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意识到,面对明朝的新政,若一味被动应对,只会步步退让,最终丧失所有。唯有主动出击,方能保住自身地位与利益。
“先生所言极是!”一位族长站起身来,拱手相谢,“我等即刻着手准备,务必让全城百姓都知晓这新政背后的真相。”
随着夜色渐深,东丹城内的酒楼与茶馆却依旧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在这些看似寻常的场所里,一场精心策划的谣言散播行动正悄然进行。
豪族们利用自己的财力与影响力,收买了一群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或衣衫褴褛,或市井气息浓厚,或文质彬彬,却都怀揣着同一个目的——让明朝新政的真相在百姓心中蒙上阴影。
……
某处酒楼外的角落,几名乞丐围坐一起,地上散落着几碟残羹剩饭。
其中一位老乞丐,眼神闪烁,压低声音对同伴们说道:“你们可知,那明朝占了咱们三弗齐,说是要推行什么新政,其实啊,都是骗人的!”
“怎么讲?”一旁的年轻乞丐好奇地问道。
“嗨,还不是因为他们初来乍到,根基未稳,这才用新政当诱饵,哄咱们开心嘛。”老乞丐故作神秘地摇了摇头,“等他们站稳脚跟了,还不是得变本加厉地剥削咱们?到时候,咱们这些穷苦人家,可就真的没活路了!”
年轻乞丐闻言,面露忧色,周围几桌的食客也纷纷投来关注的目光,议论声渐起。
……
茶馆中。
另一边,茶馆内人声鼎沸,茶香四溢。
一位走街串巷的小贩,肩扛货物,手持茶杯,在人群中穿梭,不时与熟客打着招呼。
他看似随意地提起话题:“哎,你们听说了吗?明朝那新政,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哦?怎么说?”一位茶客好奇地追问。
小贩压低了声音,故作神秘:“我跟你们说啊,我有个亲戚在官府里当差,他私下里跟我说,这新政啊,就是明朝为了稳住咱们这些老百姓,暂时给点甜头尝尝。
等他们在这里站稳脚跟了,嘿嘿,那可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咱们啊,还是得留个心眼儿!”
茶客们面面相觑,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茶馆内的气氛一时之间变得沉重起来。
……
而在城中的一处书肆旁,一位身着青衫的读书人,手持书卷,看似在专注阅读,实则也在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他轻轻摇头,对身旁的一位书生模样的青年说道:“兄台可曾听闻那明朝新政之事?”
“自然知晓,此乃朝廷为造福百姓所施之策。”青年回答得颇为认真。
“哼,此言差矣。”青衫读书人冷笑一声,将书卷轻轻合上,“那新政看似光鲜亮丽,实则暗藏玄机。明朝初来乍到,自然要表现得仁政爱民,以博取民心。
然则,等他们站稳脚跟,必定会变本加厉地剥削咱们。
咱们这些读书人,更应当明辨是非,不可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青年闻言,面露疑惑之色,似乎对这位青衫读书人的言论产生了质疑。
但他也明白,在这个信息混杂的年头,任何言论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才能接受。
就这样,在东丹城的各个角落,关于明朝新政的谣言如同野火般迅速蔓延开来。
这些谣言经由乞丐、小贩、读书人等不同身份的人之口传播开来,使得原本对新政抱有期待的百姓们开始心生疑虑与不安。
随着谣言如潮水般在各个城池间泛滥,东丹城乃至整个三弗齐地区的氛围变得愈发紧张而复杂。
盗贼,这位心系百姓安危的义士,深知若任由这些谣言继续肆虐,必将引发更多的混乱与不安。
他心急如焚,决定立即采取行动,直奔总督府,欲将此事禀报给总督夏元吉。
总督府内,灯火通明,夏元吉正端坐于案前,眉头紧锁,手中紧握着一份关于新政实施情况的密报。
新政的推行关乎三弗齐的未来,也直接关系到大明经营第一块殖民地的经验,半点马虎不得。
要不然,他对不起朝廷的嘱托,也对不起陈寒的殷殷交待。
而此刻,盗贼的突然到访,更是让他意识到,除了新政本身的挑战外,还有一股暗流在蠢蠢欲动。
“总督大人,我有要事相报!”盗贼未及通报,便匆匆闯入,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与忧虑。
夏元吉抬头,目光如炬,瞬间捕捉到了盗贼眼中的焦急。
“何事如此慌张?”夏元吉沉声问道,但语气中却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关怀。
盗贼将近日来城中流传的谣言一五一十地汇报给夏元吉,言辞间充满了对百姓被误导的担忧。
夏元吉听后,面色更加凝重,这些谣言若不及时遏制,将对新政的推行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
“你且稍安勿躁,本督正欲召集各大豪族,听取他们对新政的最终表态。”夏元吉安抚道,“你且留下,听完会议后再做打算。此事关乎重大,我们必须谨慎行事。”
盗贼闻言,虽心中仍焦急万分,但也明白夏元吉的用意。
只能默默点头,决定静观其变,寻找合适的时机为百姓发声……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