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自扣留军报,还有能力在项战控制的朝廷下扣留军报,背后之人的势力背景,让人心生忌惮。 匈奴在九月底劫掠,并不是发动侵略战争,不会对朝廷权力格局产生影响。 那么,对方的目的又是什么? 儒林和田丰一头的雾水,猜不出来。 猜不出来,那便只能采取最低等的手段了。 从源头上查。 “大将军,从河内到这里,只有十多个驿站,只要把所有驿站的人抓起来,拷问一番,结果便会出来。” 儒林捏了捏下巴上的羊须,笑道:“至于京师人员,还需大将军的令牌,才好做事。” 瞅着戴着青铜面具的儒林,歪嘴笑时有几分阴险。 项战点了点头:“儒林,绣衣使者人数太少,不足以成大事。我现在新成立一个衙门,就叫做武德司。 负责调查大案,监察百官,战时则收集情报。 人数么,暂定六百。 对了,儒林,想办法,多在民间找找能人异士,充入武德司。 至于具体细节,你自己看着办。品阶么,暂定五品。” 儒林怦然心动,官职虽然只是五品,但只凭监察百官一项,便知道武德司的权力极大。 田丰很快便明白武德司未来的重要性,他笑着朝儒林拱手恭贺。 儒林临走前,项战派人去唤麻晖,问他愿不愿意加入武德司,为朝廷效力。 麻晖义正言辞的拒绝:“多谢大将军,只是草民在江湖上野惯了,不识礼数,爱好自由,只能婉拒了。” 项战笑着告诉他:“武德司职位低,权力却大。你师父李进不是河东太守,四品大官吗? 但是你,只要加入武德司,成为武德卫,见了你,李进就得腿软。” 麻晖表示:“大将军怎么取笑草民。草民尊师重道,绝对会在师父腿软时,扶着他的。” 完活! 张合受伤的事,此刻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匈奴王子被杀的事,更不重要。 毕竟,明年匈奴就会从地球上消失。 项战捏着下巴,想着。 现在最令他心烦的事,便是军报竟然没有及时抵达朝廷,或者说,他竟然不知道匈奴袭击河东。 按时间推测,这件事应该发生在他让让张合徐晃等心腹回洛阳之后,给了那些潜伏的小崽子们一丝机会。 猛然间,他回过神。 “我堂堂大将军,处理国政朝政,不应该为这种小事操心。” 他望向外面飘散的大雪,愁苦的想着:“实在无事可做,只能看小姐姐们跳舞了。” ... 儒林回去的第一件事,便是找荀彧商量武德司的落址。 从大将军对武德司的定义来看,是要取代绣衣使者,权力又这么大,不能太过张扬,要给人低调阴森的感觉。 .荀彧听了儒林的描述之后,第一个反应便是... 武德司是悬在众官头上的一把利刃。 以后,谁要是针对大将军,大将军便借武德司之手,针对谁。 满门抄斩那种。 “李儒,你怎能答应做这个差事?” 身为项战最亲近的心腹,荀彧自然知道儒林的身份:“你出身世家,学的是礼义廉耻忠孝。 如今大将军对朝廷不满,做事出格,你不加规劝,怎么还能助纣为虐呢?” 儒林露出满口白牙笑道:“文若,我是董卓的旧人,大将军不因为我曾为董卓效力而赦免我,没有让我连累牵扯家人,还给了我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我怎么能让大将军失望呢?” 荀彧气的身体发颤:“为董卓效力,那是因为身不由己。 这个青铜面具毁了你的容貌,你还要它毁掉你的自尊吗?” “当我答应对自己实行劓刑的时候,我的尊严、我的荣誉、我的骄傲,就已经全部丢弃了。 ” 儒林伤感中带着愤怒:“董卓之事,不要再提。以后,这个世间只有儒林,没有李儒。” “哎,你这又是何必呢?” 荀彧哀伤的说道:“自古,那个权臣,又有好的下场?” 对李儒的才华,荀彧很欣赏,不忍心他走上一条不归路。 李儒嘿然一笑,对荀彧道:“文若,我觉得大将军与以往的帝王不同。 你见过那个帝王,真正把百姓的生死看在眼里,放在心上。 一将功成万骨枯,你我都明白。 可你见过大将军这样,每日和匠人凑在一起,说些天马行空的设想,又或者对百姓,如此关照的吗? 你我世家出身,自然不知道那些泥腿子的生活究竟有多苦? 但大将军知道。 而且,在他成为车骑将军起,便把百姓放在第一位。 你可还记得当年十七路诸侯攻打汜水关? 你可能知道那位主帅,肯为先锋,甘冒矢石,冲锋在第一位,用大盾为下面卑贱的士卒抵挡擂木金水?” 一席话,说的掷地有声。 荀彧一阵恍然。 那些场景,他没见过。 但是想象的到...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那些军士看到自己的主帅冲锋在第一位时,心底能有多热,他们会为了这个主帅,能够多么奋不顾身。 可怕的,不是对士卒严格要求的主帅。 而是肯为士卒冲锋的主帅。 那个士卒不会感动,那个士卒不会为了这样的主帅拼命? 更何况,还是一个武力惊人,战无不克攻无不胜的主帅? 士兵们都喜欢,兄弟们,跟我冲的主帅。 而不是喊着,兄弟们,给我冲的主帅。 荀彧叹了口气,为自己,为大汉,道:“文优,以你的智慧,也会为这样的大将军而拼命?” “文若,难道现在的你,不会为大将军拼命吗?” 儒林笑着反问。 荀彧一楞,想着自己离开韩馥,追到洛阳,又追到晋阳,然后再得知项战要攻打洛阳后,义无反顾的追到洛阳,为他效力。 明知受到迫害的项战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在洛阳城,为了拯救少帝,为了拯救大汉而奋不顾身的年轻人。 却依然愿意在他麾下做事。 或许从那时起,荀彧希望自己的勤勤恳恳,能够挽回大将军对大汉的一丝希望。 可惜的是,少帝,却做出了最差劲的选择。 荀彧深深的吸了口气,仿佛把前半生的信念,都从口中吐了出来。 “文优,或许你是对的。” 他颓然了一会,又坚信道:“但是,我愿意帮大将军,还记得当初救少帝的初心。” “文若~” 李儒苦笑指着洛阳地图的一处位置:“武德司,就建在这里吧?还有,给我钱,给我人,给我名额! 真不想找你谈事,烦。 我知道你心系大汉,心系朝廷,心系少帝。 但是,文若啊,时代变了。”喜欢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