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府(1 / 1)

盛齐三十七年,都城的冬天一如往年冷得冻骨。 春节将至,城中家家户户挂上红灯笼,贴上春帖,热闹的喜气稍稍冲淡了持续了一个多月的寒霜。 鹅毛飞雪洋洋洒洒下了一整晚,到早也没见停,将军府前两尊石狮被雪淹了足,目光炯炯地伫立在将明未明的晨暮,望着府门前来往的行人。 他将手拢进袖子,望了眼青黑的早天,嘟囔了句:“真冷啊……” 话音落下,忽听“咯吱”一声,窄小的侧门从里打开,两名年轻的仆从拿着木框出来,利落结了银钱,合力抬起木炭筐,把炭倒进了自己的筐里。 仆从道:“给你就拿着吧,今儿个大年三十,管事说图个喜庆。” 他还得回家和家里人过年呢。 两人手里忙活,嘴上也没闲着。 “应该回吧,我看前两天宋大管家还叫他们收拾明锦堂来着呢。” “装不装点的,你c这闲心作甚,再说将军又不是你老爹。” 两人正说着,远处长街的大雪中忽而响起一连串踏雪的马蹄声。 如此大雪,马上的人却未撑伞戴帽,只披了件黑se大氅。再仔细一瞧,氅下剑鞘笔直斜出,瞧着像是名侠客武将。威风凛凛,好生气派。 大雪迷了眼,两名仆从看不清是谁,待骏马离府门还有十来步路的时候,来人的身影才变得清晰。 剑眉星目,皮糙肤黑,寒雪之下,一双眼厉如鹰目,气势着实不凡。 一人挤眉弄眼:有点面熟,你认识? 既不认识,两人便不再理会马上的人,继续低头扫他们的地。 二人听得这命令般的语气,倍感意外,齐齐抬头看去。 其中一名仆从反应快些,见了这疤,心头陡然一颤,膝盖一弯直接跪了下去:“将军。” 李瑛垂眸看了二人一眼:“起吧。” 应完,一人软着腿倒退着走了几步,而后提着扫帚转身奔向大门,抬手叩响门环,喊道:“大将军回府!开门!快开门!” 李瑛没急着下马,而是解开领口的绳子,掀开了身前裹得严严实实的大氅。 六七来岁,为避风雪躲在衣裳下,被大氅捂红了脸,可ai得紧。 沉重威严的府门从里面打开,李瑛看出她不自在,抬手将她头上巴掌大的茸帽往下扯了扯,包住耳朵:“别怕。” 一旁的仆从听见这话,吓得险些没握住手里的扫帚。 他不敢多看,低下头装瞎。 老头心里直犯嘀咕,却不敢耽搁,急急跑去府内通报。 将军府人丁不兴,伺候的人也少。 他轻飘飘抬起眼皮看向司阍,一双眼厉得仿佛与李瑛一个模子刻出来,语气冷淡道:“你方才说,他带回来一个什么东西?” 李瑛常年不在府中,李奉渊便是将军府唯一的主子。他这一问虽没有指名道姓,但显然话里的“他”指的是他老子李瑛。 自李奉渊在襁褓之中,宋静便跟在他身边,这十数年看着他长大,对这位少爷的脾气很是了解。 “小姑娘?”李奉渊走入廊下,伸手拂去肩头的落雪,接着问:“哪儿来的?” 李奉渊好似在意此事,面se却又淡得很,问司阍:“还知道什么?” 他啰里八嗦没说出个所以然来,李奉渊挑起眼皮不耐烦地瞥了他一眼,司阍心头一慌,嘴皮子一瓢,结结巴巴挤出一句:“还知道呃、那姑娘呃、面容乖巧,长得像个小玉娃娃。” 李奉渊想知晓的自然不会是那姑娘容貌如何的无用之事,果不其然,李奉渊听后皱了下眉头:“下去吧。” 司阍走了,宋静却没急着离开。 他方才冒雪从武场回来,衣裳法顶被雪淋sh了一片,宋静拿出一早准备好的外衣,关切道:“少爷,换上吧,风雪大,别冻凉了。” 他一个人独来独往惯了,宋静知道自己劝不住他,也不敢多问,只好把衣裳挂在架子上,往明锦堂去了。 宋静在李奉渊这儿绊了会儿脚,出了栖云院,吩咐仆从去叫厨房准备好膳食,撑着伞匆匆忙忙地往明锦堂赶。 宋静问:“将军呢?” 宋静奇怪道:“几时走的?我才从栖云院过来,一路上并未见到人。” 停雀湖旁立着李家的祠堂,宋静点了点头,担心错过,又叮嘱了一句:“若将军回了明锦堂,叫人来知会我一声。” 停雀湖因湖中心有一方雀亭而得名,春se夏景美不胜收,时至隆冬却没什么好看,只有一片冷冰冰的深湖。 