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191节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191节(2 / 2)

小丫头两只总角辫随着她说话一抖一抖,可爱极了,她指着远处街道方向说:“那位赵青天,就住在咱们清泰坊咧,有他在,我们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像以前那样,走在街上,就被坏人拐走了,这是娘说的。”

“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

赵骏嘴里喃喃自语了两声,随后原本心中的阴霾,便一下子驱散,脸上露出了阳光般和熙的笑容,抬起头看向天空道:“是啊,这也许,就是那位赵青天,该做的事情吧。”

他的目光从刚开始的迷茫,也逐渐变得坚定起来。有些事情,或许会很难,但不管怎么样,也依旧要去做,哪怕难如登天,也无怨无悔!

第161章 离开前的规划

临近年关,街头愈发清冷。

汴梁百姓很多都是周围各县的打工人,离东京并不远。

今年在汴梁打工赚钱之后,就买了些过年用的东西,大包小包,或坐船、或走路、或坐驴车,回乡下去了。

犹如后世年底的北上广深,汴梁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座空城,街头巷尾也少了几分繁华。

不过越距离年关,皇城东华门一带反倒热闹起来,因为按照每年的惯例,赵祯在新年、上元节以及他过生日这天,都要举行盛大的庆典。

百姓聚集在东华门附近,朝廷会邀请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进宫赴宴,接着放起爆竹、烟花,整条街道都是来往民众。

皇家还会发放吃食、少数铜钱以及一些生活物资。

特别是今年,由于城内出现了不少冻死的人,开封府挨家挨户上门慰问困难群众,大量收购木炭,送到百姓家中,以解决燃眉之急。

由于景祐三年除了淮南地区前年大旱的后遗症还未恢复以外,大部分地方倒还算风调雨顺,粮食不缺。

今年汴梁的粮食价格也基本维持在一两百文一石,只要在汴梁有份工作,要想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还是没什么太大问题。

可缺乏御寒棉衣,就算衣食无忧,还是因为天冷有一些老人小孩冻出病来,很快发烧死去。

在这种情况下,开封府和皇城司都以皇家的名义,赠送炭火御寒。

这就叫与民同庆。

“北宋中期与元朝初期不算太远,满打满算不过两百来年,棉花种植就已经比较普及,特别是长江中下游流域,这说明在这个阶段,棉花能够适应中原的气候。”

观稼殿内,还差几日就过年了,官员除了少数值班的,基本上都休沐。

政制院也已经放假。

不过大家也都没有走,只是不像以前那样白天上午上值处理政务,现在众人上午在家中休息,下午过来坐两三个小时听课,晚上回家与家人团聚。

院子里的孩子们也回家了,赵骏已经教了三个月的课,小学的课程基本都已经教完。

赵骏则闲得没事做,该处理的政务已经处理完,便只是吩咐下去,让各州路将今年的情况数据上交到统计司,平时就走访一下民间,或者在宫里讲课。

今天还是讲讲棉花种植以及推广。

现在的阶段就已经不是科普阶段,而是大宋遇到什么问题,然后他帮忙解决的阶段。

比如冬天御寒能力。

他对众人说道:“元代初年,政府设立了木棉提举司,大规模向人民征收棉布实物,每年多达10万匹,后来又把棉布作为夏税(布、绢、丝、棉)之首,可见棉布已成为当时主要的纺织衣料。元以后统治者都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当时植棉和棉纺织已遍布全国。老朱能全国推广棉花种植,其实也是继承了元朝的制度,所以我们应该也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即便目前还不能让棉花四处开花,可有些事情还是要去做,为将来铺路。”

王曾沉声道:“我已经派人将棉花种子送到了广州,让人在当地迅速开展种植,相信很快就有结果。”

“嗯。”

赵骏点点头道:“广东是丘陵地形,无法大面积种植棉花,但是还需要先让棉花在广东生根发芽,再往长江中下游流域慢慢推广,我希望至少在五年之内,棉花要在广州遍地开花。”

“但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今年汴梁冻死的人比往年少了一些,可朕的心里一样很是难受,若是大宋可以像后世一样,无惧寒冷该多好。”

赵祯叹了口气,他为人仁厚,跟赵骏一样,看到那些灾情的劄子,心里同样堵得慌。

“也不尽然。”

赵骏想了想,说道:“我这些天走访民间,深感民间御寒能力差,没有棉衣的时候,百姓只能用木炭取暖。但木炭取暖有很多弊端,比如散热不均匀,持续效果短等,我想到了更好的办法。”

“什么办法?”

“蜂窝煤。”

“蜂窝煤?”

众人互相对视,不知道这又是什么东西。

“蜂窝煤就是用煤炭加上一些其它东西,通过水搅拌之后,再用模具固定晒干成型的产物。”

赵骏解释道:“这东西放在煤炉里燃烧,不仅燃烧得缓慢,且放热均匀,持续效果极长,是后世我们七八九十年代,乃至两千年时代,都经济实惠,家家户户必备的神器。”

“哦?”

赵祯连忙说道:“可以做出来吗?”

“这个得试试。”

赵骏挠挠头道:“说实话,我一开始没想到这个,就是因为这东西在我记忆里都是几岁时候的事了,从上小学开始,就很少见到,具体配方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只是知道这么个东西,要不是最近走访民间,发现百姓冬日少出来做工,只会窝在家中御寒,我也不会想到。”

如果是八零后九零后的人对蜂窝煤肯定不陌生,但赵骏是零零后。

倒不是说零零后就一定见识少。

只是到了新千年,蜂窝煤在南方渐渐被空调、煤气灶,在北方则是被地暖、天然气灶之类的取代,失去了它原本生活做饭和取暖的作用。

最新小说: 中国各地姓氏变迁及文化遗产 红楼之家有悍妇 [棋魂同人] 春冰(光重生) [综漫] cos森穿越之后 你也不想秘密被人知道吧 腺体失守 打工三十年,我携百万资产回九零 邪神竟是我自己 美强惨反派重生以后 糟糕!和死对头互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