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脸上有了一丝不易觉察的严肃:“姜皎,你还有什么事要和朕说的吗?” “陛下,臣建议设立河东节度使,因为河东军大总管薛讷,现在已经去幽州和檀州了。他的主要精力是对抗契丹和奚,伺机夺回营州。” “如果设立了河东节度使,你认为谁当这个节度使合适?” 姜皎略低头轻轻地说:“臣以为姚崇是最合适的人选,河东节度使是重要职务,他做过宰相和兵部尚书,是能胜任的。” 玄宗听了姜皎的话,有些生气:“你什么时候和张说串通一气了?怎么和张说说的如出一辙?” 姜皎赶忙鞠躬行礼道:“臣是与张说探讨过此事,但都是对陛下忠心,为大局着想啊。臣的建议假如不合陛下的观点,希望陛下海涵。” “好吧,朕不怪你,你出去吧。” “臣谢陛下海涵,臣先离开了。” 姜皎拿着那本记录本离开了,他要根据此记录本搜集缺少的书籍,填充到甘露殿的书架上。 在第二日的早朝上,大臣们上奏了一些国事,递交了一些奏折后,又议论了一些要事。再没有大臣上奏事务后,玄宗宣布:“朕和诸位爱卿搬到大明宫宣政殿上早朝,已经有一些时日了。宣政殿北面不远的紫宸殿,面积也很大,朕打算在退朝后去那里接见大臣,直到中午时离开。” 玄宗宣布完了到紫宸殿接见大臣的事后,没有大臣再进谏和奏事,就宣布退朝了。 玄宗来到了紫宸殿门口,七八位护卫和两名宫女,陪同他一起到了紫宸殿门口。 其中一个高挑个头,面容还算漂亮清秀的宫女,拿着一盘钥匙,用其中一把打开了紫宸殿的门。 玄宗和陈晓礼,以及两位宫女进入了殿内。陈晓礼站在门口把殿门关上了,两位宫女则是站在书桌东侧八米开外了。有七八名护卫在殿门外的走廊里,每隔两米站立一人。 唐玄宗在紫宸殿书桌北面的椅子上坐下来了。玄宗已经在去年清理过一次这张书桌的抽屉,里面已经是玄宗让宫女提前放入的笔墨纸砚了。 这时候殿门开了一道缝,外面的护卫跟陈晓礼耳语了几句,又把殿门关上了。 陈晓礼向玄宗行拱手礼道:“回禀陛下,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姚崇求见您。” 唐玄宗说:“让他进来。”唐玄宗想正想召见他呢,他倒自己来了。 姚崇进入殿门,右脚跛着脚向玄宗这边走过来了。 唐玄宗疑惑地望着跛着右脚走过来的姚崇,不知道他的右脚怎么了。 姚崇到玄宗面前后,鞠躬行礼道:“臣拜见陛下。” “姚爱卿,你的右脚怎么回事啊?生病了吗?” “陛下,臣虽然是生病了,但是臣生的病不在脚上,而是在臣的心里啊。” 玄宗仍然困惑地问:“什么事能让能力出众,胆识过人的姚爱卿纠结到有了心病啊?” “微臣昨日下午离开大明宫的时候,看到张说和岐王殿下有说有笑,一起往岐王的住宅方向走。微臣心里立即觉得不踏实,就远远地尾随了几步,发现张说果真跟着岐王进入了岐王宅。” 玄宗脸上有了一丝严肃:“这是真的吗?大臣不能私底下会见王爷,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这也是不成文的规矩。他张说不知道吗?” 姚崇担忧地说:“岐王是陛下疼爱的弟弟,一直以来兄弟情深,臣恐怕岐王被张说所蛊惑,误入歧途,以误终身啊。” 玄宗本来想召见姚崇,商量一下设立河东节度使的事,没想到却听到了意想不到的消息。 玄宗说:“张说私下里去岐王宅的事,朕知道了。今天朕想问你设立河东节度使有必要吗?其实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河东军大总管薛讷,就相当于河东节度使。