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厚重雄浑的城墙之上,猎猎风声鼓动着衣袂。 郭嘉目光如电,见下方战场局势陡然生变,毫不犹豫地出手。 刹那间,一道凛冽剑光自他手中暴射而出。 这剑光宛如灵动的蛟龙,裹挟着毁天灭地的气势。 于虚空之中留下一道道森寒的光影。 剑光仿若拥有自主意识,以一种令人目不暇接的速度,在华雄的身上来回穿插。 不过眨眼之间,便穿梭了数十次之多。 每一次穿插,都带出一片血花。 华雄身上厚重的铠甲在这凌厉剑光之下,竟如纸糊一般脆弱不堪。 不过瞬息之间,华雄那高大威猛的身躯便如同被无数利箭穿透。 整个身体被射成了筛子。 紧接着,华雄的身躯在战场上轰然爆碎开来,碎肉与鲜血飞溅,场面惨烈至极。 远处的董卓目睹这一幕,顿时感觉心口一阵剧痛,仿佛被重锤狠狠击中。 这华雄可是他耗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才精心培养出来的武圣。 本以为凭借华雄的实力,足以在这乱世中纵横捭阖,震慑四方。 谁能料到竟会在这洛阳城下,如此轻易地折损。 董卓心中满是震惊与不甘。 本以为自家的武圣已是天下少有的强者。 稳坐一方霸主之位不在话下,却万万没想到。 这看似腐朽的朝廷之中,竟隐藏着如此多的武圣强者,这让他感到匪夷所思。 回想起以前大将军何进也不过是区区宗师修为。 如今这局势的变化实在是超乎他的想象。 然而,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容不得他有过多的时间去思索这些。 董卓心急如焚,连忙转身,目光急切地看向一旁的贾诩,开口问道。 “军师,现如今这情况,我等该当如何?” 贾诩抬眸,望向城墙之上,眼中闪过一抹怨毒之色,冷冷说道。 “主公,不如我们先退往并州,再做打算吧。” 董卓听闻此言,心中虽满是不甘,但他也清楚,今日之事,自己怕是再无胜算。 沉思片刻后,他大手一挥,对着一旁的徐荣说道:“撤军吧,回守并州。” 徐荣领命,连忙开始有条不紊地指挥军队撤退。 只见他身姿矫健,在军中穿梭奔走,大声呼喊着号令。 士兵们在他的指挥下,迅速做出反应,开始有序地撤离战场。 而董卓则率先一步,登上华丽的战车。 然后在一众精锐士兵的重重掩护下,向着战场之外退去。 不多时,军队在徐荣的指挥下。 竟然以一种整齐有序的姿态,缓缓退出了围攻洛阳的战场。 此时,城墙上的郭嘉目睹董卓军队撤退,不禁愤怒地大喝一声。 “怎么,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有问过我吗?” 说罢,郭嘉周身气势陡然攀升,全力调动全身武圣后期的恐怖修为。 然后悍然对着徐荣猛地一指。 顿时一道蕴含着无尽威力的六脉神剑呼啸而出,向着徐荣射去 。 一时间尘土飞扬的战场上,喊杀声与兵器碰撞声交织回荡。 此时的徐荣,正在神色紧张、有条不紊指挥着手下将士撤离。 居然他心脏猛地一缩,一股强烈的危机感如电流般瞬间蹿遍全身。 出于武者的本能,徐荣的身子连忙陡然一偏。 恰似一只敏捷的猎豹避开致命的袭击。 惊险万分地躲过了郭嘉迅猛射来的六脉神剑。 那道蕴含着磅礴内力的剑气,擦着他的衣衫呼啸而过。 直接激射在地面上,将地面打出一个深坑。 带起一阵凌厉的劲风,令他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然而,虚荣深知此地绝非久留之所。 他心中十分清楚,大汉传承数百年,底蕴深厚,气数远远未曾耗尽。 仅仅是这一次交锋,自己便已深切感受到来自大汉阵营的强大阻力。 此时自己若再继续停留,无疑是自寻死路。 于是,徐荣不敢有丝毫耽搁。 连忙一个箭步冲向自己的战马,双手用力一撑,敏捷地番身上马。 随后,他猛地一甩缰绳,马鞭在空中狠狠一抽。 那骏马吃痛,长嘶一声,撒开四蹄,向着远方快速奔去。 转瞬之间便消失在弥漫的烟尘之中 。 郭嘉望着虚荣离去的背影,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他紧咬着牙关,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此次让徐荣逃脱,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心中满是不甘与懊恼。 