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下了片刻,王道一执起黑子,端详棋局,猛然发现,若是她这一子落在“上”位七八路上,便可赢了白棋,可若是下在“上”位三四路上,则双方便可和棋。清风公子显然也看出了这一点,笑了笑,将手中白子抛回棋瓮,正准备祝贺王道一大获全胜,还未及开口,却见王道一将那枚黑子落在了“上”位三四路上。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下子抬起头来,惊看着王道一。王道一微微一笑,说道:“和了!”清风公子脱口问道:“怎么是和?”王道一慢慢活动活动自己有些僵硬的手腕,笑道:“和了不好吗?”清风公子怔怔的看着她平静带笑的脸,半晌才道:“道长为何不赢我?”这道天下人都想解出的珍珑,任是谁抓住刚才那种机会都会毫不犹豫的赢掉对手吧,这样的解棋,该多么畅快,多么风光,多么值得骄傲的炫耀。可王道一却愿意与对手和棋。王道一端起手边茶盏呷了一口,笑道:“这珍珑,和也好,赢也好,不都算是解开了吗?解开便好,干嘛非要叫别人输呢。”清风公子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令他费解之人,追问道:“道长不想赢吗?”王道一笑道:“只是一盘棋而已,干嘛非要赢?赢了有什么好?和了又有什么不好?”清风公子说不出话了,他定定的看她半晌,忽然叹了口气,说道:“果然与那高僧预料的一模一样。”王道一奇道:“什么预料的一样?”清风公子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从中拿出一小块木牌,说道:“与先父切磋棋艺的那位高僧,在圆寂之前,我曾拜访过他,他当时与我说,这珍珑棋局天下无人能解,如若哪一天真的有人将它解了出来,那必是如这木牌上所言。”说着将那木牌伸手递过去。王道一接过来,吃了一惊,只见那一指来长的黑檀木小木牌上只刻了三个字:归于和。清风公子道:“我当时还不相信,心想这等变幻莫测的棋局必然双方非胜即败,你死我活,哪里就可能碰巧下成个和棋的?现下看来,高僧所料,还真是一语成谶。”王道一愣了片刻,点点头,将木牌还给他,“那高僧倒也是个能人。”清风公子摆了摆手,又将木牌推了回去,说道:“那高僧说到时若真有人能解出这棋局,便将这木牌赠与那人吧,也算是个缘分。”王道一看看手中的牌子,也不作他想,收下了。又过片刻,清风公子若有所思的道:“与道长下过这一盘棋,我倒有些理解高僧的话了……”他盯着密密麻麻的棋盘,心中默默想到:“这局棋本来纠缠于得失胜败之中,以致无人可破解,可道长却旨在探究其中奥妙,根本不着意于生死,更不着意于胜败,反而堪破了生死,得到了解脱……”想到此处,隐隐似有所悟,心中的那份扎根多年的执念也渐渐烟消云散了。他抬眼看向王道一,只见她坐在椅上,正垂眸静静吃茶,周身散发着安静平淡的气质,仿佛面前这一副惊心动魄的棋局与她从来就毫无关系一样。无声之中,独闻和焉……第112章 西湖龙井王道一得解清风茶楼中的这道珍珑棋局,也解了茶楼老板清风公子多年来的执念。清风公子大为高兴,对王道一颇有敬重,甚或有感激之意,请她用过茶点早餐便拍拍手吩咐店伙从楼上取过一件包裹来。他笑了笑,手执包裹,对王道一道:“在下这有个好东西,请道长一同品题品题。”王道一本不欲与这富贵公子再深入交际下去,原打算吃过早点便继续赶路的,但此刻见这人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也不好强硬回绝,便笑道:“我一介游方野士,哪里懂得什么鉴赏,怕是会降了公子这宝贝的身价。”清风公子一边小心翼翼解开那物什的层层包缚,一边笑道:“哪里哪里,道长品位必定不俗,千万别客气。”说话间已将绸布解开来,露出一只四方金丝楠木小罐。王道一见这雕着缠枝牡丹纹样的小罐造型大气,稳重精美,其上牡丹花绘俯仰向背,聚散飘逸,一看就是件贵重的古董。单只罐子就这般华贵,里面装的东西该是有多么稀罕啊。她又看了片刻,也没看出个具体门道来,心想若是蓉儿在此,定能将这只罐子的年代来历,风格特色甚至工匠流派都如数家珍的讲个头头是道。蓉儿。一想到黄蓉,王道一又不由自主的开始出神了。那清风公子将这古董罐子摆在她面前,颇为自得,心想定能换来她的大加赞赏,等了片刻却不见身旁人有动静,回头一瞧,发现王道一竟又走神了!清风公子诧异了。他有些尴尬的清咳一声,出言问道:“道长觉得这茶罐样貌如何?”王道一猛地回神,意识到自己方才的短暂神游,也有些尴尬,看了看那茶罐,便道:“看这罐上纹刻的意蕴,怕是前朝的古物吧?”清风公子一听便眉飞色舞起来,王道一这一句话算是说道他心坎里了,立即打开了话匣子,笑道:“是开元年间的玩意儿,道长真慧眼,开元木雕,最妙之处,便在这华贵大气之上……”王道一笑了笑,微微颔首以示赞同,心里同时慢慢盘算着下一步的寻人去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