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参与会盟的诸侯,多的带来一半军队,少的只有三成。” 这就是华元为什么会支支吾吾的原因。 至于说答应会盟又不来,以为每一个国家都像吴国那般无知吗? 吴国是真的无知,源于他们根本不知道晋国真正的实力,有胆子干那种出尔反尔的操作。 好几次战胜楚国的吴国,他们并不觉得楚国有多强,连带也对晋国的实力出现误判。 这种事情并不搞笑。 目下没有世界地图,多数国家连自家的疆域图都没有。 拥有自家疆域图的国家,讲实话就是画得也不准确。 吴国知道楚国是南方霸主,关于楚国的疆域有多广很难掌握。 连南方霸主的势力范围有多广都不知道,能够奢望吴国对晋国的实力比对楚国更加了解吗?显然是不该奢望的。 所以说,判定吴国对晋国多么强大一知半解,一定是准确的答案。 受到召唤的中原列国,他们其实也很难确切知道晋国的势力范围多广,他们只需要知道一点就足够,那一点就是:他们承受不起来自晋国的怒火。 郤锜脸色不断变幻。 在华元以为郤锜将要爆发的时候…… “是我们出现了失误,没有要求各国带来多少军队。”郤锜为人很霸道没错,可是并非是完全不讲道理的人。 华元稍微一愣,回过神来赶紧各种赞美。 以一国执政的身份对他国执政各种拍马屁,类似的事情也就华元做得出来。 更多的一国执政,哪怕本国再弱小,碍于坐在那种位置上,多少是会端着点。 其实就是,一直被人奉承的人,轮到他需要去奉承别人,心里会感到很不适应。 世人对郤锜有诸多误解,他习惯性面瘫,并且为人并非嚣张跋扈,单纯就是极度的自傲。 这样的郤锜很难瞧得上谁,懒得跟瞧不上的人进行交流。 因为郤锜是郤氏之主,有太多需要看他脸色而活的人,造成他明明懒得搭理某人,手底下的人却是以为品懂意思实施行动,出现了后果之后,他又懒得说清楚,大家就以为是他授意去那样干了。 不是谁都有胆子凑近了观察郤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连远远观察都心惊胆颤。 原因?还不是郤氏太强大,郤锜作为郤氏之主。 作为堂兄弟的郤至跟郤锜一块长大,了解郤锜的为人不算什么。 楼令一开始对郤锜也非常发怵,接触几次像是找到了“开关”那般。 有了相关的了解,找到了相处的正确方式,最重要的事情是郤锜看得上楼令,乃至于郤锜对楼令产生需要,后面变成了倚重。 并非谁都是楼令。 绝大多数人对郤锜是一种敬而远之的心态。这个“敬”是畏惧,深怕惹上祸端而不敢靠近。 他们的选择没有错。 对于动动手指就能碾死自己的人,敢于靠近不是勇敢,应该说是无知无畏的人才有那种胆子。 华元委实看不出郤锜被马屁拍得愉不愉悦,找了个借口赶紧走了。 愉不愉悦?郤锜当然感到愉悦,只是习惯性地面无表情。 要十分熟悉的人,才能从郤锜一些脸部的细微表情看出当时的心态,掌握观察技巧的人之一便有楼令。 参与会盟的国家,带来的军队最多半数,最少三成? 郤锜当然会心中不悦。 可是如郤锜刚才所讲,晋国没有事先要求数量,不算是列国进行违逆,顶多算是一种钻空子的行为。 心有不悦的郤锜不至于对列国做什么。 “事情就是这样。”郤锜只通报结果,没有表露其他态度。 晋君周立刻说道:“那次会战让列国损失惨重,他们后来遭受疫情的肆虐,属于是情有可原。” 事情是那样没错。 晋国真要当成借口惩戒列国,无论是什么事实,总归可以拿来成为借口。 问题是晋君周不想进行追究,免得动了其中一个,逼反了所有的小弟。 在晋君周的世界观里面,想要取代周王室就需要得到列国的承认,要不然就是成为下一个楚国。 那种观念对不对?只能说,不能算错吧。 只是呢,楼令的计划跟晋君周所想存在区别。 楼令更趋于消灭列国,完成疆域的大一统。 以当前的天下局势来看,晋国真的有机会消灭列国,存在的障碍不是晋国的军事实力,障碍来自各个卿位家族愿不愿意执行。 清楚那一点的楼令,实在不行的话,也只能接受列国臣服,晋国公室取代周王室成为新的天下共主。 “确实是我们出现失误,不应该有下一次。”中行偃出言缓和。 要说现在谁一样不想大动干戈,当属旬氏之主中行偃了。 