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等雪?”宛儿不解地问道,“本来已是深冬了,再要等雪,上山岂不是平添了几分危险?” “幽燕之地,西山晴雪,岂不是美哉?”宋应星故作深沉地说道,“宛儿姑娘可知道燕京八景?” 宋应星口中的燕京八京,乃是京畿地区的八个着名景观,产生于金章宗明昌年间,分别是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金台夕照、蓟门烟树、西山晴雪、玉泉趵突、卢沟晓月、居庸叠翠。 燕京八景之所以冠以燕京头衔,乃是因为在辽时期,北京称之为燕京之故,到了金代,虽然燕京改称中都,但是金章宗还是把钦定的八个自然景观,称之为燕京八景。 西山晴雪,不是指西山某一地,而是泛指整个西山地区。 明代,西山晴雪也称西山霁雪,称呼之变来源于明永乐初年,邹缉的《西山霁雪》诗。 西山遥望起迢峣,坐看千峰积雪消。素采分林明晓日,寒光出壑映晴霄。 断崖稍见游麘迹,深谷仍迷野客樵。应日阳和气回早,登临未惜马蹄遥。 由于此诗大大的有名,所以西山晴雪,又被称之为西山霁雪。 宛儿答道:“燕京八京岂能不知?金幼孜曾写过一首诗,叫《西山霁雪》。” 宛儿吟咏了起来:“海上云收旭景新,连峰积雪净如银。晴光回入千门晓,淑气先回上谷春。瑶树生辉寒已散,琼林销冻暖偏匀。玉堂相对题诗好,移席钩帘坐夕曛。” “宛儿姑娘真是博学,可惜是女儿家,否则走科举之路定会有所作为。”宋应星赞叹后,话风一转:“西山晴雪,又称西山霁雪,不过并不是来源于宛儿姑娘背诵的金幼孜的《西山霁雪》诗,而是来源于邹缉的《西山霁雪》诗。” 说完,宋应星把邹缉的《西山霁雪》诗背诵了一遍。 果然宋应星是个读书人,在赞赏宛儿的同时,还不忘纠正一下宛儿的错误。宋应星也就是碰到了宛儿,否则要是遇到一个心眼小的,还不得在心里记恨他? 宋应星用现代的话说,情商也忒低了。亏着宋应星会试落榜了,这要是混官场,没两天就得被人干掉!整个一熊廷弼! 熊廷弼,万历年间以兵部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经略辽东。人人都知道他本事大,可是不到万不得已没人举荐他。为什么?情商低,性格刚烈又恃才傲物,不群不党不结交权臣。辽东一不行了,他上,一经营好了,他下。 如果宋应星出仕,估计也跟熊廷弼差不太多。 “等等!”正在嗑瓜子的张老樵叫道,“腐儒你刚才那什么诗里是不是提到了樵字?” “您是说,深谷仍迷野客樵?” “对,就是这句。”张老樵拍了拍手上的瓜子皮,说道:“腐儒,就冲这句,西山爱谁去谁去,我老头子是不去了!不管是阴晴雨雪,我一概不去!” “这是为何啊?”宋应星有些纳闷,“樵老,这西山毕竟偏僻,还指望您保我们周全呢!” “周全?”张老樵用鼻孔出气,说道,“我保你们周全了,谁保我周全?再说了,你们是去西山上货,又不是去西山送死!” 在张老樵的理解能力里,认为宋应星去西山弄器就是上货。 “可毕竟西山也会有什么虎豹狼虫啊!万一再有几个劫匪,还不得仰仗樵老?”宋应星搞搞发明创造还行,要是打架,还得倚靠张老樵。 还是宛儿机灵,也了解张老樵,说道:“樵老,您是觉得,深谷仍迷野客樵,犯了您老的忌讳了吧?” “可不是吗?我要是去了西山回不来,你们后不后悔?” 尚炯不在场,宛儿喝了一口茶,假装没听见,宋应星扭着头,看向窗外。 没一个接茬的,平时白处了。 这可给张老樵气坏了:“我说,你俩到底听到没听到我说话?” 宛儿和宋应星都是故意装的,就想气气张老樵。 还是宛儿没憋住,噗嗤笑出了声,说道:“樵老,您也太迷信了吧?