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儒门至圣 > 第734章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第734章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1 / 1)

华山峰峦如聚,黄河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更是将潼关地形之险恶、险要写得淋漓尽致。 严庄笑不出来了。 整个大唐、长安百姓,翘首以盼,如久旱盼甘霖,落水盼救木。 叛逆和唐军的目光,身不由己,被杜预诗词吸引到了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 正在长安城门处,横刀立马、怒目而视、睥睨叛军的田洪凤,倒吸一口冷气,嘴角微微翘起骄傲弧度。 “小子,又有进益啊?” “只是区区三句,就诗成鸣州?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如何好气派?” 杜预只用了区区三句,写途经潼关看到的是的景象,描写潼关壮景,已然生动形象、气吞山河。 田洪凤身边,一位大唐翰林倒吸冷气:“这第一句,就写出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个“聚”字呈现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山本静止,“如聚”化静为动,表现峰峦众多和动感。” 另一武将赞叹道:“波涛如怒,写怒涛汹涌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人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无生命,而“如怒”则赋予黄河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叛军肆/虐、山河破碎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大唐不愧是诗词大唐,人均诗人,各个能品诗、吟诗、懂诗。哪怕是武将,也能轻易品出杜预这首【山坡羊】绝妙处。 连大殿之上,太后王侄也欣然道:“山河表里潼关路写潼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天下雄关、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严庄被杜预诗词气息震慑,愕然沉默片刻,随即强颜欢笑:“杜预,说你是诗仙,你还真以为自己是神仙?遇到难处就作诗?这么区区一首诗,能攻破潼关吗?” 他身后的妖蛮将军,也纷纷捧腹狂笑。 “早就听说,大唐有个诗仙杜预,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这书生读书读傻了吧?在大军阵前还要吟诗作赋?” “你们不知道吧?杜预号称嘴炮无敌,诗词杀人,才气破军。” “我倒要见识见识,这白/面书生怎么个诗词杀人法?” 王异以鄙夷之色,睥睨潼关众人,嘴角俏皮微翘。 “蛮夷就是蛮夷。” “他们还不知道,诗书才气的力量,更不知道杜预的诗书才气,与其他人威力完全不同,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倒是在长安城下,安禄山、黄巢对视一眼,面色愤怒,暴跳如雷。 特别屡次吃杜预大亏的安禄山,更是出离愤怒。 “严庄这蠢货,竟然让杜预安然作诗?” “他难道不知道,杜预诗词连我都扛不住?” 一想到杜预作【破阵子】,那“醉里挑灯看剑”,那“弓如霹雳弦惊”,万军从中,直取自己首级,带来令人窒息的压迫感,安禄山就发自内心深处,不由地恐惧战栗。 杜预凝望长安,目光悲戚,沉声道:“望西都,意踌躇。” 大唐三都,西都长安,东都洛阳,陪都金陵。 杜预感慨的,是强大一时的大唐王朝,竟然在安史之乱中惨遭重创,连西都长安都遭受烽火狼烟,惨遭破坏。 长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唐国都,历代有多少励精图治的帝皇,曾在此施展过宏图,建树过功业? 可如今,长安却变成了一片废墟、一抔黄土?岂不令人唏嘘?令人感慨? 大唐民众、长安百姓,表情落寞。 “是啊,想我大唐,昔日巨唐盛世何等强大?怎么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太宗在位时,我大唐虽然处于四战之地,却王师四出,天降雄师,屡屡攻打周围各国,威震天下,无不战栗。如今连国都都保不住了。” “昔日巨唐,沦为鱼肉,国都长安,就要沦陷。这难道不是帝王的过错吗?” “好一句望西都,意踌躇,引我潸然泪下。” 妖蛮看到杜预的神情,反而更加得意、猖狂,捧腹狂笑。 “哈哈,看他那神情?” “小子,你赶快滚回家去,找个地方藏起来吧。