荀氏已经在进行战略调整,他们算是最慢的其中一个卿位家族。这里没有算邯郸氏,指的是郤氏、楼氏、范氏、荀氏这四家。 而荀氏之所以到现在才进行调整,并非中行偃反应慢,主要是他们自己内部出现了问题。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楼令与智罃对视了一眼。这次对视不是要用眼神询问什么,单纯就是楼令想从智罃这里看出什么信息,恰好智罃也看向楼令,两人形成了目光的对视。 这一次对视,直接让楼令从智罃身上看出旬氏的问题。 “这对叔侄应该是达成谅解了。”楼令心想。 眼睛是心灵之窗,人处在何等的心境下,真的可以从眼睛看得出来。 楼令看到智罃是一双沉静的眼眸。 荀氏的叔侄达成和解,智罃当然不用跟楼令说。 其实,楼令对智罃的选择一点都不意外。 智氏世子的身体状况没有得到好转,代表着智氏的未来非常堪忧。 智罃年龄已经大了。 智朔的身体出现问题。 这样一来,智罃再是雄心壮志又有什么用?他不如消停下来,乃至于为了第三代获得旬氏的庇护甘做牺牲。 “难怪智罃近来不怎么过来跟我亲近。”楼令心想。 一些事情的发生总是有迹可循,要看到底有没有去发现。 心思不敏感的人,有再多的迹象已经显现,没有人直接说,大概要等发生了什么事情才恍过神来。 一些嗅觉足够敏感的人,他们可以从细微的改变,看出事情出现新变化,进而猜测出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智罃会就此断了楼氏这条线吗?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单纯就是需要缓一缓,不再继续刺激中行偃了而已。 列国携带不足量军队的事情,晋国君臣稍微聊一聊就揭过。 事情已经发生,判断很难让列国补上军队,纠缠这样的事情是在浪费时间。 “新军负责修建会盟台。”郤锜对士匄进行吩咐。 士匄当然不会拒绝了。 接下来就是晋君周跟一众诸侯社交,几位卿大夫出面跟自己负责的邦交国大臣社交。 一应的社交场合都在城外进行。这是因为“商丘”也爆发过疫情,很难确定疫情是不是真的结束,怎么会入城呢。 只不过,所有的消息都显示一点,没有哪个地方再次爆发疫情,疫情大概是真的结束了。 “晋卿,征讨莱国一事……”高固第一次正式提出这个问题。 齐国就这件事情已经试探楼令很久,确实是应该得到一个正式的答复了。 “你们付出的代价不够。”楼令不等高固说话,径直往下说道:“不单单是我同不同意的问题,寡君与列为同僚都需要打点。” 高固眨了眨眼睛。 齐国只是对莱国略微惩戒,楼令当然可以自己做主。 可是,齐国要对莱国实施吞并,哪怕莱国是一个东夷体系的国家,碍于莱国已经在周王室有挂上名号,属于是晋国需要保证国祚延续的国家,怎么可能说让齐国吞并就吞并了呢。 晋国举起尊王攘夷大旗,对很多国家的国祚延续都有责任。 这也是很多袖珍型小国不被消灭的原因,没有之一。 当然了,那是因为齐国不够强大,他们要是强大到不用看人脸色,对后续将要承受的代价可以扛住,自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现在的现实就是齐国扛不住,他们必须获得晋国的允许,才敢对莱国展开吞并行动。 这样一来,取得晋国的同意或默认对齐国来说就至关重要了。 “只要伯国同意,保准让伯国满意。”高固反应过来,立马做出承诺。 “不不不。”楼令必须强调一点,说道:“不是从国家层次进行允许。这样的代价不是齐国所能支付。只能是我们默认你们可以那么干。” 有什么不同吗?当然存在不同。 要是晋国公开同意齐国吞并莱国,事后就不存在任何的争议,也没有了一系列的麻烦。 晋国只是默许齐国吞并莱国,仅仅是晋国不会进行干涉,不代表最终成为既定事实。 直接摊开来说,晋国公开同意就是齐国获得主权,晋国只是默许则存在主权争议。 如果是后世的强国,国家要员对于主权归属一定会非常敏感,一点不允许存在模糊。 高固当然是齐国的高层,他却是没有那么重的敏感度,心里算计起了该付何等的代价。 “晋卿可以给予明确的指示吗?”高度说道。 