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达部和叶赫部原为福余卫一部分,蒙古化比较严重,用蒙古名的仍按蒙古人登记。但是,也有一部分在四平、长岭、开原等地定居农耕,改用汉姓,如哈姓、叶姓、赫姓,就按汉人登记。
女真人苏完部长期在长春后屯卫伊通城附近或牧或耕。后来曹楚材干脆将该地让给苏完部,一些部众出于感激,也按汉姓登记,如姓苏、姓伊。
只是辉发部开发较晚,大部分部众仍按女真人登记。
方孝孺讲的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海西女真乌拉、哈达、叶赫、辉发四部。
其实,海西女真不止四部,还有许多像苏完这样小的部落,但是在辽王的努力下,这些小部落迅速成为混一戎华的典范。
换句话说,即使让建州女真人造反,现在也翻不起大浪来。
不知不觉之间,辽王已经帮助大明永久性地消除了一个后患。
方孝孺继续报告道:“其中锡伯六万人,达斡尔、赫哲各五万人,鄂伦春、鄂温克各四万人,其他民众十五万人。”
辽王问道:“其他民众是什么意思?”
方孝孺答道:
“林中百姓有数十个部落,野人女真有大大小小两百多个部落。我们按照殿下提供的方法进行识别,有的属于达斡尔人,有的属于赫哲人,还有的是蒙古人。”
“但也有一些部落连统计人员和通译也无法识别,但又愿意归顺大明,只能暂时按其他民众统计。”
“还有前几年从域外带回来的一些俘虏、水手,自愿入大明国籍,也暂时按其他民众统计……”
方孝孺工作还是比较细致的,但一想到后世经常出现的数据造假问题,辽王还是不大放心地问道:“你这个数字准不准确?”
方孝孺说道:“大致是准确的,辽北的人口统计截止到去年秋天,辽西和辽南的人口截止到去年冬天。各地数字报上来后,我还请数学研究所的老师们帮忙核对过。”
辽王说道:“准确就好。这数字一定要弄准,这是我们制定政策的直接依据。”
方孝孺答道:“殿下所言极是。”
过了一会儿,辽王又问道:“辽东的人口夭折率你统计过没有?”
方孝孺答道:“回殿下,因为工作量太大,我们只抽查了几个地方两个年龄段的情况。沈阳城因为建了妇幼医院,两岁以内婴儿夭折率是8%,长春是12%,天鹅城和鹤城是22%,平均下来大概是13%。十岁以内幼儿夭折率平均下来是18%。”
这几年辽东人口增长很快,人口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也就是靠内地移民输血,而不是靠辽东人口自身自然增长造血。
这样的增长方式也有一个负作用,就是影响了内地的发展,特别是和辽东隔海相望的山东,几乎每年新增人口都跑到辽东来了。山东地方官对此也颇有怨言。
辽王只是根据后世的一些数据推测,大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四左右,在富裕的江南可能达到千分之七、八,在环境恶劣的辽北可能不到千分之二。
但是,通过这次人口普查,十岁以内幼儿夭折率已经由最初的35%下降到18%,说明辽东的生存条件还是在不断改善的。
辽王很有信心,只要把医院办下去,辽东人口的自然增长很快会超过内地人口的迁移,哪怕只保持千分之六的自然增长率,辽东人口每年也会自然增长三十万人,再加上内地的零散移民,十年之后辽东人口会达到一千万人。
换句话说,不到十年,辽东就完全有了自我造血功能,不再需要内地输血了,甚至可以反哺内地。
想到这里,辽王不由又点了点头,表扬道:“正学先生,你这个差使办的实在太漂亮了。你统计的这些数据对今年开发野人女真地区,调整辽东农业、工商业布局、建设医院,还有进行征兵工作都大有帮助。我不能给你升官,先到明月那里支取十万两银子作为奖金吧”
方才孺答道:“殿下……”
方孝孺本来还有话要说,辽王这时候因为听了方孝孺的汇报,思维跳跃得很快,突然想起征兵的事情来,决定乘有了思路,赶快处理,又吩咐道:“你先把曹楚材再叫来吧,我有事情要交待。”
方孝孺只好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先叫来了曹楚材。喜欢去大明扶贫请大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