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布军益州,蜀中,南中,两大战场 太原郭姓。 一个雁门太守之子。 对于除却高男武两兄弟之外。 在场之人看重的并非是其官宦之家的背景。 而是郭淮年幼,且是并州遗存士人,却能考入稷下武殿,其未来必将不可限量。 一路慢行。 众人的侃侃而谈。 高男武,高发歧两兄弟有种格格不入之感。 只能托词拜别,匆匆朝着自己所在府邸走了过去。 如今,大汉正在推行四国内归治的章程,连戏志才都已经远行营州筹备,他们也即将与礼部之人启程。 再回首,望着朝气蓬勃的大汉少年郎。 不管是高男武,还是高发歧,皆有一种庆幸之感。 若非徐寒露昔日之言,还有两枚大汉五铢钱,恐怕被羁押入狱的不是夫余王尉仇台,而是他们了……! 会试张榜,同时定下殿试时间。 文考殿试十二月初六,武考殿试十二月初九。 这一次,比上一次提前十余日,给六部余出整合今年政绩,拟定明年善政的时间。 这一日。 并州徐桉名声大噪。 生于贫瘠之地,参过军,做过辎重从卒。 数年的苦读,以三十六岁之龄,成为文考会试榜首。 不止是横压各州贡士,连公羊学子都稍逊一筹,可见其才能。 雍州。 汉阳上邽。 大雪应季而落。 千里之地,俨然一幅山舞银蛇盛景。 西府军驻地。 陈槐从凉州回归,迎徐岳一行入帐。 徐岳淡笑道:“某等是来改建工坊,何须劳累君侯奔波!” “恰逢其会。” “某,亦要回来备战。” 陈槐坐在大椅上,淡笑道:“这些时日,除却驻扎凉州的平难之师,我们要筹备益州的讨伐章程,此战还需工部鼎力相助啊!” “当得。” “为了大汉。” 徐岳捧着热茶取暖,沉声道:“辎重的运输,我们以刘晔所制的三轮车为主,还有两轮车,后面可以铸铁架,外悬两个竹筐来承载!” “善。” 陈槐颔首道:“此战西府军需要铸轻甲,利于将士翻山越岭,此事某已经联合四监上书镇国府,另外打造一批木锯,还有一些木板,需要用来修复栈道。” “可。” 徐岳无不应允。 西南之地,可不是北方。 蚊虫,瘴气,还有熟悉地形的部族,都是西府军的心腹大患。 这便是刘牧压着镇国府不平四州的原因,同样镇国府,各营将士都明白,筹备的时间越长,他们的伤亡和行军难的问题便可以得到解决。 “徐郎中。” 陈槐沉声道:“汉中可有人去?” “有。” 徐岳点了点头。 如今,雍州有强军,益州有内应。 以他对益州的了解,大致的路线只有几条。 一从陈仓道发往汉中,一走褒斜道,另外从沓中走阴平道,迂回包围葭荫,剑阁。 徐岳为筹备军械而来。 陈槐的回归,则是为了部署发兵之策。 数日之后。 西府军,帅帐之中。 段煨,阎行,徐晃,夏侯渊等人汇聚而至。 陈槐徘徊在沙盘之前,将一面面写着名字的旗帜插在沙盘之上。 “将军。” 众将拱手唤道。 陈槐拍了拍手上的尘土,淡笑道:“诸位,虽是定下明年征讨,但我们的兵卒调动,则是早些开始,某已经上书镇国府,想必会取得批阅。” “诺。” 四人眸子顿时大亮。 “妙才。” 陈槐深吸了口气,安排道:“第四军团,即日从长安发往荆州南郡,明年闻令从夷陵入西南,沿着秭归等县一路征讨,入巴郡,定江州,先分兵夺僰道,切断蜀中与南中的结盟,某不管南中有多少人会支援成都,你至少要守住三个月,给予各路大军收复蜀中的时间!” “诺。” 夏侯渊拱手应喝道。 陈槐再度道:“某已经上书请调大汉罪营,甘宁是巴郡人,熟悉其中的水路,内部更有不少南中部族之人,于你而言是利好之事,一旦开战自己决策,勿要请令帅帐浪费时间!” “诺。” 夏侯渊热血激昂的应下。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然忤逆军令是大罪。 今日陈槐给予临阵决策之权。 一旦他在巴郡,僰道有败绩,令征讨陷入泥潭。 镇国府问责必是陈槐,更有可能被调离西府军,罢黜其将职。 故此,这份信任,不亚于将整个益州胜果,乃至西府军的未来托付于他一人。 “彦明。” 陈槐目光锐利道:“雪停之后,你发往沓中,明年闻令率领第三军团进入阴平道,用最快的速度迂回葭荫!” “诺。” 阎行肃然拱手。 “公明。” “你还是坐镇汉中。” 陈槐肃然道:“明年闻令南进,扼制葭荫的益州军,争取第一军团,第三军团支援的时间!”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诺。” 徐晃应喝道。 “忠明。” 陈槐再度道:“雪停之后,开拔下辨!” 段煨蹙眉道:“将军,此战不留一军于帅帐吗?” “不了。” 陈槐笑道:“四万军讨伐蜀中已经是一种奢侈,某还需时间联络各方安定南中,绝对不能浪费兵力。” “诺。” 四人神情复杂的拱手应喝。 蜀中,南中,这是两个战场。 显然,定蜀中才是西府军的战争,而陈槐并不是仅主使蜀中之战,很有可能获得部署王师的权力。 “诸位。” 陈槐思忖良久,抬眸道:“此战结束,西府军的驻地可能向极西推移,日后的常驻之地是檀州,西域,虽不知未来有多少人还可以留在西府军,但此战还望齐心并力。” “陛下万胜。” “大汉万胜。” “西府万胜。” 段煨,徐晃,阎行,夏侯渊对视。 顷刻,朗笑之声从帅帐朝着各处军营叠荡而去。 他们年长于陈槐,且家世更显赫,但没有人质疑其才能与骁勇。 毕竟,这位可是符离乡侯,百姓之子登高的表率,论骁勇,论兵学,皆在他们之上,安能怀疑其猜测。 况且,檀州的归治,以及西域的收复。 他们都看得清楚,天下承平之时,西府军必然要将西南的驻守交接给南府军。 “万胜。” “万胜。” 陈槐呢喃着。 抬眸望向帐外飘落的雪花。喜欢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