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诸葛亮面色严肃的坐于堂上,相府中一应属员坐于堂中两侧,而右手边最靠前的位子还是空着的。
见李严到来,诸葛亮起身站起:“正方来了,快入座吧。”“见过丞相。”李严拱了拱手,随即入席坐好。
见人已到齐,诸葛亮也不再犹豫,开始说了起来:“如今魏吴两国交战结果已出,吴军大败而魏军大胜。此前数年,我大汉与吴国数次互相派遣使节通好,而如今吴国败后该如何处置,本相要听听你们各自的意见。”
诸葛亮用手指了指坐在李严对面的丞相长史向朗:“巨达,由你将此事的首尾与众人说一下吧。”
“遵命。”向朗站起,慢条斯理的说着:“建兴二年之时,吴国派遣张温张惠恕来成都出使。而去年十二月之时,张温又第二次来使。”
“张温第二次来成都,乃是向我大汉通报东吴孙权即将对魏用兵,还有要继续与我大汉盟好之意。待张温出使完成之后,朝廷又遣邓芝前往永安送张温归吴。
“但张温还没到边境之时,吴国又派信使来寻张温,将魏吴交战而吴国大败之事告知了张温,令张温寻求与我大汉正式结盟、并请大汉出兵凉州以叩长安。”
“张温和邓芝二人知晓此事重大,便极速从永安返回成都。如今张温已到成都,欲尽快知晓大汉对此事的看法,因此丞相今日召诸位在此议事。”
诸葛亮坐在堂上点了点头:“正是如此。曹魏地广民众、汉及吴加起来尚不如魏之国力。数年以来,本相一直欲重新弥合汉吴之间的嫌隙,诸位也是清楚的。”
“禀丞相,”马谡起身拱手说道:“汉吴结盟乃是大势所趋,但东吴之人屡屡挑衅大汉却殊为可恨。直到现在,东吴还称我大汉为‘蜀’,而不愿意称‘汉’。”
“如今东吴大败之后便来与大汉盟好,若这般就应了孙权,那大汉威严又将何在?”马谡正色说道:“还请丞相考虑一二。”
李严在一旁不作声的看着马谡发言。马谡此话的意思,无非就是追求一个名份的意思。但诸葛亮既然都这般说了,此事又如何不能成呢?
马谡说完此句之后,紧接着邓芝站了起来。
“丞相,属下出使东吴的时候,孙权曾对大汉出言不逊。”邓芝说道:“当时孙权称愿与大汉交好,但又恐怕大汉国小势弱、被魏国所趁,因而犹豫。”
邓芝继续说道:“去年丞相南征,前后不到一年时间就降服了南中之地的叛乱,可谓是武功显赫。加之孙权此番又在皖城大败。”
“一增一减,想必孙权定不会此再有疑虑了。”
诸葛亮点头应道:“正是此理。影响汉吴之间盟好的因素一共有三。”
“其一,东吴怕汉弱而被曹魏所乘。今南中已定、兵甲已足,加之孙权沿江自保,汉吴之间的实力不存在太大差距。”
“其二,孙权将汉污名为‘蜀’,既然孙权有意结盟,让孙权自去改了称呼便是,此事不应成为阻碍。”
“其三,陛下为汉帝、孙权为吴王。孙权在夷陵战后曾给先帝写信,称孝愍皇帝已经不在,妄言让先帝去掉帝号、改为汉中王。”
诸葛亮语气平静的说道:“既然孙权与陛下之间的身份差了许多,那么要么孙权肯向大汉称臣,要么孙权自己称帝,再或汉吴之间不论身份、只论实际。”
“伯苗,”诸葛亮看向邓芝:“前去将东吴使者张温请过来,本相要亲自问一问他。”
邓芝领命而去。
诸葛亮的目光移到了李严身上。同为托孤之臣,李严在朝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还是有的。虽然现在政事尽归于相府,但是这种国家大事还是要争取与李严达成一致。
“正方,与吴结盟一事你有什么看法?”诸葛亮问道。
李严微微想了片刻,拱手说道:“丞相,魏国是篡逆之敌国、东吴是屡次背盟、并且让先帝兵败的仇国。无论是魏还是吴,其实都是大汉之敌,只不过事分轻重缓急罢了。”
“在下以为,此事不如禀报陛下,请陛下最后决断吧。东吴与先帝之仇人尽皆知,此乃国仇,看陛下是否愿意搁置此仇了。”
诸葛亮微微皱眉。
与吴联合乃是大势所趋。
若是真等东吴势弱、再次向魏请降或是被魏所灭的话,如今大汉只有益州一州之地,即使姜尚、孙武再世,恐怕也难以逆转。
李严的话虽然没有表示反对,其实也在同意与不同意之间。但李严刚刚所言请陛下最后决定,这话却正确的让人无法挑出半点毛病。
诸葛亮微微颔首:“正方所言极是,本相自会与陛下说明此事的。”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