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公说:“陛下您要保重龙体,不要让前线的事,影响了健康。” 武惠妃也劝说道:“陛下,薛将军前线失利,事已至此,您如果因生气而影响了龙体,臣妾会伤心的。” 玄宗没有理会武惠妃,他跟杨公公说:“你去问一下姚崇,薛讷那边有汇报过战斗情况吗?让姚崇到兴庆殿大殿见朕。” 杨公公说:“老奴这就去通知姚大人。” 杨思勖出去后,玄宗也起身到了隔壁的大殿内,坐在那把专属于他的椅子上,等姚大人过来。 过了一会儿,姚崇和杨思勖一起过来了。杨公公站在一边,没有说话。姚崇紧走几步,到了玄宗跟前,躬身行礼道:“臣拜见陛下。” “嗯,请坐吧。” 姚崇坐在长桌北面西侧的椅子上:“陛下,您召见臣,是要问薛讷讨伐奚和契丹的情况吗?” “是的,薛讷有没有发回战报来?” “回禀陛下,薛讷并没有发回战报来。所以臣对薛讷讨伐奚和契丹的情况,暂时并不了解。” 玄宗阴沉着脸,用缓慢低沉的语气说:“朕已经获悉了消息,薛讷已经大败而归了,我大唐军队损失了近四万骑兵。” 姚崇小心翼翼地说:“是吗?是不是契丹和奚也伤亡挺大啊?” 玄宗说:“契丹和奚的伤亡,朕目前不清楚。但是从薛讷和杜宾客丢盔卸甲的狼狈样子看,契丹和奚应该是在这次战斗中,占了很大的上风。况且,薛讷到现在还没发战报,说明真是败得一塌糊涂。” “唉,臣还没有得到通信兵的汇报呢,幽州的通信轻骑兵,是受薛讷指挥的,薛讷不让他们来长安汇报情况,他们就不会来汇报情况的。” 玄宗气愤地说:“薛——讷,你给大唐失去了这么多骑兵,还不赶紧写战报讲明情况,简直让朕失望!” “陛下,薛讷将军有可能是正在考虑如何写战报吧。臣这就回到兵部等候他写的战报,战报一来,就立即过来呈给陛下过目。” “嗯,你去兵部吧,现在大唐与吐蕃也是局势紧张,你去兵部办公,能更及时地收到各地将领的奏报。” 姚崇离开了兴庆宫,朝兵部走去。 玄宗郁闷地坐在那里,克制着自己不要发火。他知道陈玄礼所领导的北衙羽林禁军,能力是很出众的,这两个侦查兵汇报的结果应该不会有太大偏差。不过,在没有得到前线传来的战报之前,他还是心存一丝希望的,希望唐军在这次战斗中没有那么大的伤亡。 玄宗想,假如今天不来战报,就让陈玄礼亲自带兵去檀州,如果薛讷真得是败得一塌糊涂,就让陈玄礼奉旨临时接管檀州和幽州的所有部队,控制薛讷等相关责任人。 玄宗身边的十二位近身护卫,今天是由陈玄礼推荐的护卫队长牛力高带队的。牛力高和其他护卫们,站在大殿的四周,随时等待玄宗的吩咐。 玄宗身边的护卫,和宦官都是很有能力的。玄宗用人,前提是要用忠诚的人,在忠诚的人里面,用有特长者,或者有多方面能力者。比如说,身边拿着拂尘站立着的杨思勖,看上去貌不惊人,却也有敏锐的洞察力,领兵能力。 杨思勖身材不算太魁梧,但肌肉发达,很有臂力。他今年虽然已到花甲之年,但仍老当益壮。他在玄宗和王毛仲率万骑营部分士兵,诛杀韦后,安乐公主一党时,配合钟绍京出动了宫廷里的太监,和侍卫,诛杀了保护韦后的护卫和太监们。 在太平公主擅权时,杨思勖和高力士为保护玄宗做了很多工作,正是因为有他们和李守德,王毛仲等人的存在,太平公主才不敢对玄宗进行暗中伤害。 在公元707年时,李多祚协助太子李重俊发动“景龙政变”,杀了有重权的武三思一党,准备诛杀韦后,逼迫中宗退位时,中宗登上玄武门城楼,声讨太子李重俊与大将李多祚谋反,并让身边的宦官杨思勖带护卫攻击李多祚。李多祚和太子的士兵,也因惧怕皇威,临阵反戈,李多祚被杀。太子李重俊率百余士兵逃进终南山,在唐中宗的围捕压力下,李重俊被部下杀死。 