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思考了两秒,他的鼠标停在了娱乐文件夹上。
几乎就在他要点进去的时候,门外王守忠的声音响起来。
“官家,吕相他们有急事求见。”
赵祯就把界面关了,电脑也关了,起身说道:“让他们进来。”
片刻后,吕夷简他们激动地进来,向他汇报道:“官家,大喜,元昊寇边,范希文将其大败,斩首近两万,重挫西贼!”
“太好了!”
赵祯陷入了狂喜,大笑道:“哈哈哈哈哈,耶律宗真还遣使者过来,将李元昊给他的国书交予朕,威胁朕要南下,现在看他还有何话说。”
这件事是前几天发生的,李元昊立国之后,不敢跟强大的辽国动手,只想拿宋军这个软柿子开刀,于是向辽国耶律宗真发了国书,希望与辽结盟,一起进攻大宋。
耶律宗真那边没有答应,转手把李元昊送的国书派人转交给了大宋,一边嘴上说着问问大宋,要不要他派兵敲打敲打西夏,一边又装腔作势说什么若辽想国出兵,大宋要出钱出力之类的话。
其实隐含的内容就是威胁和讹诈,意思是如果你花钱的话,那我就不和西夏一起出兵进攻你。你要是不识相的话,那他耶律宗真可就要出兵南下,饮马黄河了。
历史上耶律宗真也是这么干的,赵祯刚开始没有答应,于是耶律宗真调兵十万,陈兵河北边境。
之后随着宋夏战争愈演愈烈,李元昊三次大败宋军,眼看局势对大宋十分不利,赵祯被迫只能答应了耶律宗真的要求,这就是《重熙增币》的来源。
但如今李元昊大败,那赵祯自然也就有了底气,挥手间道:“给朕发一封国书,感谢辽国皇帝好意。但区区西贼,朕弹手间可破,无需要他劳心,并且代朕向萧太后问安。”
“这么做,会不会激怒辽国?”
王随惊讶道。
前面几句话还好,大宋破了西夏有这份底气。
但后面这句话,不是在讽刺耶律宗真囚母的事情吗?
万一耶律宗真恼羞成怒,那咋办?
不料赵祯似乎真的雄起,大笑道:“历史上李元昊南破我大宋,东败辽国,何其猖狂。但眼下却被我大宋赶出关外,如丧家之犬,何足挂齿,纵使辽国来攻,朕又有何惧?”
“官家威武!”
众人拍起了马屁,如今西夏大败,同样也给了他们很大的自信心。
“哈哈哈哈哈。”
赵祯大笑,随后说道:“大宋西北破西贼,东北若再能破辽国,那就太好了。大孙也不知道现在离开成都了没有,真希望他早点回来,朕的大宋江山,还要他来拯救才是!”
他的目光看向窗外,击败西夏只是第一步,之后还有辽国这个庞然大物。而且即便击败了西夏和辽国,内部忧患也要考虑。
如果不图变法变革,那到时候就算是除了外患,内忧之下,大宋也会跟历朝历代没什么区别,最后亡于内耗。
所以在得知西夏大败之后,赵祯已经很希望赵骏早点回来,早点变法图强,用他未来的眼光布局整个大宋,革除弊端,扫清障碍,让大宋真正屹立于世界之巅!
第213章 李元昊联辽抗宋
宝元二年西夏的这场耻辱性的大败,显然沦为了宋辽夏三国之间的笑柄。
历史上李元昊也入侵宋境,但打的不是栲栳寨,而是金汤城,规模也没有那么大,是带了三万人发动小规模偷袭。
此战中金汤城守将鄜延路兵马钤辖卢守勤以及栲栳城来支援的鄜延路巡检刘怀忠只有五千守军。
宋军反应非常慢,大战打了数日,援军都没有赶到,但最终李元昊却撤兵了。
不是援军到来,而是这一战中,有一个叫做狄青的年轻小将,率领着他本部数百人,死死地顶住了敌人的进攻,奋勇拼杀,将李元昊击退。
而这一战后,狄青连升四级,从下级军官变成中级军官。主将卢守勤也沾光加左骐骥使,调任陕西钤辖,回延州去了。
可以说这是狄青崛起的一战。
但随后在来年康定元年正月,李元昊卷土重来,先用计大破金明寨,生擒李士彬,随后包围延州,围点打援,大败宋军。
这就是宋夏战争中宋国的第一次大败,三川口之战!
所以说虽然历史上这一次李元昊也是撤兵离开,但却不是失败而走,顶多算是战况不利,正常撤军,不像现在这样,损失如此惨重。
整个宋夏战争当中,李元昊最惨痛的一次失败是第三次定川寨之战。
当时他兵分两路,一路主力进攻镇戎军定川寨,另外一路偏师进攻渭州,在路过彭阳城的时候,遭遇原州知州景泰的阻击,一万多人全军覆没。
只不过由于定川寨之战宋军也损失惨重,遮掩了李元昊的偏师也战败的事实,因此才显得宋朝那么拉垮。
而如今宋朝视野全开,又有科技加持,火药经过高纯度化、颗粒化处理,威力堪称黑火药的巅峰,几轮手榴弹下去,就把李元昊炸得晕头转向,找不着北。
要不是他们双方交战地点就在国境线附近,他的部队又都是骑兵,一天之内就能撤回自己的边境城池,恐怕李元昊十多万人全都得交代。
饶是如此,他也成为了惊弓之鸟,逃回边境的洪州之后,没有多做停留,几乎是在第二日就马不停蹄地跑回了兴庆府。
兴庆府中,李元昊正在皇宫无能狂怒,几个奴仆遭了池鱼之祸,被他当成了宣泄口,怒到极致,拔刀就砍,吓得大家匆忙四处逃散,跑的慢的一个奴仆被他砍掉了脑袋。
皇宫殿外野利遇乞、野利旺荣、张元、杨素、嵬名从顺等人战战兢兢,互相对视,却不敢进入殿内。
发狂的李元昊实在是太可怕了。
过了大概十多分钟,里面总算是安静了下来,他们听到李元昊怒吼一声道:“都滚进来!”
众人就只好不情不愿地步入殿内,向他用西夏礼仪行礼说道:“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