李姝菀本就穿得厚实,被沉重的毛氅一裹,更是压得坐不直腰,只能靠在李瑛x前,睁着一双眼看着宽敞却冷清的宅邸。 李瑛抱着李姝菀进了祠堂所在的院子,看见祠堂的门大开着,缕缕沉香正从中飘出来。 李瑛抱着李姝菀走进祠堂,看见他两年未见的儿子挺直肩背面对神龛跪坐在蒲团上,正低头在盆里烧东西。 李奉渊听见了李瑛的脚步声,却并未回头。 他伸手蹭去沾在牌位上的香灰,回头看向了李奉渊。 李奉渊这两年窜得太高,骨骼四肢已经勉强有了男人的架子,脸上稚气稍脱,李瑛恍惚一眼没认得出来。 父子相见,却谁的脸上都没有笑意,神se生疏得仿佛初见的陌生人。 李瑛仔细打量了一番李奉渊,语气同样平淡:“长高了。” 李奉渊皱了下眉头,侧身面无表情地看向了李姝菀。 她记得从江南来这儿的路上李瑛与她说过的话:她有一个哥哥,年长她五岁,是除了他之外她唯一的亲人。 她料想了种种情况,做好了不被喜欢的准备,可在看到李奉渊冷漠得毫无情绪的神se时,仍旧慌得手心出了汗。 在李瑛鼓励的目光下,李姝菀鼓起勇气,怯生生地迎向李奉渊的视线,温声细语地唤了声:“哥哥。” 知子莫若父,李瑛似已经料到李奉渊会是这种反应,李姝菀不安地看向李瑛,李瑛伸手按在她肩头,安抚道:“别怕,他不会拿你如何。” 他面se认真,不似在说笑。李姝菀心尖一颤,惶惶不安地往后退了半步。 李姝菀年纪小,会被李奉渊话吓到,李瑛却只是面不改se看了自己这叛逆的儿子一眼:“你若当真做出这种事,这些年的圣贤书可算是白读了。” 李瑛说罢,望向面前洛风鸢的牌位,指着李奉渊脚边的蒲团对李姝菀道:“姝儿,跪下,拜。” 李姝菀并没发现李奉渊骤变的脸se,她遭了他的冷眼,此时不敢看他。 可就在这时,身边却突然伸出一只手紧攥住了她的手臂。 一拉一拽毫无温柔可言,虽只有短瞬之间,仍叫李姝菀眼里痛得浸出了泪。 李奉渊冲李瑛冷笑了一声:“你随随便便从外面带回来一个不知名姓的野种,就想跪我娘的牌位?” 李姝菀眨了眨sh润的眼,默默低下了头。 李奉渊嗤笑一声:“于礼法是无不可,于人心呢?” 少年人终归是年轻气盛,沉不住气,李奉渊看着面前随时间褪se的牌位,语气激烈道:“母亲离世时神智恍惚,已经认不得人,可直到最后一刻她嘴里念着的都还是你的名字。你那时在哪儿?”战场?还是他人的床榻?” 良久,他才开口:“今后到了y府,千般过错,我自会向她请罪。” 他话音落下,李姝菀忽而小声开了口:“爹爹,我、我不拜了。” 一双清澈的杏眼里蓄满了泪,她忍着哭意,声音听着有些含糊,小小一个人站在李奉渊面前,还不及他x口高。 他垂眸看她,低头就瞧见两滴豆大的泪珠从她冻得泛红的脸上滚下来,流过圆嘟嘟的白净脸廓,滴落在了他黑se的衣摆上,晕开了两团深se的花。 李奉渊看得心烦,竟生出半抹自己欺凌弱小的错觉。 李奉渊抿紧了唇瓣,x口几度起伏,心里因她而起的话此刻又全因她憋在了喉头。 李姝菀认过李家的祖先,最终还是没拜洛风鸢的牌位。 宋静执伞匆匆赶来时,恰瞧见二人从祠堂出来。 他年已有五十,腿脚也不大中用了,这两趟跑得他气喘吁吁,背都汗sh了。 李瑛闻声回头,李姝菀也跟着望了过去。 宋静快步走近,见李瑛好端端地站着,没缺胳膊没少腿,神se宽慰:“久别相见,如今知将军一切安好,老奴就是明日去,也可安心了。” 他同李姝菀道:“此人是宋静,府里的管事,你以后有什么事都可寻他,叫宋叔吧。” 半大点个人,和司阍说的一样,的确是玉娃娃一般的乖巧,声儿也软和。 主人给了面子,做下人的却不能就此忘了尊卑,宋静没有直接应下,而是微微垂首,道了声:“老奴惶恐。” 李奉渊被李瑛扔在望京这些年,是宋静看着长大,如今将人交给他,李瑛放心。 他说着,抖开备好的伞,上前撑在李瑛与李姝菀头顶,挡住风雪。 宋静愣了一下,没想到李姝菀会这样说,他也没见过哪家小姐从奴仆手里拿伞亲自撑着。 