因为一个字,就突然变得胆小了起来?用您的话讲,是去上货,又不是去送死,能有什么事?” “我就是一俗人,不像你们,阳春白雪。我就不能迷信一回了?”张老樵不为所动,“凤雏庞统是怎么死的?是不是死在了落凤坡?这不是因为犯了字,那还会因为什么?” “这诗里写的是,深谷仍迷野客樵,也没说死,就算犯了忌讳,顶多也就是迷迷路。”宋应星解释道。 “是啊,樵老,我们不能没有您。”宛儿接道,“就凭您在江湖上的实力,这普天之下,还有让您趟不过去的河吗?” 张老樵一听宛儿给他戴了高帽子,心里立刻变得美滋滋的,说道:“知道啦,知道啦,看看吧。会试放榜那天刚下完了一场大雪,这一冬还有没有雪不一定呢!要是不下雪,岂不是这研究院就得等一年了?哦,对了,腐儒,你说实话,为什么非要等到下雪?难道平日里去,你就没办法上货吗?你可别跟我老头子说些什么西山晴雪的废话,你说实话!你要是不说实话,我老头子连看看都不看,肯定是不去了!”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老樵这嘴吐噜吐噜地说了一大串,总结起来就是,他和宛儿有同一个疑问,为何非要等着下雪天去西山? 宋应星想了想,说道:“樵老、宛儿姑娘,你们可知道这西山什么最多吗?” “什么最多?你能说具体点吗?我说夏天蚊子多,是你想要的么?你就直说吧,别拐弯抹角的。”张老樵看了看桌上,刚才嗑的瓜子皮不多,于是放下了要拿瓜子皮撇宋应星脸的念头。 “西山佛寺多,古建筑多。”宋应星说道,“这佛寺多,古建筑多,就难免会泥沙俱下。” “有多泥沙俱下?难道住在里边的人,都像我和丫头一样,没有度牒吗?” 度牒,是明代僧道身份的一种认证文书,要通过专门的经文考试后才能获得。 明太祖朱元璋定的规矩,由于他曾当过和尚,深知僧道如果太多,会不利于生产建设,所以在刚刚建国,百废待兴之际,为了限制僧道人数,实行了严格的度牒发放制度。 有多严格? 度牒考试,三年举办一次,只有精通经文的人才能够被官方认可,成为僧道。这样,就把一大批想混饭吃的懒虫,排除在了僧道之外。 按当时律法,没有通过考试私自出家的,被抓后不仅要还俗,还要被打八十大板。 但是到了成化年间,由于天灾不断,于是朝廷为了筹集银子救济灾民,就把度牒开放了,可以买卖,只要你有钱,就可以成为僧道,不再参加考试。 如今,到了崇祯朝,度牒更是变成了可有可无的物件儿。 张老樵没有度牒,是因为他那个时候正是宋末元初天下纷争之时,统治者顾不上发度牒,后来到了明代,天下太平了,他也懒得再要那玩意了,故而没有,也幸好没被查到。张宛儿就更不必说了,半路当的女道。 “并不是因为没有度牒,现在有几个僧道还有度牒?我说的泥沙俱下,不是指人,而是指佛寺跟古建筑。”宋应星咽了一下口水,紧张说道:“樵老、宛儿姑娘,你们可曾听说过八大水院?” 张老樵和宛儿同时摇头。 “这八大水院,乃是金章宗在位时,给自己在西山修建的八个行宫,分别是,凤凰岭的圣水院、妙高峰的香水院、阳台山的金水院、阳台山南麓的清水院、香山的潭水院、玉泉山的泉水院、石景山的双水院、樱桃沟的灵水院。这八大水院中……” 宋应星刚说到裉节处,突然尚炯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打断了他的话,冲着众人说道:“诸位,街面上出事了!”喜欢山水行记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山水行记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