杨思勖因武力对抗叛将李多祚,与众卫兵合力杀死李多祚立功,被越级封为银青光禄大夫,行内常侍。在后来的“唐隆政变”时,杨思勖又因协助玄宗诛除韦后集团骨干,而封为右监门卫将军。 杨思勖,高力士,这样的宦官,外表看着温顺,实际都是玄宗的杀手锏。 玄宗坐在兴庆殿大殿那张长桌北端的椅子上,武惠妃感觉天气热了,就让两位宫女各自拿一把芭蕉扇,站到玄宗身后扇风。 杨思勖询问了玄宗今天中午要吃的菜谱,然后去通知御膳房做菜了。 过了一会儿,姚崇拿着刚收到的,薛讷写的战报回来了。他把这份战报递给了玄宗。 玄宗看完了这份战报后,往南面一扔,扔出两米远落在长桌上了。他忧愤地说:“没想到契丹和奚这么难打,薛讷也输得这么惨!大唐的确是损失了近四万骑兵!'冷陉之战'前耻未雪,又增加了一次耻辱!”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姚崇被赐座坐在玄宗前面,长桌西边的椅子上。他说:“契丹和奚,明明只是两个游牧民族的部落,严格意义上讲,连国家都算不上,面积还没有范阳节度使所管辖的面积大,却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确实不一般。” 唐玄宗听到姚崇的话后,想起了甄道一这个人。一年前,玄宗设立了范阳节度使,治所在幽州,任命甄道一为范阳节度使。玄宗曾让甄道一,协助并州长使,和戎,大武诸军州节度大使,河东军大总管薛讷,一起抵御讨伐契丹。但是后来,玄宗把所有军队指挥权给了薛讷。玄宗想,这次该让甄道一掌管幽州,檀州,剩下的两万余兵力了。 玄宗说:“薛讷说之前突厥挫败了契丹和奚,也许只是假象。契丹和奚可能是与突厥有过冲突,但规模不大,依然没有改变实际格局。目前来看,契丹、奚、突厥仍然是联盟关系。本次薛讷严重失利,朕会将他和临阵脱逃的部将军法处置!” 姚崇说:“契丹和奚是利用复杂的地形,对我军进行作战的。武后时期的大将军王孝杰,曾经多次重创吐蕃,突厥,但在讨伐契丹时战死于东硖石谷。” 玄宗用叹息的语气说:“当年本来归服于大唐的奚和契丹反唐叛乱,武后派王孝杰带十万大军讨伐奚和契丹。王孝杰带领两万精锐打头阵,深入敌境,副将苏宏晖因惧怕契丹军而未支援。王孝杰寡不敌众,其带领的先锋军全军覆没后,他跳崖自杀了。武后派使者去幽州斩苏宏晖,使者还未到,苏宏晖又率军攻打契丹立了功,免于死罪了。” 姚崇说:“陛下,您对当年大唐,与契丹和奚的战争很了解啊。” 玄宗叹息道:“朕登基前夕,也就是两年前的三月,孙佺任幽州大都督,薛讷改任并州大都督府长史。那年六月,孙佺为主帅,左骁卫将军李楷洛、左威卫将军周以悌为副将,统领二万步兵、八千骑兵,兵分三路攻打奚部落酋长李大酺。唐军大败,全军覆没,孙佺与周以悌被俘。李大酺把孙佺和周以悌献给突厥,突厥默啜把他们二人杀了。那次只有李楷洛逃回来了。这就是让朕耿耿于怀的'冷陉之战'。” 姚崇轻轻地说:“看来不能小看奚与契丹啊。那一次孙佺是想着先打奚,再打契丹,收复营州的。臣认为,收复营州需要从长计议啊。” 玄宗气愤地说:“朕目前首要做的,是惩处此次战斗失败的责任人。薛讷轻敌妄进,后面的李思敬和崔宣道等人,没有及时赶到增援,并且到了战场后临阵逃跑了,他们三人要斩于幽州,以示警戒!”喜欢盛唐风云记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盛唐风云记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