他心中怜惜,不自觉放柔了声音:“还是老奴来吧,别累着小姐。” 宋静这才点头应下:“是。” 李瑛顺着李奉渊的脚印往前走,突然开口问:“他常来祠堂吗?” 说完,安静了一会儿,宋静问:“老奴已经让厨房备下早食,不知将军待会儿要在哪用食?” 行明是李奉渊的字,宋静道:“还未曾。” “是。” 走着走着,李瑛想起来似的突然道:“回来的路上翻了车,姝儿的行装掉下了山崖,所有的东西都得准备。” 李姝菀听见这话,像是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把鞋子往裙摆下缩了缩。 宋静连声应下:“老奴待会儿就叫人去买。” 宋静在心头捋了捋要置办的东西,忽然想起一事来:“寻常用物府中一直都备着,只是府里的绣娘母nv前天日回了老家,若要做新衣裳,得等上几日。只能先在外面买些成衣,不过外面的成衣大多料子粗糙,怕小姐穿着不自在。” 李瑛不理家事,没想过还有这些问题。他问:“行明从前的衣裳还在吗?” 李瑛半点不客气:“那就先取两身没穿过的出来给姝儿穿着,等绣娘回来了再缝制。” 李姝菀听得这话,轻轻抿着唇,抬头看了李瑛一眼。李瑛会错了意,问她:“不想穿他的衣裳?” 李瑛倒是果断:“他没那么小气。” 李奉渊之前与李瑛一同住在明锦堂,洛风鸢离世后,他才搬到了栖云院。 李瑛踏入院中,端详着眼前宽敞空旷的庭院,奇怪道:“这院子重修过?” 栖云院本是一座四方院,失了jg细摆 而李瑛与李奉渊不愧是父子,他听完却点了点头:“如此也好,通透宽敞,他舞枪弄剑也方便。” 李奉渊将栖云院的正房设做了书房,自己反倒睡去了较为狭窄的西厢,而西厢正对的东厢,还空着没人住。 他走入廊下,放下抱了一路的李姝菀,取下了她身上厚重的黑氅,递给宋静,牵着她沿着回廊径直往东厢走。 两名侍nv快步走来,宋静将大氅给了她们,叫她们拿下去浣洗g净,又吩咐她们去叫厨房将饭食送来栖云院,然后跟上了李瑛。 “是空着。”宋静说着,两步上前推开东厢的房门,又退到了一边:“少爷平时大多时辰都待在书房,要么便是武场。东厢便一直没用。” 晨光流入,房中窗明几净,无半点积尘,宽敞又g净。 李瑛的话李姝菀向来不会违抗,她点头:“好。” 李瑛低头看她:“怎么?” 李瑛道:“不是。” 她听李瑛回答得果断,便以为他会与她一起住在栖云院,心头安定了几分。 李瑛微微侧身,隔着飞雪望向西厢:“他就住对面。” 反之也一样。 她知道李奉渊不喜她,与他同住无异于寄人篱下,可她更不能拒绝李瑛的安排,是以只能惶惶应道:“我知道了,爹爹。” 李瑛对宋静道:“行明在何处?叫来一起用饭吧。” 李瑛微微颔首,见西厢房没人抬水出来,猜他李奉渊大概还在浴桶子里泡着。 宋静今日事多且杂,要打理东厢,准备好李姝菀要用的物件、去库房里翻出几件李奉渊没穿过的旧衣裳,还得张罗着安排侍nv婆子伺候李姝菀,事事要准备。 李奉渊从书房出来,李瑛和李姝菀已坐上了桌。 她听见脚步声,未回头已猜到是李奉渊,立马从凳子上跳下来,小声叫了一声“哥哥”。 他刚从浴房出来,头发只擦了个半g,时不时还有水珠从发丝流下,润sh了肩头的衣裳。 李姝菀在江南时,看见别的姑娘缠着兄长撒娇,也想过自己若有一个哥哥会是怎样的场景。 屋内烧了炭,门窗半开着通风。李奉渊挑了个离二人最远的位置坐下,宁愿顶着风口吹也不肯挨二人近些。 李瑛听见二人落座,缓缓睁开了眼。 李奉渊跟着伸手握筷,李姝菀看他动手,这才后一步0上碗筷。 李奉渊曾在g0ng中做太子伴读,自小养了一副缜密心肠,如今有人在他面前如履薄冰,他自然也能察觉出来。 这一眼被李姝菀瞧见,误以为自己哪里惹他不快,手微微一抖,伸出去夹菜的筷子立马缩了回去。 食不言,寝不语。 一时,饭桌上只闻碗筷轻响。大年三十,一家人相聚,却是一丝热闹气也无。 