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驾之前。 仗刀杀人,枭首九卿之一。 这番举措,震慑所有人前来迎接献捷之人。 纵然是远处的百姓与鸿都学子都惊悚莫名,骠骑之卒杀九卿,这是要篡逆吗? “铿。” 刘牧收刃入鞘。 如刀锋般的目光扫过所有公卿,所及之处无不俯首。 “大幸。” 何进低着头暗道庆幸。 刘牧杀性如此之大,若非刘辩是皇长子,若非自家小妹是大汉皇后,上次死的怕不是何苗,而是自己了。 怪不得,号称凉州豪杰的董卓,竟然会被一个眼神吓得昏厥过去。 “刘虞拟诏。” 刘宏感受着血腥气,眸子中透露出决然,冷声道:“剥夺汝南袁氏族人所有禄秩官职,禁锢终生不得录用!” “诺。” 刘虞作揖恭拜车舆。 这一刻,满朝士卿皆心死。 他们明白,当朝天子最大的倚仗是公子牧,是陈国,是刚刚枭首数十万仇寇的大汉骠骑。 袁氏可杀,可禁锢为庶民,士族于天子不足为重。 “典韦。” “传令两军扎营。” 刘牧侧目道:“我要在洛阳居住两日再回陈国,大军勿动!” “诺。” 典韦憨厚的点了点头。 “你莽撞了。” “朕可以替你杀人。” 车舆内部,刘宏面色有些苍白,合上眼眸复杂道。 刘牧解下定业刀横于双膝,淡笑道:“我若是不杀,天下人还以为宗室惧了,损失的人心又怎么去计算,陛下自小处于朝政争斗,手段是帝王平衡之术,可对于臣而言,杀一个人,杀十万人,杀三十万人,不过是脚下多了些枯骨,袁氏没有什么不同,袁绍,袁术若非有些用处,又岂能留。” “刀赠朕如何?” 刘宏眸子猛然睁开,看向横于双膝的定业刀。 “有些顿挫了。” 刘牧愣了愣,复杂道:“这是父王在臣加封羽林中郎时所赠,此次披甲入阵,碎了两柄制式刀刃,这柄崩出不少缺口,等回陈国锻造新刀,再奉于陛下如何?” “朕又不杀人。” 刘宏伸手取过定业刀,轻笑道:“这刀,染着四世三公之血。” “枯骨罢了。” 刘牧透过木窗,看着车舆后方紧随的公卿。 取刀,便是止杀,杀一个袁基,禁锢袁氏,已经是刘宏的底线了。 “你知道吗?” 刘宏突兀嗤笑道:“熹平之战结束以后,朝中有人兀自喧嚣四世三公之名,朕就知道大汉已经危若累卵,所以朕建设鸿都门学,可还是争不过这些人。” “大汉不会亡。” “养士四百年,天下焉能以袁氏为贵。” 刘牧目光锐利,丝毫不将袁基之死放在心中。 “你的臣呢?” “陈国的臣子呢?” 刘宏抬头问道:“他们不是士族吗?” “陛下弄错了。” 刘牧淡笑道:“察举制,三公九卿门庭征召掾属,才让士族在地方做大,臣均钱于军卒,不损一功,不畏惧战争。” “罢了。” 刘宏不再多言。 刘牧的想法与他不同。 于他而言,士族可杀,但治天下还要士人,所谓的公羊学宫还未彻底崛起之前,不能让所有士族走到对立面。 车舆中,一时沉默无言。 直至驶入洛阳城内,停靠朝廷置备的骠骑将军府门前。 “不必入宫了。” 刘宏抬手为刘牧掀起帷幔,淡笑道:“早些回陈国。” “陛下。” 刘牧欲走之时,转头问道:“常闻中兴剑铸了四柄,臣与父王得天恩,被赐其二,陛下常佩一柄,还有一柄落在何处。” “你想知道?” 刘宏目光锐利的问道。 刘牧没回话,双眸凝视着刘宏。 两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对统御天下有不同的见地,但殊途同归,雄踞州郡的士族需要清理。 天子剑,中兴剑。 这些剑只是凡剑,被天子所持,便赋予了权力之名。 他想知道的不是第四柄中兴剑在什么地方,而是想要知道刘宏还有什么布局,会不会影响到他在地方上的事情。 “刘牧。” “朕说过,你有野心。” “你可知凡为逆贼,必称王号,无一人自贱为将。” “太史令李意,传闻是道家圣人世孙,生于文帝年间,岁寿三百载,擅长源生道家之术,朕与他同日入宫廷,早年便是好友。” “你披甲之年,亡国天象堙灭。” “那一日,八寸白气入北斗,解五星凌月兵事。” “朕知道你能听懂是什么意思,言拜你更是所言非虚,朕要你做大汉的天子,诸夏的共主,莫要学朕,莫要学桓帝,更不要做一个只会弑杀的人主,洛阳交给朕,可明白?” 刘宏抬起手中的定业刀,脸上浮现一抹笑意。 “大汉天子?” “诸夏共主?” 刘牧瞳孔陡然一缩。 离开天子车舆,吹着冷风方才重新稳住心神。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车舆后方,三公九卿,百余士大夫凝眸看过来,见定业刀不在刘牧手中,瞬间明白是被留在了车中,脸色不禁有些难看。 “骠骑。” “此为太史令解天象之书。” 蹇硕从侧方走过来,留下一卷帛书便拾起马凳,催促车舆回宫。 “刘牧。” “宗王之子。” “天子的手中利刃吗?” 一个个公卿走过,心里时不时呢喃。 袁基被杀。 禁锢袁氏。 如果不是天子手段。 他们实在想不出为何要将一柄刀留下,只是为了做一个念想? 不……! 杨彪,张温等人心中笃定。 典韦持定业杀人,必是天子的手段。 刀上染了士族之血,是天子的战利品,是功勋,所以才被留下。 不然,天子怎么可能蹚浑水。 反之,可以把事情外推,借机削去刘牧北伐之功…… “骠骑。” 典韦眨着眼问道:“某先入府查察,再去城外接人?” “去吧。” 刘牧深吸了口气。 刘宏说的太过渗人,这是准备兄终弟及,让他承继大汉吗? 低头摊开帛书,里面只有一句话:帝星晦暗,荧惑盛,邦野入境诸夏沉,白虹入北斗,王称皇,兵灾解,泰山封禅,大汉长存。 “道家。” “观星望气之术。” 刘牧脸色变化不定,将帛书揉成一团。 天象之变,吴范有过透露,监州尉也曾呈递过密报。 总结只有一句话,便是八寸白气入北斗不散,盖过五星凌月之象。 太史令李意给出了解释。 对应车舆中的话,便可知刘宏这些年做了什么。 太平道兴起,这位汉天子有过推波助澜,或许就是他所为,且最后一柄天子剑在张角手中,因为黄天在上,亦可称皇天在上。 天象之变,大汉亡国不复。 五星凌月是五胡入境,神州陆沉。 故此,刘宏一直在试验旁人能否镇压凉州西寇之祸。 最终迫于无奈敕封他为骠骑将军,并压上所有希望,将龙骧赐为亲军。 白气入北斗,王加冕为皇。 天下皆安,泰山封禅,又是一朝大汉。喜欢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