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73章 一定要拿下大贤良师!
梁进刚回到营帐不久,还没来得及好好喘口气,整理一下思绪,吴焕那熟悉的大嗓门便在营帐外响起,伴随着脚步声,他带着王全匆匆找了过来。
这次他们找梁进商议的,是搬营帐的事情。
如今梁进和王全都升了官,身份地位已然不同,自然得住在新的地方。
趁着去皇宫值守的时间还没到,吴焕立刻抖擞精神,大声吩咐着一帮禁军兄弟帮着梁进和王全把床位搬走。
如今梁进身为旗总,王全为旗佐,他们可以两个人住一个营帐,告别了以往十几个人挤在一个帐篷,空间逼仄、鼾声此起彼伏的日子。
此时两人即将入住的地方,是吴焕以前住的,所以吴焕对这里每个角落都了如指掌。
他热心地帮着两人安置好了床位,一边忙活,一边还不停地念叨着这里的好处,比如采光好、通风佳,晚上睡觉安静之类的。
安置妥当后,吴焕又小心翼翼地将营帐之中相关的一些文书、名册和资料都交给了两人。
做完这一切之后,吴焕拍了拍手上的灰尘,兴致勃勃地带着两人去武库领取武功秘籍。
一路上,吴焕滔滔不绝地介绍着武库中的秘籍种类和等级,眼中满是向往与自豪。
到了王全这样的旗佐,可以领取中品黄级秘籍;梁进的旗总则能够领取上品黄级秘籍。
而吴焕身为行长,更是有资格领取下品的玄级秘籍。
这样的机会,对于吴焕和王全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讯,两人的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脚步也愈发轻快。
只有梁进对此毫无感觉,在他眼中,这些黄级秘籍不过是普通货色,根本无法满足他如今的需求。
他现在缺的可不是最低级的黄级秘籍,而是那传说中的天级秘籍!
进入武库后,梁进随意扫了一眼,便随手拿起一本黄级秘籍,草草了事。
他的动作随意而洒脱,丝毫没有对这本秘籍表现出任何特别的关注,仿佛只是完成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任务。
等三人领取完秘籍之后,日头已经渐渐西斜,到了进宫值守的时间。
等梁进来到皇宫,去到自己岗位之后,目光不经意间与铁笼之中的淮阳王赵御互相对视了一眼。
仅仅这一眼,梁进便已经心领神会,明白了赵御的想法。
他微微勾起嘴角,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然后继续挺直腰杆,开始站岗。
可谁知没一会儿,一阵脚步声打破了周围的宁静。
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来者,居然是淮阳王府的王府长史。
王府长史这个官职十分特殊,为了维护藩王尊崇的地位和处理宗藩事务的需要,朝廷在藩王府设置王府长史,为正五品官。
王府长史司的主要职能则是处理藩王内部事务、协助朝廷处理皇室宗族事务,说白了就是一个大管家,替亲王处理王府的各项事务。
而王府长史却并不好当,这个职位主要做两件事:
第一,监视藩王,定期向朝廷汇报藩王的行为,犹如朝廷安插在藩王身边的眼线。
第二,匡正亲王行为,由于藩王尊贵的身份,不能拿普通的法律来管束他们。因此,劝导诸王尊君明礼,来维护地方安定就成为了长史的一大任务。
可实际上,这个官却非常难当。
首先是升官难,保住官位更难。
大乾律法明确规定“若王有过,则诘长史”,也就是藩王如果一旦犯错,面对皇帝的处罚,长史第一个跑不掉。
可是藩王在自己封地之内,享有太多特权,这就导致大乾藩王基本上是作恶多端,在其封地上很难不出现什么恶性事件。
而王府长史只有汇报的权力,却没有执法权,他们根本无法阻挡权大势大的藩王犯错,这往往很容易导致王府长史成为藩王的替罪羊。
久而久之,王府长史也就限制不了藩王的恶行,甚至和藩王一起同流合污。
因为他们明白,自己只不过是皇帝监视藩王的一条狗,皇帝追求的是藩王的稳定,只要这些藩王不要干出造反的事情,他们那些事情皇帝一般不会去管的,自己何必节外生枝,管束藩王那些“小事”呢?
甚至一些王府长史会成为藩王的心腹,帮助藩王一起蒙蔽朝廷,蒙蔽皇上。
如今淮阳王府亲眷自然是不可能来看淮阳王的,但长史属于朝廷的官,按照法理来说,他确实也是有资格和职责来见淮阳王之人。
显然这个王府长史前来,也是冒了很大的风险。
所以才选择傍晚时分,梁进值守期间,在宫门快要关闭之前来匆匆见上一面。
这样才不至于引人注意。
这次淮阳王府的长史前来,名义上是要责诘规劝淮阳王这个罪王。
梁进听了,心中暗自好笑。
责诘规劝一个疯子?