李姝菀吃得慢,一小碗饭还剩大半,筷子也不敢伸长了,吃来吃去就光夹面前两盘菜,那道松鼠桂鱼都被她吃出个缺来。 李姝菀有些茫然地看着突然落到盘中的梅花糕,顺着筷子看向李瑛,道了句“谢谢爹爹”。 李瑛于是又给她夹了两块。 李瑛也没客气,将整盘糕点放到了李姝菀面前。 李奉渊自然没理她。 腮帮子微微鼓起来,瞧着松鼠似的乖巧。 “我此次回京不能久待,明日一早便要启程返回西北。” 李姝菀正低头吃着糕点,突然听见这么一句话,抬起头怔忡地看着李瑛。 李奉渊没半点不舍,他端茶漱口下了桌,走到方几旁拿起g帕子,退到一边炭火正旺的炉子边,端下香炉盖,坐在矮凳上,摘了发绳烘擦头发。 这话一出, 李姝菀小他五岁,靠得住什么,李瑛这话明显是说给他听的。 李奉渊身为李瑛的长子,也是李瑛唯一的儿子,除了皇权,这辈子几乎没再看过任何脸se。 李瑛是在告诉李姝菀,她需得依附李奉渊,要努力让李奉渊承认她这妹妹。 李姝菀聪慧,听懂了这话。她有些难堪地抿紧了唇,无声点了点头。 李姝菀立马又拿袖子抹了抹眼睛,把泪憋了回去。 栖云院是李奉渊住了好些年的院子,李瑛未经允许让李姝菀住进来,终于惹得安静了许久的他忍不住开了口:“谁准她擅自搬进栖云院?” 李奉渊面se愠怒地站起身,看样子是yu同他辨上几句。李瑛却不急不忙地出声堵了他的话:“我方才去你的书房看了一眼,见你那书架子上有好几部书很眼熟。” 李瑛淡淡道:“你擅自搬空了我的书房,我借你一间屋子,算扯平了。” 李奉渊握紧了拳,却也自知理亏,闷头坐回去,又不吭声了。 他依旧坐得远远的,背对着她与李瑛,手肘撑膝,微拱着背,背影子都是压着的火气。 他目光如炬,仿佛未成年的隼目,李姝菀下意识躲开,可想起方才李瑛说的那番话,又将目光挪了回去。 她说得认真,表情却生怯,生怕李奉渊不同意要赶她离开。 李瑛和李姝菀从西厢出来,看见宋静带着两名年轻的侍nv正在东厢门外候着。 柳素和桃青屈膝行礼:“奴婢见过将军、小姐。” 宋静道:“将军眼尖,柳素和桃青之前就在栖云院当差,将军应当见过。本是安排服侍少爷,不过少爷不喜旁人近身,二人也就闲了下来。” 这府中,也只有宋静能和他说上两句话。 李姝菀哪知这些,她以前在江南,身边也就一个耳背的婆婆照顾她,没过过让人jg细伺候的日子。 不过她虽然不懂,也知道自己若不同意会给旁人惹来麻烦,是以便点了点头:“合的,我很喜欢两位姐姐。” 他松开李姝菀的手,对两名侍nv道:“带小姐去沐浴去去寒,换身衣裳。” 李姝菀被二人拉着往房中去,突然要与李瑛分开,她显然有些慌忙无措。 李瑛背手站在门口,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眼前,抬腿就要离开。 李瑛伸手接了过来。 洛风鸢的牌位依旧静静伫立在供桌上,盆中李奉渊烧给她的纸钱信件已成了灰。 盆中尘灰扬起,轻轻落在李瑛被雪浸sh的皂靴旁。 他打开墙边的柜子,取出一叠纸钱,在香上引燃扔在了盆中。 祠堂未烧火炉,地面冻得刺骨,李瑛却不在意,一张一张烧起h纸。 他垂眼看着眼前摇曳的火光,突然缓缓道:“我已将她的nv儿带了回来,你可以放心了。” 他说到这儿顿了顿,过了一会儿才继续道:“他容貌长开了,稚气脱去,越发像你,以后不知要叫多少姑娘伤心。” 说过儿子,又提过西北的战事,最后李瑛将话题拉回到了这小小的祠堂中:“行明之前说,你si时最后念着的是我的名字,这倒从未有人告诉我。” 他一句一句说个不停,寂静的祠堂耐心地听着他低沉的话语。 h纸烧罢,话声也到了尽头。 他望着面前的牌位:“不过还是望夫人宽宏大量,在天庇佑着我。至少等平了外患,灭了蛮狄,瑛再来见你。”归。回来时,手里拎着只脏兮兮的小狸奴。 李瑛提着猫的后脖子迈进明锦堂,恰巧宋静在门口站着,正让下人点亮在院子里外布置好的大红灯笼。 