这时,刘烨迈着从容的步伐走上前来,神情轻松。 刘烨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开口问道。 “大将军是否需要追击一下?” 那声音清晰明朗,在嘈杂的战场环境中格外引人注目。 郭嘉听到这话,连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恭敬地行了一礼,态度诚恳地说道。 “太子殿下莫急,所谓穷寇莫追。”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郭嘉微微皱起眉头,眼中透露出谨慎的神色。 然后继续分析道,“此次这叛贼既然请了阴阳家这样擅长邪术的世家相助。” “末将看来,我们还是不得不防。” “毕竟谁也不知道他们还会使出什么诡异莫测的手段来。” 刘烨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 但与此同时,刘烨的心中也涌起一阵强烈的紧迫感。 刘烨深知,阴阳家的介入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危险。 如果己方众人的实力不能尽快提升。 那么在未来的交锋中,很有可能会陷入绝境,甚至全军覆没。 想到这里,刘烨心中已经迅速有了自己的打算。 于是刘烨缓缓抬起头,目光深邃。 然后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虚荣逃离的方向,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绝。 随后,他冷冷地下令道:“回宫,继续上朝。” 那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仿佛在向天下宣告,大汉绝不会因为这点挫折而退缩。 必将重振旗鼓,应对即将到来的一切挑战。 闻言,一众大臣纷纷面面相觑,纷纷低头不语跟着刘烨缓缓向着皇宫走去。 而人群中的袁隗暗自庆幸,大乱将起,他已经安排袁家在汝南准备随时起事了。 刘宏脚步匆匆,身影隐在阴影里,神色间透着几分疲惫与深意。 刚踏入这象征着无上皇权的殿堂。 刘宏便径直走向那威严庄重的龙椅,整个人像被抽去了几分力气,缓缓落座。 刘宏微微佝偻着身子,脸上刻意摆出一副病态模样。 然后双颊泛着不自然的苍白,眼中满是倦怠,静静等着众人到来。 不多时,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一众文武百官身着朝服,神色凝重,鱼贯而入。 一迈进殿内,瞧见高高在上的刘宏。 众人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按下,“唰”地整齐跪地,动作娴熟而恭敬。 为首的丞相,白发苍苍却身姿笔挺,率先发声。 声音洪亮且透着几分颤音:“臣等拜见陛下,大汉万年,陛下万年……” 紧接着,百官齐声附和,声音交织回荡在空旷殿内,彰显着对皇权的尊崇。 刘宏坐在龙椅上,一脸平静地俯瞰着下方跪拜的众人。 刘宏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熟悉或陌生的面孔。 脸上没有丝毫波澜,让人猜不透这位天子心中在思量着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刘宏微微动了动身子,轻轻地叹了口气。 那叹息声虽轻,却像是带着无尽的疲惫与无奈。 然后刘宏悠悠地说道:“罢了,众爱卿平身吧!” 百官们听闻此言,像是得到了特赦一般,纷纷起身。 文武百官整了整衣冠,然后再次齐声高呼:“谢陛下。” 声音依旧响亮,却也夹杂着一丝如释重负的意味 。 百官起身站定,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拧出水来。 这时,太尉满脸涨红,神情激愤,大踏步出列。 “扑通”一声双膝跪地,声如洪钟般吼道:“陛下!” 这一声喊,震得殿内空气都颤了一颤。“太子刘烨近来行径令人发指!” “上月,他竟只因工部侍郎在修缮宫殿预算上与他稍有分歧。” “便当场下令将其斩杀,手段之狠辣,毫无顾忌朝廷法度,实乃目无法纪!” “更是在朝堂之上当场就将大将军斩杀,还请陛下圣裁啊!” 