出任游击将军、右果毅都尉。参加唐朝征服朝鲜半岛的战争,迁上柱国、宁远将军、左卫亲府右郎将,袭封通化县开国男,迁拜朝议大夫、太子家令、检校太子右卫副率,辅佐章怀太子李贤,后郁郁而终,时年五十三岁,葬于长安县细柳原。 万宣道,字道生,丹阳建康人,唐朝外戚大臣,扬州刺史万武刚之子,唐高祖万贵妃之弟。早年养于宫中,袭爵江都郡公,起家右千牛备身、北门供奉,拜游击将军、果毅都尉。唐高宗即位后,历任沛王李贤府典军、东宫李弘右典戎卫郎将,迁右卫郎将,授左监门中郎将,勤修兵政,孜孜奉国。 王义方,义方泗州涟水人,博通五经,举明经。魏征甚礼之,欲以侄女妻之,义方不愿附宰相,辞不娶,及征卒,乃娶之。历官晋王府参军、直弘文馆,太子校书,因事贬儋州吉安尉、迁云阳丞、着作郎。中书侍郎李义府执权用事,枉法释囚妇淳于氏,迫大理丞毕正义缢死,义方以义府奸蠹害政,必欲劾奏,知将引祸得罪,问计于母,母言能尽忠,死无憾,遂廷劾义府。高宗以义方毁辱大臣,言词不逊,左迁莱州司户参军,岁终不复调,乃居昌乐聚徒教授,及卒,年五十五。 张文收,贝州武城人,文瓘从父弟,录善音律,曾以萧吉《乐谱》未详,博采群言及考历代沿革,裁竹为十二律吹之,尽备旋宫之义。太宗时召入太常寺,与太常少卿祖孝孙参定雅乐,行用于世,太乐有十二古钟,隋惟用七钟,另五钟设而不击,俗称哑钟。文收吹律调之,十二钟皆用。以功授协律郎。文收表请厘正太乐,太宗以天下丧乱,虽改音律而乐不和,天下太平,则音律自然调和,无须更改,故不依其请。以孝孙《十二和》之制不完备,与起居郎吕才考正律吕,叶其声音,乐曲遂备。制《景云河清乐》,又名《燕乐》,以玉磬、方响等二十来种乐器奏之,编成舞蹈。 徐齐聃,字将道,湖州长城人,世居冯翊,八岁能文,举弘文生,历任曹王府参军、潞王府文学、崇文馆学士、桃林令、沛王侍读、西台舍人。诏突厥酋长子弟侍东宫,齐聃上疏言皇太子左右应引文学端良之士,不可以戎狄边夷之人入侍。又奏长孙无忌乃高宗外祖,不可以子孙之罪毁其先庙,高宗皆纳之,并诏复无蕲忌之官。齐聃擅长文诰,高宗爱其文,令侍皇太子及诸王属文,因泄禁中机密,贬蕲州司马,流钦州,及卒,年四十四。 赵仁本,陕州河北人。隋末任官,贞观中累转殿中侍御史,仁本善记忆,遇诏敕,手写速记,临事亦皆暗记,时人为之叹服。曾有敕差一御史任远使,同列皆托辞不行,仁本以食君之禄,当为君效死力,虽跋涉艰险,亦不能有所辞,主动请行,既行,处事称旨,擢吏部员外郎。历迁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太子右中护兼正谏大夫,司列少常伯。时许敬宗为右相,欲用亲信,有所请托,仁本皆拒之,敬宗因此怀恨,转仁本左肃机,罢知政事,乃卒。仁本曾充使检校四部群书,任详刑少卿时撰《法例》三卷,作为断案准则,高宗后以烦文不便废之。 尉迟乙僧,于阗人,父尉迟跋质那,隋时居长安。乙僧唐初时授宿卫官,袭封郡公,居长安奉恩寺。父子二人略为于阗质子,并同是着名画家,时称跋质那为大尉迟,乙僧为小尉迟。乙僧之画,时与阎立本齐名,长安、洛阳大寺院,如慈恩寺、光宅寺、兴唐寺、大云寺等皆有其所作壁画。内容包括佛像、菩萨、鬼神、净土经变、降魔变、外国佛众及黄犬、鹰、凹凸花。所画皆外国物象,非中华威仪,明显将西域风格特色传入中原。其画属凹凸一派,给后世很大影响。时人评其画:“气正迹高,可与顾恺之陆探微为友”。喜欢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无敌家主:本家主有亿点点强 跨时空的墨香:秘境之旅 我愿凌虚 三国之寰宇天下 剑仙张三 穿越的我,靠开盲盒踏上巅峰 被赶出宗门的我反手加入合欢宗 庄子传奇 开局融合李存孝,从攻略皇后开始 高武:锦衣卫杀星,皇帝求我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