这战场可不是你这等小白脸该来地方。” “踌躇?再发愁又有什么用?你大唐已经没救了!连国都都要被攻破了。” “战争是我妖蛮特长,你人族就乖乖认命,做个两脚羊奴/隶不好吗?” 严庄摇头晃脑,极其得意。 “杜预,我念你是个读书人,还有几分才名。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良禽择木而栖。你何不改弦更张,投靠我主安禄山?我主虽然败在你手,对你却颇为欣赏,只要你肯投降,一定能高/官厚禄,岂不比你在大唐苦逼考科举,富贵来的快?” 杜预却淡淡一笑。 之前的蓄势,都是为了接下来一句,惊天动地的大动作。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指严庄脚下潼关,断喝一声道:“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文渊阁洪钟大吕道:“此句,诗成镇国。” 大唐国土,八十一州,亿兆百姓,只听得一声惊天动地、振聋发聩、山崩地裂的巨响。 仿佛平地一声雷,整个世界都陷入了地动山摇的强烈震撼中。 大唐百姓惊慌失措。连正在围攻长安的叛军,都陷入了莫名恐慌。 “地,地震了?” “怎么会地震的?” “不对,不是地震,是诗词镇国的天降异象。” “诗词才气镇国,平地撼三颤。” 严庄正在劝降杜预,突然脚下一晃,险些摔倒。 他气急败坏站起来:“怎么回事?” 一万北狄胡兵,惊恐万状,七嘴八舌。 “我,我怎么站不稳?” “就是,这潼关地方,怎么晃动起来了?” “地震了?是地震?” “不应该啊,华山,其他地方都稳如泰山,一点没动。怎么就我们脚下潼关,在一直不停晃动?” “不好!” 有个机灵的妖将,对严庄颤声道:“大人,你的脚下?关隘貌似裂开了?” 严庄:“???” 他急忙低头看去,可不?他的脚下号称天下第一雄关、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潼关,竟然凭空裂开了? 这不是形容,而是真。裂开。 一条巨大的裂缝,从潼关城墙根、蜿蜒直上,径直裂向了高达十丈有余的潼关城楼。 潼关,地动山摇。 坚与金铁的城墙,寸寸龟裂,崩解,碎石簌簌而下,整个锁住三辅三秦之地的钥地潼关,竟然在猛烈的地震摇晃中,即将化为废墟、轰然坍塌。 严庄,眼神呆滞。 潼关,可是天下第一雄关。 哪怕叛军起兵之前,狂妄无比,对潼关也忌惮无比,十分重视,派出很多内奸、探子,前去潼关。 安禄山数次对严庄说:“与大唐军野战,我不担心,但唯一顾忌的,只有潼关。若哥舒翰死守潼关,哪怕十倍兵力,我军也别想打下。” 事情也确实如此,哥舒翰在杜预劝说下,死守潼关,打死龟缩不出,让叛军都为之焦头烂额。 好在,天亡大唐,大唐皇帝竟然脑子进水,做成了让叛军都不敢相信的好事——他强令哥舒翰舍弃潼关,出兵决战。 在蒙元、逆种暗中帮助下,叛军全歼了哥舒翰主力大军,唯有7000残兵败将,逃回潼关。 而叛军在潼关还布置了大量内奸、探子。 这些人一番劝说后,7000残兵中不少人决定投降安禄山,献出潼关。 坚不可摧的潼关,也因此被叛军不费吹灰之力,占据,陷落。 而如今,杜预却空口白牙,只凭着冲天才气和三寸不烂之舌,就想摧毁潼关? 这本该滑天下之大稽,让严庄捧腹大笑之事,如今却一步步变成了现实? 潼关,竟然真的被杜预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句诗词,就地动山摇、土崩瓦解、化为灰烬? 这是何等恐怖的才气? 杜预这一句,威力震天撼地,甚至引起了文渊阁海市蜃楼,出现在天边云层之上。 文渊阁声如洪钟大吕,回荡天地间。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此句,镇国。” “潼关因此诗被毁,化为废墟。” “不,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才气,冲天。 潼关,震荡。 黄河,倒流。 华山,崩塌。 杜预一诗,横空出世,地动山摇。 王异、裴十二目眩神摇。 连才气化成的飞将军李广,都愕然长大嘴巴,仰头看着不可置信的眼前一幕。 这书生,竟然能以区区诗词,毁灭潼关天险? 这还了得? 哪怕天下再雄壮的铁关,也难以在如此剧烈地震中幸存下来。 潼关,也在快速崩塌。 站在潼关上,前一秒还在自鸣得意、睥睨天下、劝降杜预的严庄,此时已经狼狈无比,跌落下来。 他从十丈多高的城墙上,一个没站稳,摔落下来。 好在严庄进士出身,至少不会被活活摔死。 但城墙上的普通妖蛮士兵,可就难说喽。喜欢儒门至圣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儒门至圣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向彼方 瀚宇寻道 重生皇子,召唤神将无敌于世 让你做炉鼎,你把师尊拿下了? 穿越到异世界当旅行商人 开局农奴,我被召唤为英灵? 明末争雄 大秦:开局得到瑶池蟠桃 我个路人和病娇们 手机枪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