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更化?”
赵祯立即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个词,因为前面有个大宋。
“是的。”
赵骏点点头:“元祐更化就是后来宋神宗,也就是你养子宋英宗赵曙的儿子赵顼晚期发生的事情,王安石和司马光新旧两党互相争斗,严重损耗了宋朝的国力。虽然宋神宗的儿子宋哲宗有一定作为,在位期间国力得到了一点恢复,但新旧两党问题始终没有解决,新法旧法冲突,社会问题愈演愈烈。最后宋徽宗继位,他在位期间昏庸无能,愚蠢至极,内忧外患之下,爆发了靖康耻,北宋灭亡。所以元祐更化影响非常深远,让大宋的国力下降得很快,算是导致北宋灭亡的间接推手。”
“官家。”
吕夷简这个时候终于说话了,站起身,向赵祯拱手说道:“臣无意阻拦改革,也不愿意阻拦改革。但范希文变法只知道一味蛮干,与全天下的官员为敌,这样下去怎么能行呢?臣只是希望他手段能温和一些,一下子裁撤那么多官员,大宋承担不起那么大的动荡。”
范仲淹大怒道:“尔等奸逆肆意把持朝政,百官升迁皆由你执掌,你阻拦改制,不过是因为满朝多有你徒子徒孙罢了。现在却说得如此正义凛然,当真是惺惺作态,令人作呕。”
“好了,希文公。”
赵祯想打断他的话,制止他们争吵。
但范仲淹不听,还在继续与吕夷简争辩,双方来回呛了好几句,把赵祯的脸都快气绿了。
一直到片刻后赵骏都快听不下去,说道:“希文公,你也别高兴得太早。”
“什么意思?”
范仲淹面色不善地看向赵骏。
赵骏说道:“你的十七世孙范文程帮助满清攻灭明朝,满清入关后多次屠杀汉人,你的后代功不可没!”
“我……那是我后代的事情,跟我有什么关系?”
范仲淹刚开始听到时骇然不已,于是连忙推卸责任,这是人的本能。
赵骏就说道:“是啊,那满朝都是门荫入仕官员跟吕相公又有什么关系?这一切的根源不是制度吗?得从制度上找原因,还记得我说过的话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朋友,现在大家都在一条船上,你天天搞内斗有意思吗?”
“我……”
范仲淹一下子就迷茫了。
和吕夷简都斗了好多年了,这说不斗就不斗,哪这么快放下。
“听我的,少内斗,多干实事。”
赵骏劝了句:“要不是你历史上确实是忧国忧民的好官,我才懒得管你。”
“……”
范仲淹默然不语,最终还是闭上了嘴巴。
“赵骏说得没错,现在大家知道如今我大宋的处境不妙,就应该众志成城,共渡难关。”
赵祯沉声道:“不止是希文公和吕许公,还有吕许公和孝先公,你们之间也应该放下以前的成见,握手言和。”
“是,官家。”
吕夷简和王曾对视一眼,站起来向赵祯拱拱手。
此时已经到了傍晚时分。
天色渐暗。
众人意犹未尽,继续开始新的议题,一直聊到戌时初,这才终于散会。
第72章 祖孙交心
吃了晚饭后,赵祯就溜达到了赵骏的木屋外。
赵骏这个时候正在床上摆弄自己的电脑和所有的随身物品,一件一件地整理。
除了一行李箱的衣服以外,他带的东西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堆用于小学授课的教科书,还有一大袋子药、洗漱用品和太阳能充电板。
另外就是几桶泡面、几包毛毛鱼、几根火腿肠。一些巧克力、糖果之类的小零食;泡面是给自己带的,零食是给孩子们带的。
但现在这情况,看来泡面和零食以后还是自己吃了好,至少在吃这些东西的时候,还能让他回想起自己现代人的身份。
一朝穿越,做了古人,真是老大徒伤悲啊。
赵骏摸索着已经坏掉的手机,心中暗自伤神,里面与爸妈、朋友、同学的微信聊天记录没了,电话短信也全都没了,一点让人当个念想的东西也没了。
“这些到底是什么?”
赵祯背着手走进屋子,好奇地打量。
赵骏就一一介绍了一下,蓦地又道:“这些书以后可以拿来印刷,涵盖了小学所有基础教育,以及一部分初中教育,对推广科学教育很有帮助。这些药的话,看能不能找冰块冰冻起来,因为保质期就三四年,放不了多久。笔记本里有不少资料,我再整理整理,以后抄录出来,都是好东西。”
赵祯看赵骏整个说话过程都兴致不高,情绪比较低落,就问道:“大孙,心情不太好?”
“能好得起来吗?”
赵骏哀叹道:“在现代衣食无忧,有手机有电脑有网络,隔着几千公里都能和爸妈打电话报平安,想家了坐个飞机两个小时到家。在这里处处不方便,想家了也回不去。”
“想家了就出来坐坐吧,这些东西以后再弄。今晚月色很美,有的时候看看月亮,就能想起家人。”
赵祯招呼他出去。
“行吧,老哥你还挺会安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