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一落,就听到黄蓉“噗嗤”一声笑开了,随后便咯咯咯咯的笑个不住。王道一讶异的抬眼去瞧,正好看见她那奸计得逞似的表情。“你故意诱我!”恍然清醒过来,王道一睁大了眼睛,显得诧异非常。黄蓉笑的更欢了,抬手捏了捏王道一红扑扑的脸蛋,笑道:“谁叫你今儿不许我下厨的!”原来是还记着这份“仇”呢。王道一失笑,挨着她侧躺下来,“还不是怕你累着……”她一躺下来,黄蓉就习惯性的钻到她怀里。王道一给两人盖好被子,继续絮絮叨叨的说着已经说过不知几百遍的话:“别看你现在没什么事,孕妇的身子毕竟和常人大大不同,上次我给你讲过什么来?有个人,平日身体也还好,怀了孕,有天仅仅了蹲一下,起来的时候起猛了,孩子就没了,自己身子伤的也很厉害。你不要以为我是在危言耸听的吓唬你,这事本就马虎不得的,你看看你,整天自己不在意,今天在草地上又没穿鞋是不是?还有啊……”她这么苦口婆心的说着,刚开始听到黄蓉还时不时乖乖答应几声,到后来渐渐没了动静,低头一看,怀里的人竟不知什么时候已恬然入梦。王道一无可奈何的笑笑,收住话头,悄悄给她掖好被角。自己躺在枕上,睁着眼睛,一时还睡不着,思绪飘散开来,脑中又想起了方才黄蓉说到的黄药师为她起的那两次卦。对于那第一次的卦象,可能连黄药师本人也不得不承认是算错了的,但唯有王道一知道这个中道理:不,不是黄药师算错了,而是她王道一在这个世界的出现本就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与她相关之人的命数。王道一在心里默默思量着,黄蓉刚出生的时候,自己才三岁,那时的她对这个世界没有产生过任何影响,也从未介入过这个世界的任何事端里面去,因此黄蓉的命数还是那样。但是随着她年纪增长,她先拜王重阳为师、又随他学武、之后又被加诸了传承《九阴真经》的使命等等一系列事情的发生,她对这个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蝴蝶效应一般,影响着还不曾见面的黄蓉以及其他众人的命运。所以在黄蓉十五岁时再起卦时,旧的命运早已改变,新的命运业已注定。只是那时一切还都未发生,她和她本人都不曾料到以后的事情和因缘。思绪飘散开来,由她们二人的因缘巧合,王道一又想到了现下天下的局势,从将新式的火丨药术献给成吉思汗的那一天起,她就势必要与全天下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了,或者说,从她出生开始,从她出现在这个世界开始,她就已经与这个世界的命运息息相关了,只是那时她还未曾知道这些罢了。一杯水中有亿万个水分子组成,哪怕仅仅改变其中一个小分子,那这杯水也不再是以前的那杯水了。王道一,便好似这个大千世界中的那个发生改变了的小分子,虽渺小,却能够将整个世界的定义改写。想到此处,她突然从心底里生发出几许乐观来,谁说匹夫之力不能扭转乾坤呢?谁说她的法子就是不切实际的呢?哪怕成功率极低,哪怕这办法是孤注一掷,但只要有一丝成功的可能,她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原本的历史走向产生一个微调的作用,这一点点微调的作用,对于历史的洪流来说也许微乎其微,但对于当世的大多数人民百姓,却是有着关乎自身生存还是死亡的重大区别。王道一想着想着,困意便渐渐袭来,她转头去看怀里已经熟睡的人。黄蓉绵细均匀的呼吸声洒在耳畔,月光照耀下,斯人的脸庞娴静而美丽,王道一侧头看了好一阵子,又轻轻吻了吻她的脸颊,方闭上眼。“未来会好吗?会好的吧……”陷入梦乡前,王道一如是想到。作者有话要说:答辩结束,一万三千字的更新送给大家第143章 风雪载途自郭靖回到襄阳城后,便与妻子穆念慈一道死守襄阳,誓不让蒙军踏入一步。常言道:“哀兵必胜,骄兵必败。”以郭靖之勇猛无畏加上王道一时时在其后出谋划策,向来无往不利的蒙古军竟在襄阳城外迟滞不前,久攻数月而不下。其时两军攻守交战,仅半年之间,满山遍野都是断枪折矛、凝血积骨,想见战事之惨烈。暴躁的蒙军眼巴巴的望着这座城池,恨不得把它生生撕碎,但偏偏又没有法子。忽必烈见战况胶着,不禁大伤脑筋,蒙古铁骑向来速战速决,还从未打过这般磨人的持久战,勒马眺望南方,面对那片富庶肥饶之地,忽必烈心中越发焦急。这一日,他再次召集诸将议事:“襄阳城久攻不克,师老无功,岂不堕了我大蒙古的声威?诸将可有破敌良策?”诸将帅见忽必烈愠怒现于脸上,人人战栗,均不敢出声,良久后,方有一将领大胆言道:“莫将有一法,可速速破敌。”忽必烈眼光一亮,“禀来!”那将领迟疑一下,还是从嘴里吐出两字:“火丨药。”他此言一出,诸将脸上神色各异,忽必烈面上表情更是变幻莫测。但凡蒙军高层的将领,大都知道种令蒙古军在漠北扬名立万的火丨药术的来历——是由一个宋人女子向先可汗进献来得来的。正是因着这一层关系,忽必烈才迟迟不用火丨药来对付襄阳城,蒙古军有蒙古军的骄傲,自己蒙古军连攻半年都攻不下人家的城池,最后却不得不要用人家发明的东西才能攻下,这不是变相的说蒙古军不如宋人厉害了吗?这样的战争,就算赢了,忽必烈也不觉得光彩。因此对于忽必烈来说,对付别的国家,用火丨药术,可行;但要对付宋国,这火丨药术却是能不用就不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