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施大瑄被灭门了?” 郑氏府邸内,郑芝龙得到这个消息时直接从椅子上蹦了起来。 施福泪流满面道:“我堂哥全家死的不明不白,求总兵大人为我堂哥做主。” 郑芝龙咬着牙问:“知道凶手是谁吗?” 施福擦了擦眼泪,低声说道:“知道。” 郑芝龙伸手从旁边的武器架上拿起一把刀,一脸严肃道:“是谁?告诉我他的名字,我这就杀他全家给施大瑄报仇!” “哎!”施福叹息一声,没说话。 “你倒是说啊!”郑芝龙推了施福的肩膀一把:“你不说名字,我如何报仇?” “哎!”施福再次叹息一声,闭着眼轻轻摇头。 郑芝龙就算再傻,此时也猜出了凶手是自己的儿子郑成功。 看着手上的刀,郑芝龙忽然觉得自己非常可笑。 自己辛辛苦苦培养长大的儿子和自己不是一条心。 不是一条心也就罢了,竟然还将他麾下大将灭门。 沉默许久,郑芝龙艰难的开口问:“知道这个消息的人多吗?” “已经传遍了三军!” 完了! 郑芝龙第一个想法就是完了。 如果知道的人少,他可以封锁消息,把影响最小化。 可是消息已经传遍了三军。 三军将士绝大多数人都走过私。 现在郑成功像疯子一样杀人灭门,他麾下将士会怎么想? 用人人自危四个字形容都不为过。 不... 应该是惶恐不安。 另外将士们不但要担心自己的安危,还要担心家人的安全。 如果凶手是别人,他麾下将士会直接杀了凶手,防患于未然。 但凶手是他的儿子。 将士们不敢杀,只能默默承受。 如果他不予以制止,福建水师的军心必然要乱。 郑芝龙急忙问道:“郑成功呢?快派人把他抓住关押起来。” “他...他不在府中,而是跑到了泉州府衙。” 郑芝龙冷哼道:“那也照抓不误!” 为了抓住郑成功,郑芝龙亲自带队来到了泉州府衙。 泉州知府同意交出郑成功,但泉州府通判顾炎武却不同意。 郑芝龙盯着顾炎武的眼睛问:“郑成功不但是我的儿子,还是我的部下。现在他当了逃兵,我抓他回去有何不可?” “郑总兵息怒!”顾炎武安抚道:“不是我不同意,而是大明律不同意。” 郑芝龙嘴角不受控制的抽了抽,“大明律?” “对!”顾炎武点头:“前天晚上龙湖镇发生了一起灭门案,郑副总兵承认是他所为。另外...这桩灭门案还牵扯到走私一事,所以必须查清楚才行。” “什么?”郑芝龙差点又蹦了起来。 他没想到郑成功竟然自首了。 这是一桩灭门案。 郑成功极有可能会因此丧命。 他本想面见郑成功,询问缘由。 可是郑成功谁也不见。 郑芝龙本想直接派兵冲进府衙将郑成功带出来。 但考虑到事情的影响后,他又放弃了这个想法。 在连续的叹息声中,郑芝龙无奈离开。 在走出泉州府衙的时候,郑芝龙仰望天空,欲哭无泪。 他喃喃自语道:“老天爷,你这是在玩我呀!不是不让玩,可也不能这么玩啊!” 郑芝龙走后,顾炎武来到郑成功面前:“郑副总兵,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如果龙湖镇的灭门案真是你所为,可就要秉公执法了。” “我说的都是实情。”郑成功点头道:“人是我杀的,顾大人秉公执法即可。” “来人!”顾炎武对着外面的衙役喊道:“在府衙内给郑副总兵找一个房间,没有我的命令不得让他离开府衙一步。” “是。”门外的衙役们齐声回应。 顾炎武又对着郑成功说道:“我会将案件查明上报朝廷。” 郑成功双手抱拳,什么也没说便转身走出了房间。 案子很好查。 人证物证俱在,凶手主动招认。 按照一般情况,郑成功杀人的罪名会被坐实。 大概率会被处以极刑。 不过郑成功并不想死。 他承认杀了人,但杀人的原因是施大瑄父子抗法。 他身为福建水师副总兵,听闻施大瑄和施显有走私行为。 于是带兵前去捉拿打算问个清楚。 没想到施大瑄父子抗法拒捕,双方因此发生了冲突。 郑成功杀人是为了自保。 经过询问,所有参与者口供全都一致。 泉州府不敢自作主张,只能将此事上报朝廷。 可无论是北京朝廷还是南京朝廷,都已经陷入到混乱之中。 由于此事非同寻常,公文送到南京后太子既不敢做主,也无暇顾及。 第一时间转呈京师。 京师的崇祯已经彻底躺平了。 他既不上朝,也不批阅公文。 每天只重复两件事。 白天睡觉,晚上偷偷去冷宫找沈妃。 由于两人都不能公开露面,所以非常适合在一起玩耍。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南京朝廷和北京朝廷的反应,让郑芝龙以为自己打点不到位。 为此。 他不得不把金钱和精力都放在打点关系上。 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再加上他还要想办法稳定已经被郑成功扰乱的军心。 郑芝龙只能暂时缩减走私规模。 尤其是向朝鲜走私的船队,在他的命令下几乎彻底停运。 郑芝龙的决定直接影响了朝鲜的局势。 ...... 朝鲜,汉阳(今首尔)。 昌德宫内,朝鲜国王李淏正与建奴的使者郑命寿进行交谈。 郑命寿又叫郑命守,原本是朝鲜平安道殷山县的一个贱户。 因为战乱被建奴俘虏。 由于他是朝鲜人,精通满语和朝鲜语。 所以皇太极就让他管理档案,翻译书籍。 几经沉浮,他成为了建奴出使朝鲜的使者。 历史上的他在满清入关后多次出使朝鲜,由于背后有建奴撑腰,郑命寿在朝鲜的地位非常高。 民间甚至说他是朝鲜的太上皇。 朝鲜国王李淏对着郑命寿说道:“郑大人,十万石粮食实在太多,我们根本拿不出来!” 郑命寿斜视着李淏,“真拿不出来?” “哎!”朝鲜国王李淏低声下气道:“朝鲜今年遭遇了旱灾,粮食减产严重。实在没有那么多粮食上交,还望郑大人在皇上面前多美言几句。” 说罢,李淏朝着殿外挥了挥手。 殿外的侍卫立刻抬进来好十来个箱子。 李淏走到一个箱子旁边亲自打开盖子,里面露出了白花花的雪花银。喜欢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