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之间得到了近百年的和平。
老爷子,我知道您对蒙古人的仇恨,
您放心,我对他们也不见得有什么好印象,
但是两族之间,如果能够和平相处,能够互相贸易,
总好过拿着刀互相砍好,
我们得到了他们的羊毛用于纺织出羊绒进行贩卖,也是相当不错,
尤其现在咱们纺织技术得到了革新,需要大量的原料,
草原上的羊毛是上等的原材料,我们有所需,他们就有所求,您觉得如何?”
朱元璋是政治家,他不是一个鲁莽的武夫,
他也不是像后世所形容的那样,不懂得用政策调剂民族仇恨的人,
甚至朱元璋在早期的时候,还收留过很多生活在内地的蒙古人,没有屠杀他们,从而实现了和平。
所以朱元璋在听完陈寒的见解之后,点头同意,“此话非常不错,你的意思是说,
这一次去辽东,你除了要帮助老四他们犁廷女真族,
同时还要考察一下与鞑靼部落之间能否促成和平贸易?”
陈寒点头,“的确如此,咱们现在的大明改革不仅是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
同时更需要无限的资源来支持,
蒙古人那边拥有着咱们现在急需要的羊毛,还有肉类,
他们则需要咱们的盐巴之类的,
咱们之间互相贸易,通过贸易软化他们的强悍实力,降低他们南下入侵的强悍战力,
这不是在润物细无声当中化解他们?
我已经自作主张地让晋王他们去跟山西的商人洽谈此事,
山西通蒙古,山西商人又多,他们不可能不去和蒙古人做生意。
朱元璋听了深以为然好,“非常不错,你既有这样的打算,那你就去做,
你都这么说了,那咱就不阻止你去辽东。
不过一切以安全为主,你活着才是大明最需要的。”
陈寒听到朱元璋这样说话,心里边还是相当温暖的。
所有人都说朱元璋是一个冷血的皇帝,但是来到了这里之后,他才发现,
其实朱元璋还是很有人情味的。
接着朱元璋又提出一个要求,“咱不管你这次去辽东带有多大的目的,还是希望你能在江都生孩子之前回来。
你和江都虽然成婚,但这一年下来,你和她在一块的时间好像还不足三个月吧。”
陈寒心里边其实相当愧疚,尤其是对江都郡主这个好女孩,跟了自己之后,好像从未曾享受过什么夫妻之间该有的温情,
反倒是自己一年到头也不怎么着家,经常是在外边忙东忙西。
他美其名曰,这是自己没有时间,
可是对江都郡主来讲,难道不是一种最大的摧残?
其实陈寒一直都觉得自己对不住江都郡主。
但没办法,就像他说的那样,必须得舍弃一方。
……
且说此时回到了山西太原的晋王朱棡。
他召集了在山西颇有名望的那些晋商来府里商谈要事。
他今天是信心满满了,带着一种压迫性的信心,要和这些晋商谈判谈判。
这些晋商他在这里当王爷多年,早就领教过他们的厉害。
由于需要他们给九边重镇提供粮草,
所以他们那牛逼哄哄的,个个是不怎么把当地官员放在眼里。
虽然不至于搞出一些骇人听闻的事件,
但他们的地位可不是内地的,可不是东南那些买卖人能够相比的。
因为他们肩负着给九边重镇提供粮草的重担,他们握着大量盐引,即便是两淮的盐,也被他们控制在手。
盐引是什么?
盐引就是采购食盐的官方凭证。
有这东西在就能从官方的盐场把盐买出来。
古代盐铁专营,贩私盐那是杀头重罪,但盐又是每个人每日必需品,所以利润非常大。
原本盐都是国家专营,但朝廷为了方便运输九边重镇的粮草。
使用开中法,用盐换粮草。
而山西的商人就受益于开中法。
晋商给九边提供粮草,朝廷不给钱,而是给盐引交换。
这看上去好像方便了九边重镇的粮食运输,
但无形当中也让山西的这些商人赚得是盆满钵满。
他们用这样的方法,不仅把西北的盐业市场把控,
即便是两淮的盐业,他们也可以借着在两淮转运粮草的契机,将盐引都把控在自己手里。
那些两淮的大盐商,都得看晋商的脸色行事。
由此可见这些盐商或者说这些晋商有多么的嚣张。
他们把生意做得全天下,都是赚的是盆满钵满。
即便在商人普遍地位不高的明朝,他们也享受着别样的荣光。
而这一次,晋王殿下回到山西太原,却带来了一股不一样的风景。
由于皇帝亲自下令,那些藩王们现在有资格参与地方商业。
所以官员们也不能够限制藩王们在藩地之内的走动。
而这些王爷们,说实话如果在陈寒没给他们上课之前,
有了这样的权利,他们一定会大肆地收刮民脂民膏,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即便是像晋王朱棡这样打仗厉害,也很喜欢折腾百姓的王爷,这次回来之后性格也收敛许多。
没有其他,就因为听完了陈寒的那些话之后,
他感觉到了一股深深的危机感。
他现在满脑子想的就是,我要怎么才能够让大明王朝不至于走向没落。
我要怎么才能够让小冰河时期到来之后,西北地区依旧能够老百姓们吃喝不愁。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大明王朝的江山永葆。
不过晋王殿下一直以来,在山西都是防御从北边南下的蒙古人的,
从来不曾与他们这些一个买卖人有过交集,
这些买卖人也不认为晋王能够有能力与他们进行贸易。
所以多少是有点瞧不起的。
他们听完了晋王殿下传讯,说是这一次要与他们商议商议一笔大买卖的时候,
这些晋商个个有点瞧不起,
甚至在来的路上,这些人汇集在一块,还在小声议论。
“诸位,你们说晋王找我们去有什么商议的?”
“那谁知道,这些藩王做事原本就琢磨不透,晋王向来都是以夸张著称,你我等人怎能预测得了人家的行为。”
这话说的可真是有点大逆不道。
看得出来他们轻挑轻浮惯了,根本不把老朱家的皇帝放在眼里面。
因为这些晋商在老朱家还没有夺得皇位的时候,就已经在山西这块地方打响了名声。
他们个个家底是丰厚至极,即便是晋王身为亲王,在他们眼里边也是底蕴不足……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