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景的凶戾。 远不是曹洪所能及。 此刻,他方才明白,什么叫一令既下,流血漂橹。 什么灭国,什么破城。 在文官的口中不值一提,轻飘飘的一句话,一纸公文,便可令百万人死于荒野。 如今大汉军政分立,各方互不干涉。 然,杜景持节,督掌瀛州建设之事,每一个政令都要东府水师来协助处理。 故而,大汉的刀锋在瀛州大地挥扬起来,一个又一个的倭奴人被枭首,堆砌在王宫之外燃起熊熊大火。 “有些人不配得到怜悯。” “外邦蛮夷,不服王化之人皆如此。” 大汉的舰船之上,刘辩眺望远去的泊港,目光深邃道:“所以,你一个会稽人为何会被赦免,并且调入东府水师成为校尉,并统筹三校,征讨林邑之地。” “一个故人。” “监州尉令,史阿。” 贺齐披甲按刀,立于甲板之上,沉声道:“此战,末将听从君侯的军令,林邑怎么打。” “杀。” “灭其国,绝其苗裔。” “林邑,需要迁徙良家重新耕治。” 刘辩握着栏槛的手指,都被攥的发白,漠然道:“数十年的割据,早已让他们忘记日南郡是大汉的疆土,只有让林邑染血,才能震慑交州各郡!” “诺。” 贺齐侧目瞥了眼身后。 刘辩知其疑惑,解释道:“刘磐,亲卫统帅,此战他为先锋,希望贺校尉可以信任。” “自然。” “大汉军卒,从不猜忌袍泽。” 贺齐按刀走向远处,沉声道:“请君侯亲卫备战,登陆战争可不是什么易事。” “可。” 刘辩颔首应下。 “呼。” 刘磐吐了口浊气。 肃然朝着洛阳方向郑重一拜。 洛阳。 西市之内。 一家名为《大汉蜜茶》的店铺内。 庞统揉碎从荆州发来的信笺,将其投入火炉之中焚毁。 然后熬制红茶,添加干枣,蔗糖,蜂蜜,准备对外进行贩卖。 他从荆州出走,在洛阳无依无靠,只能借居黄忠府门。 况且,他并非大汉英烈子嗣,每年的学费并不少。 这些时日,从襄阳带来的钱财早已耗尽,还欠了黄舞蝶不少。 只能凭借稷下武殿学子的身份,从大汉银行贷借一百金,亲自购买货物配比蜜茶,于专利监登记秘方,开设这间店铺。 如此,他才能继续在稷下武殿读书,去追逐功业。 “味道不错。” “为何不是绿茶?” 休沐日,匆匆赶来帮忙的黄舞蝶疑惑道。 “绿茶会生出腻感。” 庞统整理着购买的竹筒,说道:“你与月英裁剪麦秆,某还得去凿冰,待来日赚了钱,聘一个通晓术算的人,再买几个奴仆看着,便可以安心读书了。” “庞家兄长。” 黄舞蝶问道:“其实我可以借你钱财,兄长亦可援助,何必沾染商事?” “人一定要靠自己。” “某没有家族,更没有后路了。” 庞统持刀削切着冰块,勉强笑道:“况且,某也想要看看陛下与臣卿推行的工商业,究竟可以兴盛到何种地步。” “原来如此。” 黄舞蝶颔首回应道。 黄月英坐在马札上问道:“专利监如何?” “还成。” “比某想的更加复杂。” 庞统指了指墙壁上的铜牌,说道:“某是第一个登记造册关于民生之专利,尤其是衣食住行的专利,并要在洛阳开设店铺,有这个牌子,房租都比别人少了两成。” “这蜜茶并不难制。” “如果你生意尚佳,他人随之贩卖呢?” 黄舞蝶用剪刀裁剪合适吮吸的麦秆,不由询问道。 “很简单。” 庞统解释道:“早已有法学贡士为先,开设法律讼会,某若是被人窃取秘方贩卖,便可找他们状告,亦或者自己去洛阳令府报官。” “贡士。” “竟然去做刀笔吏了?” 黄舞蝶,黄月英俱是难以相信道。 庞统淡笑道:“天下学堂,学院,学府遍地,仅国子监统计在册的学生便超过百万之众,日后读书的人还会增加,有才学自然不可能去耕田,而是参入各行各业,所以才会被臣卿称之工商置百业,讼士,或称刀笔吏,是必要的存在。” “还是不明白。” “这对刑部不利!” 黄月英摇了摇头,神情中满是不解。 “律法繁杂。” “需要有讼士帮助百姓。” 庞统不厌其烦的解释道:“大汉律,商律,劳工律,宗律,军律,这是大汉如今的五大律法,其中更是有诸多法条,想要发展工商百业,保证其繁荣,自然要让其知法而畏法。” “此政有误大汉。” “谏议尉没有谏政吗?” 黄月英噌的站起来,满是惊惧的问道。 春秋左传有云:刑不可知,威不可测,则民畏上也。 大汉为百姓开刑律之门,只会让百姓不畏上,会抨击朝廷的政令。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月英。” “这就是代价。” “工商置百业,并非易事。” 庞统明白黄月英担心什么,钦佩道:“陛下恩予天下,泽被万民,从劳工律推行的时候,便已经注定讼士会出现。” 黄月英驳斥道:“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错了。” “知法,必畏法。” 庞统摇了摇头,笃定道:“从今往后,你会见到诸多有悖古史之事,这才是新制,才是陛下推行工商置百业的意义,有错则改,而不是掩耳盗铃,我们要往前走,要让大汉持续兴盛!” “民不畏法,天下将覆。” “大汉天子,必有罪于古史。” 这句话,黄月英并没有说出口,生怕为庞统,黄舞蝶带来灾祸。 “月英。” “登高则可望远。” “九卿是家奴,六部则为百姓之政。” 庞统泡制两杯冰蜜红茶,插入麦秆递过去,目光真诚道:“你读过陈刺史的文,为何没有看明白大汉未来的路?” “我……!” 黄月英垂下头,回想陈桐的策论。 《大汉承万民而治诸州,畏革新者惧人言而负罪。》 《惟陛下终弃九卿之家奴,兴百姓之六政,必制于王侯臣卿,克奸利浚财,废怙势作威,禁门户私计,以养王化之政。》 大汉这一朝,必将走上前所未有的道路。 故而,古史皆不可为前车之鉴,她终究是没有庞统看的清楚。喜欢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