李瑛没回来时,府里就李奉渊一个主子,宋静连pa0仗都不敢放一声,府里没半点喜气。 “哎,好像歪了点儿。”宋静看着高挂在檐下的红灯笼,对高高站在云梯上的小厮道:“往右边挪挪,灯笼转个圈儿,把那木雕花露到前面来。” 正说着,宋静就听见身后传来了猫叫声,扭头一看,瞧见李瑛手里提着只猫,上前好奇问:“将军回来了,这是哪里来的猫?” 宋静温和笑着道:“将军心善,这猫遇到将军是它的福分。” 宋静道:“倒还jg神。” 宋静双手接过,那猫叫着挣扎想跑,爪子一g,立马将宋静的衣袖划破了几道口子。 李瑛将猫给他就进了屋,宋静看了眼这小脏猫,站在门口没跟进去,迟疑着开口道:“将军,这狸奴尚小,夜里怕会叫得厉害,若是养在栖云院,只怕扰着小姐休息。” 李瑛将李姝菀从江南带回来时,她旁的都不念,唯独念着自小陪她长大的那只老猫。 但宋静其实不只是担心这猫会扰了李姝菀,更担心这猫乱跑乱翻,惹得李奉渊不快。 他想着要怎么开口。李瑛回头看了他一眼,见他吞吞吐吐,仿佛已经猜到他想说什么,平静道:“一只猫罢了,又不养在行明房中,他嫌不到哪儿去。” 大年三十团圆夜,团圆饭摆在了明锦堂。备下饭菜后,宋静让人去请李姝菀和李奉渊。 三人在前拦住了路,李奉渊一人撑伞跟在后头,步伐也只能放缓。 到了明锦堂,通亮的烛灯一照,就见何止她身上的衣裳眼熟,就连脚下的鹿皮小靴、头上的帽子都熟悉得很。 李奉渊虽已经用不上这些旧衣,不过自己东西被旁人穿在身上,总是让人心头不爽。 这人便是他老子,也不能例外。 他见李奉渊脸se不愉地看着李姝菀,拿起筷子:“吃饭吧。” 她偷偷看了李奉渊一眼,见他的目光没落在她脸上,而是盯着她身上的衣服,有些羞愧地抿紧了唇。 他看向李瑛,语气不善:“父亲将她养在外面,连身衣服也不舍得买一身吗,沦落到要穿我旧衣的地步?” 兵家多谎,李瑛的胡话亦是张口就来,他语气如常道:“今年南方起旱,军饷吃紧,我的俸禄都填了进去,府中开支能省则省。大的穿新,小的穿旧,寻常百姓家的孩子都是这么过来的。” 李奉渊被堵得喉咙一哽,好似若他再多言,便是不t恤边疆将士、轻视百姓的蠢恶之徒。 少年缓缓皱起眉头,他看着李姝菀头上的熊皮小帽,开口道:“她头上那顶帽子,是母亲缝给我的。” 李瑛倒是不以为意:“我织一顶赔你。” 用过膳,天se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下了一日的雪入夜后倒停了,天上不见星子,站在明锦堂抬头一看,四方的天暗b墨se。 这几日城内免了宵禁,外面的街市b府中要热闹许多。 烛光透过灯笼纸上的吉祥纹,映照在小径两侧的积雪上,沿途的雪面反s出碎星般的微弱银光。 今冬本来就冷,夜里寒气更是刺骨,才从明锦堂出来一会儿,她的小脸便被冻得发红。 李姝菀缓缓摇了摇头:“这是哥哥的。” 桃青笑了笑:“小姐一身都是少爷的旧衣,为何帽子不能戴。” 柳素心思通透些,也更清楚李奉渊这位少爷的脾x,对于李姝菀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妹妹,估计他不会有什么好态度。 人生地不熟,和少爷也不亲近,要她们注意着她的情绪,细心伺候,半点不得马虎。 她仿佛觉得自己做错了件天大的坏事,语气愧疚:“我想洗g净了,还给哥哥。” 李姝菀看着眼前的手,有些犹豫。看都不像是会洗衣裳的。 桃青有些一惊:“小姐会洗衣裳?” 寻常高门大族的小姐在这个年纪,学的是琴棋书画,礼仪nv红,哪里会做这些辛苦活。 桃青赞同地点了点头,再次伸出手:“小姐将帽子给奴婢吧,奴婢定会洗得gg净净的。” 小手触及桃青的掌心,一gu子凉意。 她身上没有半点架子,实在不像个主子,乖巧懂事,叫人喜欢得紧。 回到栖云院,洗漱过后,李姝菀正准备shang歇息,宋静抱着洗g净的小狸奴迟迟来敲了门。 