但是薛讷现在被调到幽州那边,讨伐奚和契丹了。高宗时期唐军灭了高丽,安东都护府达到最大,后来高丽故土变成了渤海国,安东都护府缩水了大部分,只剩下南部靠近幽州的一小部分了。奚和契丹侵占了营州,等这次薛讷收复营州,攻克了奚和契丹,往西扩大安东都护府后,让他任幽州大都督兼安东都护。” 姚崇说:“陛下你说得对,其实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河东军大总管,就相当于河东节度使,为了和河西节度使叫法一致,可以改称河东节度使。本来薛讷就相当于河东节度使,但是东北方向的奚和契丹长期袭扰我军,陛下已经派薛讷去讨伐了。所以河东节度使需要考虑新人选了。微臣以为薛讷现在幽州东北方向讨伐奚和契丹,不宜把他在并州的权力取消,所以要等待时机。薛讷如果打败了奚和契丹,收复了安东地区,那么改任他为幽州大都督兼安东都护,再进行物质奖励,是顺理成章的事。” 玄宗说:“我们英雄所见略同啊,薛讷如果败了,就有理由把他并州大都督府长史的官职免了,让有战绩的将军任河东节度使。” 姚崇略低头说:“陛下英明。”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玄宗说:“姚爱卿,你的府上离着皇城太远了,朕不能随时召见你,朕赐你在宫外的四方馆住,你回家收拾一下搬家吧。” 姚崇说:“陛下,四方馆的房子特别豪华,臣居住觉得太奢侈了。” 玄宗说:“奢侈啥啊?朕恨不得让你住到宫中呢。” 姚崇说:“谢谢陛下。” “朕每天还会安排太监去给你送食物,还会安排御医去给你调理身体。” “陛下您对微臣细致入微地关怀,微臣真是太感动了。” “好了,你回去开始收拾物品搬家吧。” 姚崇再次表示感谢后离开了紫宸殿,玄宗则是在众护卫陪同下,朝兴庆宫走去。玄宗到了兴庆宫门口的时候,杨公公正从兴庆宫出来。 杨公公见到玄宗就鞠躬行礼道:“老奴拜见陛下,老奴正有一事禀告您。” 玄宗问:“什么事。” 杨公公左右看了一下,问:“这件事,是兴庆宫北门上方站岗的侍卫看到的,老奴要不要现在告诉陛下您啊?” 玄宗说:“我身边的都是自己人,你说就行。” 杨公公向玄宗靠近了一步小声说:“城墙上站岗的侍卫,看到张说去了岐王宅里,接近两个时辰才出来。” “什么时候的事?” “昨日下午。” “昨日下午的事现在才来禀告,这效率不行啊,应该当即禀告。” “侍卫小孟是今天早晨才告诉臣的,臣以后要求他们发现问题随即禀告。” 玄宗说:“发现问题及时禀告者,会有金钱奖励。严重失职者会罚军饷,甚至军法处置。” “臣明白,这就去跟兴庆宫的每一位侍卫传达此赏罚标准。” 玄宗在兴庆殿有些不高兴,在东殿里面背着手来回走动。武惠妃坐在书桌前,宫女们有两个在书桌前站着,随时待命做研墨,铺纸的事。还有六个宫女站在南墙和北墙处,以备玄宗使唤。 武惠妃说:“陛下,臣妾见您到殿内时就不高兴,是不是臣妾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啊?” 玄宗来回踱着步说:“朕不高兴与你无关,朕多年的一位心腹之人,竟然也与朕有了隔阂。” 武惠妃说:“陛下,臣妾可以向您保证,一辈子不会与您离心离德。臣妾永远做陛下最忠诚的追随者。” “惠妃,朕知道你对朕是忠心的。”喜欢盛唐风云记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盛唐风云记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