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23章 他陈寒是要找死吗?居然敢跟本王过不去!
陈寒和老爷子对话的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太子殿下的耳朵里。
太子那时候正在调运北平的粮草,内阁的大臣和他聊到这件事。
当时陈寒在离开皇宫的时候顺带手就将事情告知了内阁,他是要内阁告知太子。
太子知道了这件事后其实还是很感慨的。
他知道陈寒之所以饶过他而直接去找老爷子,就是不想让太子难做。
这种事本来就是夹在中间非常不好处理的,或许陈寒也是知道太子就是个心软的人,听到兄弟们做下了这种事,第一反应可能是维护一下。
这不能说朱标就是个道貌岸然只知道维护兄弟,而不把百姓放在眼里面。
而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百姓们的生命,有时候真的很难撼动成见。
朱标是太子,他是天下人的太子,但是他也是朱家的老大。
眼睁睁看着自家的兄弟被臣子杀掉,如果都不说一下的话,那今后他怎么能让兄弟们心服口服。
虽然明知道这当中肯定是藩王不对,但是身为太子能直接就灭掉手底下的这些弟弟吗?
站在一个政治人物的角度上来看,这件事是非常都备好应对的。
正因为如此太子能做的就是不参与。
陈寒也是了解到这一点之后,绕过了太子。
“殿下,国公也这么昨天下藩王能肯吗?”内阁臣子问。
其他几個内阁大臣都有点担心。
现在陈寒的前途可不仅仅只是他一个人的前途,还有整个天下对他的看法。
毕竟现在大明王朝的改革如火如荼,所有人都因为改革而受益匪浅。
所有人都认定只要能按照国公爷的路子往前走,就能获得好生活。
可现在闹出这样的事来,大家能不担心?
到时候皇家的人如果赢了的话,大家就算对改革的成果有点信心,那也会大打折扣。
是个人心里面都会有一个很不好的感觉,改革虽然很好但是针对的,仅仅只是普通的有钱人,真正那些皇亲国戚依旧是管理不了的。
他们依旧可以胡作非为,甚至鱼肉百姓。
甚至很多人都会说,看吧,改革不就是这么回事?
从来这些改革都是在皮毛上下功夫,不会渗入到真正的权力阶层,就像这些本来应该及时清理掉的垃圾皇亲国戚,现在依旧是死灰复燃,他们才不管什么改革不改革,他们和之前有什么区别,一样的没有王法能把他们怎么样,一样的可以无法无天。
到时候改革的风气就会变味。
甚至更多的百姓会对改革的权威产生质疑。
既然改革的方向只是针对普通老百姓,那我们还遵守这些干什么?
太子考虑到这些之后也觉得陈寒的做法是对的。
本来改革就非常的艰难,现在正是需要树立权威的时候,需要所有百姓拧成一股绳,让改革更加的顺利。
如果出现了放过鲁王这种事,天下人还能有信心?
“殿下,您要不要跟国公爷讲一讲……”
太子反问:“讲什么?让他手下留情,因为那是皇帝的儿子,孤的弟弟?”
“这……”这名大臣没有直白的说,但是意思其实就是这个。
在这个大臣的眼里,鲁王不管怎么说都是亲王。
亲王都受到了处罚的话,恐怕会让天下很多的藩王惶恐,他们要是惶恐的话,谁知道他们能干出什么事来。
现在朝廷局势一片大好,大家都在期待着好日子过,要是比的天下藩王造反的话,这可不是好玩的事。
太子看到他们的表情,甚至心里想到陈寒跟他们说过的,燕王朱棣的靖难。
这本来是最担心的,但是现在太子完全不会有这种想法。
首先现在的大明不是朱允炆那时候的大明,现在的大明王朝兵强马壮,一片太平,猛将如云。
第二个,鲁王可不是燕王朱棣这种塞王,手上有一大批能征惯战的将士,他手上估计也就只有一些同样没有见过战场为何物的仪仗队。
真要面对上朝廷大军这些人也就只有逃跑的份。
所以太子从来不会担心这方面的事,说句不好听的话他主要是担心这个鲁王,也就是自己的弟弟会不会被陈寒当众给砍掉脑袋。
因为按照陈寒的性格来看,嫉恶如仇的他,说不定真的会做出这种事情来。
在知道了鲁王做了这些事的情况下,朱标一点都不同情鲁王这个王八蛋,但是他真的很担心陈寒的行为可能因此会激起不少有同样恶事在身的王爷们的报复。
毕竟如果朝廷纵容了陈寒的这些行为,就代表着朝廷默认了让陈翰来收拾藩王。
但是说句不好听的话,现在那个当饭王的没有做过一点恶事。
尤其是这些藩王的子孙们,在地方上他们本来就闲得无聊,无所事事之下他们要做点什么恶事,那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而如果任由陈寒这么做的话,就是默认了朝廷现在在整顿藩王。
这种事情要是传出去了,肯定会引起下面藩王的反弹。
陈寒当然不会担心这些人的反弹会影响到他,但是烦躁的肯定是太子了。
“随他去吧,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别的朝代做不到的事情,就让本朝来做吧。”太子道。
内阁臣子们面面相觑。
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太子英明。
其实他们早就听说那些王爷们不干人事。
他们也早就想弄死这些藩王,但是人家毕竟是王爷不是,你身为臣子还能管人家皇家的事情?
曾经也有人弹劾国藩王在封地之内做的不法之事,但是没用。
老爷子是一个非常袒护藩王的人,根本不会做出什么实质性的惩罚,这也无形当中助长了那些藩王。
但是他们却只能在边上看着做不了什么。
这次能看到国公爷亲自出手整顿藩王们,他们也乐得看到。
……
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