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三国:兴汉 > 第296章 朱儁唐瑁争税赋

第296章 朱儁唐瑁争税赋(2 / 2)

这口赋一免,实乃利民之良策,其好处不可胜数。

百姓无需再为生子交纳口赋,那必然会减轻家庭的负担。

如此一来,家境贫寒者也敢于生育子女,人口数量定会逐步增长。

人口增多,则劳力便增多,荒地得以开垦,从前因人力不足而荒废的田地将重新被耕种,粮食产量自然会随之增加。”

实际上,刘辩刚开始说那一句的时候,很多人之所以没有附和,也是没有搞清楚天子是真的要减税,还是激动了随口一说。

现在见天子是真的要永久废除口赋,那这种政治正确的事情,卢植又怎么能不大力褒赞呢。

不然的话,要青史留骂?

更何况,卢植也是真的有政治抱负。

果不其然,随后司空马日?也赶快紧接着说道:“陛下睿智非凡,此举乃是着眼于大汉的长远之计。

口赋的免除,不仅能促使人口繁衍,对于百姓的民心所向亦是大有裨益。

陛下仁爱之心,如春风拂面,百姓感恩陛下之恩泽,必将会更加忠诚于陛下,忠诚于大汉。

民心所向,则国家根基稳固,这是比金银财宝更为珍贵的财富。

而且,新生儿的增多,意味着日后可选拔的贤才也会更多,这将为我大汉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使得我大汉在各个方面都能蓬勃发展。

陛下之英明,实乃千古罕见。”

三公中的两位都发了话,管祭祀和教化的太常赵岐又怎么会落后,他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陛下深谋远虑,免除口赋实在是一项高瞻远瞩的决策。

陛下之仁德,如璀璨星辰照亮大汉。于百姓而言,这是给予他们生活的希望。那些本因惧怕口赋而不敢生育的百姓,现在可以放心地养育后代。

有小家方有大家,小家不稳,大家不宁则国家不定。

再者,百姓多尔,商贾繁荣。

毕竟,更多的百姓意味着更多的需求,从衣食住行到各类器物,这将刺激各行各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大汉蓬勃向上。陛下之决策,真乃神来之笔。”

也就是他年纪大了,现在脑子没有以前好用了,不然的话,现在肯定即兴作赋。

光禄勋盖勋也附和道:“陛下之策,恰似久旱甘霖,大汉的复兴指日可待。”

他生性耿直些,知道好,但也不喜欢多说恭维的话。

其他官员也纷纷点头称是,你一言我一语地夸赞着刘辩的决策,西园之中满是对天子英明决策的颂扬之声。

人群中,唯有一人脸色不太好看,那便是少府唐瑁。

究其原因,在于大汉的税收制度。

大汉的税收除了主要的田税之外,第二个重要的便是人头税,分为算赋和口赋。

其中,田租是交给国家,也就是由大司农管理。

大司农作为管理国家财政的重要机构之一,主要负责田租和算赋的征收。

算赋,是针对年龄在十五至五十六岁的成年男女征收,每人每年需缴纳一百二十钱。

这部分税收属于国家收入,由大司农管理,用于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包括军费等。

算赋的征收和管理是由大司农负责的,而不是交给皇帝。

但是人头税里的口赋,乃是专门针对三岁至十四岁的儿童征收的人头税(有时是七岁),这个钱,则是交给皇帝,或者说大部分交给皇帝,大司农只会收取很少的一部分。

此时,管理财政收入的机构主要有少府和大司农。

其中,少府负责收取工商税等供皇室使用,而大司农则负责收取各种农业税,主要用于国家建设和战争等开支。

刘辩要彻底减免口赋,此一举动无疑是拿掉了少府的一大笔收入进项。

故而,唐瑁心中不由得急躁起来。

在他看来,刘辩似乎是在群臣的恭维与吹嘘之中,迷失了自我。

毕竟,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啊!

而在这个时候提出减免口赋,着实有点政治正确的感觉。

如此这般想着,唐瑁忽地跪在地上,放声大哭起来。

“舅父,何故如此?”

刘辩心中虽心知肚明,却故作一脸糊涂之态看过去。

众人也皆循声望去。

唐瑁见众人目光皆汇聚而来,便开始了他的表演:“陛下心怀百姓,仁泽广布,此诚为社稷之大福、吾等之洪福也。

陛下以苍生为念,欲免口赋,恩泽万民,实乃圣德昭彰之举。

然陛下如此为百姓谋福祉,却独独苦了自己。

陛下克己奉公,心系天下,每每思及陛下之仁德圣行,臣便感怀至深,是以忍不住痛哭流涕也。”

刘辩微微一笑,摆摆手道:“舅父,何至于此,我宫中尚有郎官宫女上千人伺候,哪里会苦。”

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凡尔赛之味,但实际上落在百官耳中,更像是在诉苦。

毕竟先帝刘宏在时,单宫中宦官就有三四千之多,再加上宫女,总数可达万人。

如今天子即位,不断裁撤之下,宫中居然仅仅有千人。

众官员闻此,皆面露感慨之色。司徒卢植叹息道:“陛下如此克己,实乃万民之幸,然陛下之苦,臣等亦感同身受。”

司空马日?亦道:“陛下为百姓谋福,却委屈自身,此等圣德,令人敬仰。”

太常赵岐捋须道:“陛下之仁德,如明灯照亮大汉,然陛下之清苦,实让臣等痛心。”

最新小说: 谋臣 鬼眼皇妃 一样的风 第一废材傲妃 狐狸,给王生个崽 皇上,离婚请签字 特警乱明 绣花王爷淘气妃 将门大逆子 农家弃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