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本的县寺之中,众人齐聚一堂。
而此处的主人,原本的内黄县县令,却只能站在大堂外侧的院中站岗......
各路谋士、将领齐聚一堂,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严肃的神情。
袁绍和韩馥坐在主位上,眼神坚定而锐利。
他们还没有说话,自然有人把最近的各种祥瑞都传了开来。
良久,袁绍他扫视着众人,缓缓开口道:“诸位,如今局势危急,天下大乱。
种种迹象表明,刘虞正是上天选中之人。
吾等当顺应天意,推举刘虞为皇帝,以稳定局势,拯救苍生。”
众人议论纷纷,心中各有所思。
此时,袁绍又拿出袁术的信,展示给大家看。
信中,袁术表达了对拥立刘虞为帝的支持。
袁绍接着说道:“公路等人在听到这些消息后,也纷纷表达同意。
此外,兖州刘岱、张邈等人及豫州刺史孙坚等人也都表示同意。
吾等当齐心协力,共同推动此事。”
曹操心中冷哼一声,袁术现在被前后左三路夹击,再不同意刘虞称帝分担压力,恐怕灭亡只在旦夕之间。
韩馥坐在一旁,清了清嗓子,说道:“吾等身为汉室臣子,当为天下苍生谋福祉。
刘虞德高望重,若能称帝,必能凝聚人心,稳定局势。
吾同意拥立刘虞为帝。”
闻言,其他冀州官员也纷纷表态,表示同意。
冀州别驾闵纯说道:“如今暴君无道,天下百姓苦不堪言。
刘虞素有仁德之名,若他为帝,定能带来太平盛世。
吾等当顺应天意,拥立刘虞。”
“吾等愿追随刘虞,为他征战天下,恢复汉室江山。”
冀州的众人表态之后,在袁绍的带领下青州和他的麾下也纷纷表态。
在众人的一致同意下,袁绍决定采取行动。
一番商议后,他们决定让刘虞曾经的下属兼好友,前乐浪郡的太守张岐带着众人的联名血印去找刘虞。
首先是洋洋洒洒的文章,随后是众人的署名,随后自己的血手印也都按在上面。
张岐接到这个重任,心中既紧张又兴奋。
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这不仅关系到冀州的未来,也关系到整个天下的命运。
当然,也关系到他,如果这事情成了,他就是从龙之臣,而且是至关重要的那一个。
事不宜迟,张岐整理行装,带领随从,准备踏上前往幽州的征程。
在出发前,袁绍亲自接见了张岐。
袁绍拍了拍张岐的肩膀,说道:“张公,此次任务重大,你务必将吾等的心意传达给刘虞。
若能成功,你将立下大功。”
张岐郑重地说道:“盟主放心,吾必不辱使命。”
张岐带着众人的期望,踏上了漫长的旅程。
一路上,他思绪万千。
他回忆起与刘虞的过往种种,刘虞一心为民,深受百姓爱戴。
他相信,刘虞若能称帝,定能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
而在幽州,刘虞并不知道即将发生的一切。
他依然在为幽州的百姓忙碌着,尽心尽力地治理着这片土地。
当张岐来到幽州时,他被幽州的宁静与祥和所震撼。
与外面的乱世相比,这里仿佛是一片世外桃源。
很快名帖递上去之后,张岐找到了刘虞,恭敬地呈上众人的联名信。
信上先是罗列了各种祥瑞,随后就是谈到刘志、刘宏和刘辩,大骂一通后,又回顾近二百年来的风风雨雨。
总结到最后,其实就怪当初刘强的太子之位被废,而刘强的后代不但大多长寿,而且都很仁德。
就比如现在的刘虞,最后就是劝刘虞称帝了。
“诸君误我,诸君误我啊!”
刘虞忍不住高呼道。
说实话,他虽然没有参与群雄,但私底下和韩馥、袁绍等人也颇多交往。
名义上保持着结盟的状态。
毕竟大家原本都是士大夫序列的,而且都是关东的......
张岐见刘虞反应如此激烈,心中不禁一紧,但他仍不甘心就此放弃使命。
当下定了定神,上前一步,言辞恳切地说道:“刘公,如今局势危急,天下大乱,百姓苦不堪言。
你若称帝,便可凝聚人心,整合各方势力,共同对抗暴政,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那些祥瑞之兆,绝非偶然,乃是上天之意。
你德高望重,素有仁德之名,若为天子,必能成为一位贤明之主,开创太平盛世,中兴大汉啊。”
刘虞怒目圆睁,厉声喝道:“张公,你怎可如此糊涂!
吾身为汉室宗亲,当忠于汉室,绝不可有非分之想。
那些所谓祥瑞,不过是巧合罢了,岂能以此为据,行叛逆之事?
吾志在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尽忠,绝无称帝之心。”
张岐还欲再劝,刘虞却一挥手,坚决地说道:“不必多言,吾意已决。
吾当与忠烈之士共同努力,迎回幼主,恢复汉室正统。若有人再提此事,休怪吾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