起码淮阳王赵御在世人眼中,可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疯子。
随着长史到来,梁进十分识趣地走远,他的身影融入了逐渐昏暗的天色之中,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轮廓。
他大致猜得出,这个王府长史恐怕早已经不为朝廷卖命,而是为淮阳王卖命。
正是因为淮阳王假死逃离皇宫的计划出问题,所以那些想要营救淮阳王的人,才冒着风险派这个长史前来。
果然。
梁进虽然站得远,但是凭借他超强的感官,依然能清晰地听到那王府长史和淮阳王赵御的谈话。
谈话的内容,也无非是关于昨夜,淮阳王赵御是否得到那颗药丸,并且为什么没有吞服下去。
对于这话,淮阳王也没时间详细慢慢解释,并且也很难解释得清楚。
赵御只是告诉长史,让他转告世子,一切稍安勿躁,等待局势变化。
王府长史自然不解,他的眉头紧紧皱在一起,眼神中充满了疑惑,但却已经没有时间继续详细询问了,宫门即将关闭的催促声使得他也只能匆匆离开,脚步显得有些慌乱。
随着长史离开,梁进重新回到了铁笼边继续站岗。
很快,夜幕彻底降临,黑暗如同一头巨兽,吞噬了整个皇宫。
半夜时分,静谧的氛围笼罩着四周,这也是赵御和梁进聊天最多的时候。
而赵御也终于问出了他一直想问的问题:
“梁进,你说京城之中,会发生什么重大变故?”
“如今局势稳定,还能有什么重大变故?”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一丝好奇与忐忑。
梁进目光深邃,望向远方,缓缓说道:
“要是皇帝驾崩了,你说算不算变故?”
这话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惊得赵御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瞪大了眼睛,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不由得急速思索起来。
月光洒在他的脸上,映出他纠结而复杂的神情。
思索半晌之后,赵御终于开口说道:
“如果真的发生了这件事……那你的意思是……”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仿佛在试探着什么。
梁进蹲下身子,与赵御平视,目光紧紧盯着赵御:
“王爷有没有想过某一天,荣登大宝?”
说完,梁进认真观察着赵御。
只要赵御有这个志向和野心,那么梁进的投资就必然会有回报。
而若是赵御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野望,那么梁进就得及时止损了。
赵御咽了一口唾沫,喉咙里发出“咕噜”一声,他当然从没想过。
但是此时梁进的话,却仿佛一道闪电,一下子让他的思维活跃了起来。
这一刻,他思索了许多以前从未思索过的事情,那些曾经被他深埋在心底的欲望,如同沉睡的猛兽,渐渐苏醒。
他沉吟着回答: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们需要做好两件事。”
“第一,本王需要得到一些重要人物的认可和支持。”
“第二,皇上驾崩之时,京城之中除了本王之外,不能再有皇室血脉。”
说出这话的时候,赵御浑身都在颤抖。
他的身体微微抽搐,恐惧如同潮水般淹没了他,他知道自己不该说这种话,一旦这话说出口,很有可能给他造成杀身之祸,所以强烈的恐惧灌满他的全身。
可他同时也在激动,因为这个念头,单单想一想就足够令人激动,也让他的眼中闪烁起异样的光芒。
梁进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
既然赵御已经在认真思索,那么就说明他确实怀有大志,那梁进也就可以追加投资。
当即梁进说道:
“王爷,那么现在可以早做准备了。”
“若是需要对外联络,我可以帮上忙。”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在承诺着什么。
赵御听到这话,也已经明白,自己和梁进如今已经是一条船上的人。
他正色看着梁进,从铁笼之中伸出手,那只手肥胖而颤抖:
“梁进兄弟,你我共进共退,生死与共!”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决绝。
梁进也看着赵御,目光坚定,他伸出手,同赵御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但梁进的心中却也知道,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赵御是皇室血脉没错。
但是他手里的皇室血脉,可不止赵御一个。
若是赵御失败了,那么梁进也还可以利用别的皇室血脉,在这动荡变局之中获得安身之本。
……………………
……………………
青州。
神鹿峰。
这里作为太平道的总坛所在,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了青州城百姓们心中的圣地。
每天都有无数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地前来上香祈福,他们的身影在蜿蜒的山路上形成了一条长长的人流,犹如一条虔诚的河流。
神鹿峰坐落城外,雄伟地面对着从青州城外流淌而过的一条大河。
这条河名叫轩河。
随着青州和敏州两地瘟疫缓解之后,这条大河上的货运也已经变得格外频繁。
一艘艘商船如过江之鲫,穿梭往来,船帆在风中猎猎作响,好不热闹。
这天,一条大船顺着河流,缓缓朝着青州城行驶而来。
两层的大船上,乘坐了起码上百人。
这些人虽然身穿便衣,但是一个个都目光凶悍,眼神中透着一股狠劲,并且训练有素,从他们整齐的步伐和默契的配合就能看出,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而在大船二楼的甲板上。
一名面带和善笑容的老者坐在一张太师椅上,一群人犹如众星捧月般站在他的身后,对他毕恭毕敬。
老者红光满面,却没有胡须,口中镶嵌着几颗金牙,每当露出笑容之时,金牙的金光就能从唇间冒出,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他的脸很瘦,像是被岁月雕刻过的枯木,但身躯略有几分富态,再加上一身丝质长袍,看上去倒像是一个容易亲近的富家翁。
他把玩着手中的核桃,那核桃在他手中飞速旋转,发出“咔咔”的声响,缓缓对身边几名核心人物说道:
“都给我听明白了。”
“这一次营救公主的行动,可不仅仅是咱们缉事厂参与,六扇门的捕神可是派出了名捕残心也来到了青州。”
“哪边能救下公主,哪边就立下大功。”
“那捕神和咱们厂公一直不和,所以这一次,我们务必要在残心之前成功救出公主!”
老者的声音,缺少雄性的粗犷,却反而带着一丝阴柔和尖锐,如同夜枭的啼叫,在甲板上回荡。
众人闻言,齐声应是。
同时他们的面上,也充满着浓浓的敬畏。
因为这名老者不是旁人,乃是缉事厂的三档头,古金福!
只见古金福勾了勾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