此言一出,满朝悲愤,更有众多官员纷纷出列跪拜道。 “臣等附议,还请陛下圣裁!” 紧接着,刑部尚书满脸悲戚,上前一步拱手,声音里带着几分哽咽。 “陛下,如此草菅人命,以后谁还敢直言进谏?” “”大汉的朝堂,恐怕要被他搅得乌烟瘴气啊!” 一时间,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声音越来越大。 “太子随意斩杀官员,以后朝廷政令如何推行?” “长此以往,忠良之士人人自危,国将不国呀陛下!” 声声控诉,如汹涌浪潮,一波接着一波,冲击着众人的耳膜。 刘宏的脸色愈发难看,紧紧攥着龙椅扶手。 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眼中满是震惊与愤怒。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尔等臣子简直欺人太甚!” 刘宏皱着眉头,沉默了片刻,虽然他心里愤怒,但最终刘宏还是深吸一口气。 强压着怒火,沉声道:“诸位暂且退下。” “此时朕定会查清楚给诸位爱卿一个满意的交代。” “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朕接下来要与诸位商讨的,董卓谋反一事。” “诸位爱卿都说说,朝廷应当如何应对?” 闻言,一众文武百官纷纷低下头,大气都不敢出,整个朝堂陷入一片死寂。 见此,王允拱手出列,神色恭敬。 “启奏陛下,老臣以为朝廷应当尽早镇压叛乱。” 否则放任叛军作乱,时间一长,恐对我朝廷不利。”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烨满意地点了点头,看向一众文武百官,目光炯炯。 “诸位爱卿觉得谁可以担任主将出兵镇压叛乱?” 下方百官再次陷入沉默,就在朝堂短暂陷入沉默之后。 忽然,刘烨响亮的声音响起。 “启禀父皇,天子守国门,皇子死社稷。“ “既然暂时无人敢出兵镇压叛乱,儿臣愿意领兵前往镇压叛乱。” “一来可彰显我皇室的态度稳定民心。” “二来,也可鼓舞我大汉军队士气,快速镇压叛乱。” 闻言,刘宏心底里暗自窃喜,脸上却不动声色。 “好啊,好一个天子守国门,皇子死社稷。” 想到这里,刘宏连忙看向一众百官,然后说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太尉杨赐连忙出口拱手道,“启奏陛下,老臣以为太子所言极是。” “如今并州叛乱不断,太子殿下勇武过人勇冠三军。” “老臣以为,此事当由太子殿下率军镇压叛乱最为合适。” 袁隗也是心底里一阵窃喜,“这小子要真去了,死在那里正合我意。” 于是袁隗也出奇的连忙出列行礼道,“陛下臣附议。” 见状,一众文武百官也纷纷出列行礼道,“臣等附议……” 刘宏看着刘烨,点了点头,神色庄重:“如此,太子刘烨听封。“ “朕承天运,抚御四海,赖祖宗之庇佑,社稷之灵长。” “今贼寇肆虐,祸乱边疆,生灵涂炭,朕心忧忡。” “太子刘烨,德才兼备,仁勇兼具,勇冠三军,秉性纯良且志虑忠纯。” “朕观其平日言行,心怀天下。有济世安民之宏愿,实乃国之栋梁,储君之楷模。” “兹特授太子刘烨为抚远大将军,统领王家精锐之师五万,择良辰即日出征。” “朕赐尚方宝剑,如朕亲临,军中诸将,咸听调遣。” “遇敌敢战者,赏;畏缩不前、违抗军令者,立斩不赦。” “望太子不负朕望,秉持正义,奋勇杀敌。” “早奏凯歌,靖边安民,扬我大汉国威,保我山河永固。” “凯旋之日,朕亲自率百官迎于郊,论功行赏,以彰其勋。” 一众百官们虽心有不甘,但也只能遵旨。 刘烨见此连忙跪地谢恩,“儿臣领旨!” 刘宏见一众文武百官还想反对,于是大手一挥说道。“好了,退朝吧!” 张让连忙上前扯着嗓子喊道,“陛下有旨,退朝……” 百官各自心怀忧虑,朝堂之上弥漫着令人窒息的压抑气息 。 最终,一众文武百官还是纷纷退出了崇德殿。喜欢三国开局忽悠吕布跟我结义造反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开局忽悠吕布跟我结义造反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