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4章 郑回
文家酒楼,离城门很近。
城门官发现这里的动静,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带上兵丁过来查看,也是正常的事情。
但是,城门官手下那些兵丁,平时能单在上身穿个皮甲,就算不错了,大多时候都不穿甲。
成瞎子现在听到的,却是那种身披铁甲,训练有素,急速赶来的脚步声。
“里面的凶徒都听着,即刻弃械,束手就擒!”
一个壮年男子浑厚有力的声音响起来。
随即楚天舒甚至听到了有弓弩上弦的声音。
只见一队铁甲士兵出现在门外,分成三排。
前面的持盾带刀,后面的手端弓弩。
最后面那一排,却是几个未曾穿甲的刀客,个个气质冷峻,护卫着一个将领模样的人。
正是那个两颊瘦削,山羊胡须的中年将领在喊话。
“段将军。”
文静娘子看见这人,笑道,“原来是在城内领兵巡防的段茹素将军,也到我这里吃过几回,想必是正好寻到附近。”
她朗声道,“将军,这伙凶徒已然授首了。”
段茹素目光一闪,注意到酒楼里的尸体。
“既然是凶徒,哪有这么容易授首的,况且你们两个,拿刀拿剑的,又是在干什么?是不是劫持了文静娘子?”
文静娘子脸色微冷,察觉出不对劲。
假如真是凶徒劫持了酒楼的人,这个段将军直接把事情揭穿,岂不是逼凶徒走上极端?
楚天舒低声道:“这人是蠢还是坏?”
文静娘子盯着外面的人,脚步已经向柜台移动,轻声回道:“听说他曾在军中建功,恐怕不是蠢人。”
店里的伙计们,之前就都躲在柜台、柱子后面,这时正在探头。
成瞎子呵斥道:“都别出来。”
“怎么,被我说中了,哑口无言了?”
段茹素高声道,“你们这伙凶徒最近犯事太多,纵然劫持酒楼中人,也别想逃得性命。”
“既然不肯弃械,只有格杀勿论!”
段茹素脸上露出一股狠意,那些弩手立刻就要扣下弓弩的机括。
楚天舒眼眸一亮,刚才正好没尽兴。
就在这时,长街上忽然有人一掠而至。
那人似是紫红衣袍,高冠束发,身形之快,却像是一个扁平的影子。
那排刀盾手和弓弩手之间的空隙,被他一穿而过。
崩崩崩崩崩!!!
弓弦全部弹射出来,但弦上却都没有了箭。
这一弹之力空放,导致弓弦直接被崩断,有些弩机的弓臂断裂之后,还打在旁边的人身上。
所有士兵都是一惊。
那些刀客纷纷拔刀。
段茹素猛然扭头,盯住了右前方一个影子。
那紫红衣袍的男子,一掠之后,身形一旋,从侧面转了个弯,回到酒楼门前。
弩机上的箭矢,像是一大把筷子被他攥在手里。
刚才就在那一掠之间,他把正门前这排弩机上的所有箭矢,都拿走了。
成瞎子感受到了这人动作之快,面色凝重起来。
楚天舒也有些惊讶,朝那人脚下瞥了一眼。
那人侧对着酒楼大门,先看了一眼酒楼里面。
这一照面,也让楼内众人看清了他的面貌。
此人满头茂密发丝中,有少许白发,双眸细长,清瘦文雅,黑色胡须垂到胸前。
瞧他气质,全然是个饱学儒士,只是腰带上镶金缀玉,描绘出来的样有点过于繁琐,显得有些俗气。
他瞧了一眼楼中众人,微微一笑,又看向外面,声音转为冷淡。
“段将军,怎么还不让你的人撤了刀兵,难道你要让部下的刀子,朝老夫这身紫袍砍过来吗?”
那些士兵,本就个个都面露犹疑之色,一听这话,有人就已经忍不住要回头去看将军了。
南诏国中很多地方仿照唐制,但又不完全相像。
但是这种华贵紫袍,配上腰间那条六攒金攥玉腰带,那是只有“清平官”才能穿的服饰。
南诏在国君以下,全国一共就只有六个清平官,相当于一品大员。
清平官中,权势最重的人,甚至近似于大唐的宰相。
“郑公,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段茹素脸色有点难看,却也不是太忌惮的模样,理直气壮的往前走了两步。
“有人敢在王城这里闹事,近乎是藐视国君,我在这里缉拿凶徒,实在是凶险之地,郑公还是速速回府吧。”
楚天舒一听这个,想起刀白树说过,南诏国如今的六位清平官中,有一个人就是唐人出身,名叫“郑回”。
这人原本在大唐天宝年间,举明经,任县令,被南诏的先王连带县中工匠子民,一起掳回国内。
他在南诏得到重用,让唐人得以安居,也在近些年,南诏重新向大唐求得盟约的选择上,出了大力。
只是没有想到,这个文官居然也是个高手。
“哪里有凶徒?”
郑回把手里的弩箭往地上一扔,抚须说道,“你说的凶徒,是君子盟的会老、这酒楼里的文静娘子?”
“还是说,最近医术仁心,名声远扬,我准备请到府上看病的楚郎中?”
“又或者是说,老夫早想招揽的成校尉?”
郑回啊了一声,又看向楼中,“总不至于,是说这些帮厨伙计,说书老人吧,这些可都是在当地能查到户籍的本分人。”
段茹素没有想到,这老家伙竟然对酒楼里这帮人的来历,说得头头是道。
“哈、哈哈!”
段茹素笑道,“原来这些都是郑公的熟人,看来不会是凶徒了,假如真是,也有郑公日后担责。”
“那我就不在这里叨扰了,且把那些伏尸的凶徒带走吧。”
郑回一摆手:“不必了,这里的事情,本来也不归将军管辖,还是让老夫来处置吧。”
段茹素眼角抽了抽,目光落在宇文通信身上,似乎看出那人未死,却也不再说什么,只一挥手,带着队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