桃青开的门,见宋静和小厮这架势,愣了一下:“宋管事,这是?” 桃青道:“正准备歇下呢。” 他说着,掀开x前的衣襟,里面突然钻出一个毛茸茸的小脑袋。 这小狸奴此前浑身脏乱,毛发拧成了团,张牙舞爪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 桃青没想宋静竟带来一只猫,惊喜道:“好乖的狸奴!” “宋叔。”李姝菀乖乖道。她喊着他,一双眼却好奇地看着宋静怀里探出脑袋的小猫。 李姝菀道:“不碍事的。” 那狸奴像是知道面前的李姝菀将是它的小主人,伸长了脖子去嗅她身上的气味。 李姝菀也抿唇笑了出来,她抬起手给它嗅,伸手抚了抚它的脑袋,显然也很喜欢这狸奴。 她道:“宋叔把它带回去吧,我没有办法养它。” 宋静也道:“这狸奴已经剪了指甲,不会伤人。吃食下人们会准备,养着花不了什么功夫。” 宋静没想到会是这个原因,也明白了她在顾忌什么。 宋静心头叹了一口气,耐心劝道:“这院子这么大,养一只猫不费事的。再者这狸奴才这么点儿大,若拿去别处,将养不仔细,怕活不过这个冬日。左右是将军的心意,小姐便收留着它吧。” 宋静摇头:“太小了,冬日既难养活,又不能捕鼠,怕是送不出去。” 她小心翼翼地将小猫抱在x前,小手捧着它软和的身子。它也懂事,不闹不叫,好奇地趴在李姝菀肩头看着她的脸。 之后事之后打算,只要她现在肯收下就是好的。宋静点头,哄着她道:“那就等过了这个寒冬,老奴再去给它相看好人家。” 春芽萌生,天地换景,草木一日一高,少年也一日一长。 他自己起初并没察觉,临出门吩咐宋静这几日若日头盛,将他的书拿出去晒晒,宋静才听出他声音不对劲。 郎中仔细瞧过,说这是到了换声的年纪,叮嘱李奉渊平日少言少语,勿大声吼叫,连副药都没开,便挎着药箱走了。 今日李奉渊一耽搁,这天出门便迟了些,难得和李姝菀一同出的门。 李姝菀上学也有一月多,没一回是和李奉渊一起到的学堂,二人便是偶尔在学堂遇见,也不会说什么话。 渐渐的,其他学生便瞧出来李姝菀和李奉渊关系疏远。 李奉渊出生时,将军府摆了三日盛宴,李瑛逢人便吹嘘自己得了麟儿。 仿佛一夜雨后忽然从地里冒出来的菌子,说出现就出现了,在这之前一点儿风声都没听见,连娘亲也不知道是谁。 如此不清不楚,莫非身世低贱到见不得人。 李姝菀偶尔听见几声闲言碎语,也只装聋作哑当没听见。 柳素随着李姝菀去了学堂,家中的狸奴便由桃青照顾。 桃青事忙,顾不过来这位小祖宗,便将一些简单的活计安排给了栖云院新来的小侍nv。 这日小侍nv照常收拾狸奴吃饭用的小猫碗,它“喵喵”叫着,贴在她脚边蹭来蹭去。 狸奴身子一倒,耍赖躺在地上,冲她翻开了肚皮。手。 不料还没缩回脚,忽听一阵水声,小侍nv只觉脚上一阵sh意,随后一gu子浓厚的尿sao味冲进了鼻腔。 它万般可惜地看着自己打sh的绣鞋,左看右看,实在气不过,又恼又恨地踢了狸奴一脚:“你这乱尿的小畜生!” 它吃疼,站起来,浑身毛似刺猬炸开,张嘴冲她“嘶”了一声,如一道影钻出了房门。 侍nv一惊,顾不得自己sh透的鞋,忙起身追出去找。 今天日头足,院里晒了一院的书,书房的门此刻半开着,小侍nv往书房一看,暗道一声“不好”,忙跑了过去。 她一进门,便见狸奴缩在书架子底层,瞪着一双眼睛警惕地望着进来的侍nv。 猫虽只是畜生,可却不蠢,它才受了她踢了一脚,哪会信她,见侍nv朝它走来,装腔作势地弓高了背。 侍nv紧追过去,狸奴立马疯了似的在房中飞窜,慌不择路跳上墙边柜子,一脚踢翻了柜子上的烛台。 明亮火光映入眼瞳,侍nv惶惶往后退了一步,满目惊se。 待她追出来一看,正见它跑回了东厢。 她慌张回到书房,跪在地上快速用袖子擦去自己和猫留下的脚印,随后假装无事发生,在人看见之前,回到了东厢。 李姝菀坐在马车里,手里捧着本诗册,翻到了先生今日刚教的两首诗这页。 