楼令皱眉看向高固,选择一言不发。 明确的指示? 高度到底在想什么,敢于提出那样的要求。 对于齐国吞并莱国一事,楼令是想让齐国先那么干,使得后面晋国吞并郑国不受更多的道德指责。 毕竟,齐国先吞并了莱国,轰动已经轰动过一次,等晋国吞并郑国就不会那么显眼了。 只是默许的情况之下,晋国后面可以找理由或借口,逼迫齐国将吃下去的吐出来,恢复莱国的主权宣传。 经过那一番操作,晋国肯定是要实际控制莱国的庙堂,变成莱国有了晋国这个靠山。 而有了靠山的莱国,他们专门负责跟齐国过不去就是唯一的任务。 为什么要那样搞?因为齐国对晋国来说是顽童,等晋国展开鞭挞天下的行动,齐国是一块不小的拦路石。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样可以懂得楼令在做什么了吧? 作为前来谈判的选手,高固明显不合格,既没有看出事态的严重性,还表现出了绝对的吝啬,尤其是在给齐国招惹祸端。 现在是齐国有求于楼令,不是楼令有求于齐国啊! 基本逻辑都没有搞清楚,能够奢望窥视到更隐性的事项吗?显然不行,他能玩什么呢? 或者说,齐国根本不管以后,只是寻求将莱国消灭? 楼令干脆开出一个价码,再强调道:“这里面的六成不归于楼氏,需要拿出来给寡君与同僚分润。” 这一点必须讲清楚,以后不管是出现什么改变,绝不是楼氏一家的错,完全是晋国的整体意志所导致。 高固猛点头,说道:“那便按照晋卿说得办。” 看看,高固完全没有搞清楚状况,敢直接就答应下来。 那么,正事谈完了,对不对? 没有其它事情,高固就要识趣提出告辞。 然而,高固跟楼令扯起了私交,聊了好一会才问道:“不知道婚事在什么时候举行呢?” “今年肯定是不行了。”楼令想了想说道:“选在来年的秋季中旬,如何?” 该走的流程已经走完,定下成婚日期也就足够。 楼令只是说了一个大概的时间,选定那一段时间的哪天作为吉日,则是没有说定。 高固立刻苦着脸说道:“那今年冬季又是回不去了?” “要看楚国的应对。”楼令答道。 事实也是这样。 晋国并没有对楚国要求举行弭兵会盟给出正式答复,没有给答复其实也是变相的拒绝。 接下来要看楚国君臣的脸多大,会做一些什么事情。 根据楼令手头的情报,熊招已经成功继位。 变成楚君招之后,他对强大的封君发出召唤,要求他们到“郢”参与会议。 大部分得到召唤的楚国封君响应,一些封君则是当作不知道有那么一回事。 绝大部分的楚国封君愿意接受召唤,其实楚君招就能够进行下一步了。 只不过,楼令暂时没有获得楚国新的动向。 在楼令猜测楚君招会北上,只是不太好说带来多少军队,更无法确认之后将发生什么事情。 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晋国拿定好主意。 弭兵是不可能弭兵的。 晋国这一次又是四个军团南下,兵源质量虽然不如以往,但是楚国的情况更糟糕。 所以,晋国定下的这一次会盟主题就是,展开对楚国本土的入侵。 晋国君臣连攻打楚国哪个地方都做好了计划。 在会盟正式举行之前,包括晋君周在内,一应与他国展开邦交的晋国君臣,他们就是在给列国释放信号:趁楚国无力反抗,谋夺更多的好处。 得到信号的列国君臣后悔了,要是他们早知道这么一回事,说什么也要多带点军队参与会盟。 一场以收获为目标的战争,肯定是手头的兵力越多,能干的事情更多。既然干了更多的事情,事后分润也就可以得到更多。 在怎么分润好处方面,晋国一直以来非常有信誉,怎么不会让诸侯后悔呢。 要说入侵楚国,唯一变得极度紧张的国家就是宋国。 “晋卿,展开对楚国本土的打击会极大刺激楚人,实施占领会逼楚人玩命的。”华元极力对楼令陈述利害关系。 宋国当然会害怕楚人发疯,原因是宋国就在楚国边上。 楚国真的发疯,他们无力报复晋国与那些不跟楚国实际接壤的国家,难道还不会报复宋国吗? 要说楚国陷入衰弱期,宋国一样不怎么好受。 那倒也是。 宋国先被楚国入侵,被迫又打了一场都城保卫战,直至晋军支援过来才让楚军退到“杨梁”这个区域。 在晋军赶到宋国之前,楚军不光让宋国被迫展开都城保卫战,宋国的好多区域被攻破,楚军抓了不少宋国贵族,并且还清空了那些宋国家族的府库。 