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4章 神异之言
曹睿听闻刘晔此言后摇了摇头。
曹睿问道:“刘卿也学过谶纬吗?”
刘晔没想到皇帝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愣了片刻后说道:“臣其实学过一些的。但臣是扬州人,当地懂谶纬的大儒并不多,因此臣对谶纬并不算懂。”
在曹睿现在的看法中,什么‘代汉者当涂高’、‘金刀谶’,这种谶语朝廷自然可以推出一个官方解释,但是民间自行解释也根本拦不住。且不说谶纬这东西有没有用,也不论发生的这些神异之事是真是假。单单是谶纬和异象的不可控,就足够麻烦的。
实际上是一种对当权者的威胁罢了。
曹睿接着向另外三名侍中看去。
“陈卿学过谶纬吗?”
“臣和刘侍中差不多。”陈矫说道:“臣也是扬州人,情况大致和刘侍中相仿。”
曹睿点了点头:“辛侍中呢?”
辛毗看了看刘晔,又看了一下陈矫,然后说道:“臣确实学过一些。”
见辛毗说了这么一句没头没尾的话,曹睿借着酒意催促道:“学过什么?辛卿快快说来。”
其余几人也盯着辛毗来看。堂中一同饮宴的曹氏宗亲不明所以,也纷纷把目光投向这里。
辛毗微微张了张嘴,但好似想说什么,又咽下去说不出来的感觉。
“哈哈哈。”刘晔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一样,大笑了几声之后自顾自的饮了一杯酒。
辛毗无奈的看了眼刘晔,随即拱手说道:“臣学过些谶纬,不过是和袁氏之人学的孟氏易和京氏易。”
曹睿指着辛毗说道:“辛侍中如何吞吞吐吐?自罚一杯!”
辛毗也不扭捏,领命之后就端起桌上酒樽一饮而尽。
曹睿这时笑着说道:“和袁氏学过又如何?辛侍中还从过袁氏呢,朝堂上多少人都从过袁氏,袁绍如今安在啊?”
“不过朕学的都是古文经学。郑学庞杂,郑师傅和高堂师傅也只教过朕古文经。孟氏易、京氏易这些朕都听过,但并未了解。”曹睿看向辛毗:“辛侍中给朕说说?”
辛毗也带着些许酒意回道:“禀陛下,此事臣是知道的。先帝请郑博士为陛下讲经时,臣也在场,是先帝不让郑博士教陛下今文经学的。”
曹睿挑眉:“这是何意?”
辛毗解释道:“陛下,孟氏易、京氏易和古文易经其实几乎都不是同一本书了。”
曹睿说道:“说的再详细些。”
“孟喜将‘卦气’融入易之象数、杂以阴阳灾变,佐以月令、季候、时节来占吉凶。汝南袁氏世代传承孟氏易,这才有了四世三公之位。”
“京房在孟氏易的基础上,将‘卦气’和‘阴阳灾变’推到了极致。纳甲、纳支、八宫、卦气、五行、飞伏、互体,这些都融入了孟氏易之后,才成了京氏易。”
“且慢。”曹睿抬了抬手止住了辛毗:“辛卿不妨说的再直白一些,朕听不懂了。”
辛毗颇为无奈。既让我详细解释,详细解释了之后又听不懂。但谁让对面是皇帝呢?该说还是要说的。
辛毗拱手:“回陛下,孟氏易就是易混杂了谶纬,京氏易则全是谶纬了。”
曹睿说道:“孟氏易若真是管用,世代学孟氏易的袁氏还能算不出来自家的结局?可见全是无稽之谈了。”
辛毗说道:“事在人为,而非天道。”
曹睿点了点头:“看来先帝是不想让朕学谶纬是吧?”
“先帝本就不喜这些谶纬方术。”辛毗说道。
“刘侍中在第一次见朕的时候就和朕讲过,说先帝不喜这些谶纬方术。”曹睿端着酒樽看向刘晔:“是吧,刘卿?”
刘晔微微点头应承道。
“汉孝文之俦嘛。”曹睿端酒抿了一口,看向黄权:“黄侍中呢?”
黄权接话道:“臣学经远不如辛侍中一般,但臣同郡之人也有学孟氏易的,而且颇为神异。”
曹睿笑着说道:“黄卿尽管说来。今天朕与诸卿聊的就是神异之事。”
“臣……臣同郡有一人名为周舒,学的也是孟氏易。”黄权说道:“不过当时有人向周舒提问,问‘代汉者当涂高’该如何解释。”
随着这种喜闻乐见的话题一个接一个的跑出来,酒宴上的气氛也逐渐热烈起来,虽然只有旁边的刘晔面部表情有些僵硬。
曹睿好奇道:“这周舒是如何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