柳素劝道:“小姐若是困便睡吧,读书也不急于这一时半刻。” 然而看上两眼,眼皮子又搭了下去。 不过那人跑得太急,人没叫住,急停的马车反倒将李姝菀惊醒了。 刘二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我方才看见府里的一名奴仆慌跑了过去。” “青天白日,应当没看错,是栖云院的小厮。”刘二道:“只是我看他神se慌张,像是出了什么事?” 刘二惊讶道:“对,是转了个弯,往学校的方向去了。小姐如何知道?” 她心头忽然生出一gu不详的预感,同刘二道:“快些回去看看。” 刘二驾车的速度已经够快,可未等抵达府门,两匹赤红se的骏马先一步疾驰而至,停在了侧门外。 李姝菀听见这话,扶着车门弯腰钻出马车,正看见李奉渊和杨修禅翻身下马。 她上回见李奉渊的脸se这般y沉还是初来将军府那日,他与李瑛在祠堂起了争执的时候。 杨修禅捧着缰绳,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把缰绳交给了门口的马奴。 杨修禅回头,看见李姝菀快步朝他走来。她看了看已瞧不见影的李奉渊,神se有些担心:“发生了何事?” 李姝菀轻轻摇头。杨修禅解释道:“方才将军府的奴仆来学堂,和奉渊说府中走了水,烧毁了好些东西。” 杨修禅苦笑一声:“你猜一猜?” “倒也不至于祠堂这般严重。” 李姝菀强装镇定,吞下惊声,柳素倒没忍住感慨了一句:“天爷,这可怎么得了。” 李姝菀快步进院,猛然被眼前的场景吓了一跳。 而另半边庭院,则摆着一地火烧过又被水浸sh的书册和柜架。 混着灰烬的水缓缓从书房门口流出,片絮状的黑se灰烬飘飞在明媚的日光中,一片惨状。 李奉渊就站在那木柜前,手里拿着一只从柜中取出来的一尺长半尺宽的已经被熏得看不出原貌的木盒。 他声音低沉,辨不出喜怒。宋静连忙掏出白帕递给他,李奉渊将手擦净,这才去碰里面的东西。 李奉渊见笔无碍,手竟有些抖,他取出放笔的隔层,只见下面还装着厚厚一叠信。 而每一封信上都写着一列字,吾儿行明“某”岁启。 也大概猜出了是谁写下了这些信。 他将信与笔收回盒中,盖上木盒,沉着脸看了眼这一地烧得不见原貌的书册。 从前在栖云院做事的人颤抖着伏地低了身,而那些新来的奴仆,似乎还不明白接下来将要发生什么,神se惊惶地面面相觑。 在李姝菀住进栖云院之前,栖云院冷清,却也安宁。 书房莫说失火,便是一只虫子都不会多出来。今日这火骤然烧起来,在人为,而非巧合。 一旁的宋静见此,率先对李奉渊道:“回少爷,老奴今日进过几趟书房,将书架上的书取出来晒了晒。” 一名聪明伶俐些的小厮明白其意,声音发颤地跟着道:“回少爷,奴才、奴才今早进书房擦了书架上的尘灰。当时、当时宋管事也在。” “奴才擦了地面……” 其他人也接连承认,但无一例外,没人认下是自己纵燃了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 可众人也知道,今日若找不出纵火的人,这院子里跪着的,没一个逃得脱责罚。 而李奉渊在问了那句话后,从始至终都没有开口,锐利的目光一一扫视过低伏在地的众人,最后锁定在了一名侍nv身上。 那侍nv望着最终停在自己面前的皂靴,本就惊慌乱跳的心脏瞬间震若擂鼓。 “火烧之时,你在何处?” 宋静猜得李奉渊看出这侍nv有所不对劲,他问道:“桃青,可有此事?” 那侍nv稍稍松了口气,可下一刻却又听桃青快速撇清关系道:“不过那时奴婢并不在栖云院,并不知其中经过,等奴婢回栖云院时,火已经烧了起来。” 随即又忍不住多想桃青是否知道了什么,才会多此一句。 这一脚踢在筋骨处,用力不重,却叫她瞬间失了平衡。 她下意识拢住衣袖,慌慌张张就要爬起来,可左臂却麻痹不堪,半点使不上力。 只见雪白的袖口上一片擦地后留下的w迹,其中灰黑se的油w分外明显。 