后面,联军在“杨梁”跟楚军展开血拼,每一个国家出现的伤亡都远超以往任何一场战役。 疫情在“杨梁”出现,第一个蔓延开的国家便是宋国。 在那一场疫情的肆虐之中,宋国的情况该是所有国家中最为严重的那个? 晋国愿意继续针对楚国对宋国来说当然是好事。 可是,晋国要逼楚国发疯,对宋国来说就是灾难了! 华元近来可不止是在游说楼令,该是在攻关晋国所有高层。 “你跟我说这些有什么用?”楼令问道。 宋国是晋国的盟友,还是比较重要的盟友之一,不代表晋国需要拿宋国当亲儿子对待啊? 有那么一件事情,宋国应该没有反应过来。 楚国越是虚弱的话,宋国对晋国的重要性就不可避免地降低。 要是晋国不拿楚国当回事,也就等于宋国对晋国不具备太大价值了。 应该是华元反应过来,非常急切地说道:“元得到的信息,作战计划是晋卿在做。”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既然作战计划是楼令在做,代表着他可以对计划提出修改意见啊。 楼令重复说道:“你跟我说这些没用。” 宋国是宋国。 晋国是晋国。 不管华元是不是反应过来,想到了一些什么事情。 难道要让晋国为宋国的需要进行让步?这不是倒反天罡了嘛! 意识到事情严重性的华元,他无法再藏着掖着,干脆问道:“我们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早这样不就简单了? 问题在于,楼令跟其他卿大夫不太一样,会重视获得的好处,更想家族与国家的好处一块兼顾。 “打是一定要打的。”楼令先申明说这一点,再继续往下说道:“打到什么程度,完成何等目标,可以再斟酌。” “是,一定要打。”华元小心翼翼地问道:“可以不对楚国本土实施占领吗?” 要是晋国没有控制郑国的南部,没有太大概率让晋国去占领楚国本土。 现在的情况是,晋国不止占领了郑国的南部,看趋势就没有打算归还给郑国。 这就等于晋国已经实际跟楚国接壤,实施占领是一种势力范围的延伸,并且有能力维持那种占领。 楼令才不会告诉华元,晋国本来就没有打算长期占领楚国的本土。 时机还不到。 另外,晋国其实也怕楚国不管不顾的发疯。 对于晋国来讲,先灭掉郑国才是首要目标,下一个要动手的对象是卫国。 要完成那样的目标,楼令预估最为顺利也需要耗费五年的时间,其中包括晋国需要休养生息两年,再尝试用三年的时间吞并郑国和卫国。 在那种战略需要之下,晋国会持续削弱楚国,使得楚国难以快速恢复实力,跟楚国玩命则是不会干。 如果有必要的情况下,晋国甚至会跟楚国握手言和。 当然,前提是楚国不具备对晋国构成威胁的实力,放弃将晋国视为唯一的挑战目标。 这种玩法不简单,反正不是郤锜玩得动,大概郤至也玩不了,肯定是等楼令成为晋国的中军将那一阶段了。 所以,短期内晋国跟楚国会是对手,轮到楼令成为晋国的中军将,版本会再次更新。 新的版本之中,幸存的列国不想最后毫无反抗实力,他们只能图谋扩张。 到那个时候,逼急了的国家要寻找另外的出路,比如实施变法。 那样子的话,诸夏的版本更新就没有变,只是被提前了。 楼令跟华元谈完,一点没有要昧下好处的想法,先后找晋君周与其他同僚,连邯郸旃都没有落下,说清楚宋国将要付出的代价。 早习惯楼令做事方法的人,他们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论事实,他们对楼令没有太大的敌意,不正是楼令肯利益均沾吗? 独独邯郸旃没有想到会有自己的一份,好好地惊讶了一次。 会盟结束不久,联军根据晋国的指示,开拔出发前往陈国。 他们抵达陈国之后,晋国会向周边的国家发出照会,邀请他们前来参与会盟。 在陈国的会盟比在宋国举行的会盟更重要。 原因?晋国要提供南方国家进行选择,给他们一个重新站队的机会。 而一年之内举行两次会盟,算是晋君周在位期间的首次,给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喜欢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