侍nv眼见败露,面se惊惶地抬头看向李奉渊和宋静:“不是我,不是——” 这侍nv年不过十五,三十杖一受,怕是不剩多少气可活。 更不知责罚如此之重。 这话一出,李姝菀还未出声,李姝菀身后的柳素倒立马竖眉怒目地呵斥道:“放肆!竟然牵系小姐!这狸奴一直关在房中养着,怎会跑出来!” 李奉渊停步,垂眸看向趴在他脚下的侍nv,侍nv见此,以为李奉渊听信了她编造的谎话。 她忍不住心存妄想:若是她将过错全然推到那猫身上,或许就不会受罚了。 宋静轻叹口气,入东厢,将李姝菀的猫抱了出来。 宋静捏着它的脖子拖着它的后腿,抬起猫的后爪一闻,面se稍凛,下意识看了李姝菀一眼,随后才同李奉渊道:“少爷,狸奴的爪子上的确有膏油气。” 他面se冷肃,李姝菀迎上他的目光,情不自禁往后退了半步。 杨修禅看李姝菀神se惶惶,似乎怕极了李奉渊,伸手撑着她的背,出声安慰道:“别怕,奉渊是你兄长,他明辨是非,不会错怪你的狸奴。” 那侍nv心生希冀,继续为自己辩驳:“少爷明察,奴婢冤枉——” 可李奉渊却绝非心软之人。 侍nv被他这一句问得哑口无言,半晌后才喃喃:“可我只是放走了猫,并未失手烧了书房……” 知错不改,还将过错推诿到主子身上。 李奉渊冷漠地看着她,退后一步甩开她的手,唇瓣一动,沉声吐出一句:“拖下去,乱棍打si。” 那纵火的小侍nv被小厮拖出栖云院,压在院门外受刑。 那小侍nv扯开嗓子叫得撕心裂肺,其他仆从站在院中听得心惊胆颤,无一人敢出声。 柳素将李姝菀扶进了房,可单薄的门板挡不住侍nv的惨叫,杨修禅见她脸都白了,心生不忍,伸手捂住了她的耳朵。 杨修禅冲她笑了笑,安抚道:“别怕,别怕。” 一个蓄意纵火还试图推罪给主子的侍nv,不处si反倒留着才是奇怪。 那侍nv的哀嚎一声b一声弱,打了几棍,嗓中仿佛含着血,求饶声也开始变得含混不清。 似乎已经打碎了皮r0u,砸在了骨上,声声闷响传入寂静无声的栖云院里,每砸一下,李姝菀便控制不住地抖一下,那棍子像是敲在了她自己身上。 杨修禅忽然想起自己家里那虎头虎脑的妹妹。 要不要人哄另说,总之声势得做足。 明明怕得很,却哭得不声不响的,楚楚可怜,任谁看了都不忍心。 他屈膝蹲下,手掌捂着李姝菀的耳朵,让她的脑袋轻轻靠向自己肩头,像在家哄杨惊春似的,开口哼起曲儿来。 她闻到了一gu淡淡的檀香。 杨修禅察觉到肩上的重量,抬眸给柳素使了个眼se。 宋静了悟,叫执棍的小厮退下,换刘大刘二来行刑。二人力气大,几棍子下去,吊着一口气的侍nv很快便彻底没了声息。 李姝菀哭过,声音有点糯:“谢谢修禅哥哥。” 宋静处理了侍nv之事,站在庭院中训诫仆从。 b起那侍nv的下场,众人只觉得庆幸。 李姝菀偏头听着外头宋静训话,似在思索什么。 这狸奴今日受了惊吓,眼下蜷着尾巴畏畏缩缩,看见李姝菀后,也只细细叫了一声。 他颇为感激地看了一眼杨修禅,将手里的猫抱给李姝菀:“小姐,洗g净了。” 她抿了抿唇,似下定了决心,同宋静道:“宋叔,你帮它找个好人家吧。” 李姝菀声音很低:“不养了。它不是很乖。” 李姝菀看重这狸奴是众所周知的事,她明显心有不舍,言语间却没有转圜的余地。 杨修禅看这猫四肢有力,沉y一声,同李姝菀道:“硕鼠在学堂打了窝,你若愿意,将这狸奴养在学堂,每日上学也能看见它。” 杨修禅一耸肩:“老鼠早推翻过不知多少回烛台了,也不差它推倒两次。” 李姝菀迟疑着点了点头,不放心地嘱托道:“若哪日它在学堂闯了祸,用不着它抓鼠了,修禅哥哥你可以把它给我,我再给它找好人家。”

最新小说: 迷香夜影 满级厨神的魔法小镇游戏 越界gl 穿成勇者的我只想种田 江宁客 穿越之珠圆玉润 重生九零律政小娇妻 黑化強制愛短篇集 黑夜的玛丽亚 快穿:没有女主拿不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