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十五年六月二十。 四川重庆府忠州。 秦良玉的孙子马万年像往常一样早起给奶奶请安。 请完安走出院门,他发现院门外出现一帮人。 里面有他的表舅秦翼明,秦佐明,秦祚明还有他的弟弟马万春。 除了这些人,还有几个生面孔。 他们都穿着华丽的衣服,骑着高头大马很是威风。 “是锦衣卫!”马万年很快就认出了对方的身份,并迅速迎了上去。 经过询问才得知,锦衣卫是来送消息的。 “什么消息?”马万年问。 锦衣卫表示要亲口告诉秦良玉。 马万年眯着眼睛猜测道:“是不是辽东大捷的消息?” 锦衣卫虽然不肯承认,但脸上微妙的表情变化让马万年看出了端倪。 马万年见状立刻跑步前进,先一步来到秦良玉的院子。 大明勤国公秦良玉正躺在院子里的一张躺椅上闭目养神。 曾经的她纵马驰骋沙场上,冲锋陷阵英姿飒爽。 现在的她侄孙满堂,很是惬意。 “奶奶!”马万年轻轻喊了一声。 秦良玉好像没听到,继续躺在躺椅上闭目养神。 马万年紧走两步来到秦良玉身边:“奶奶!朝廷来人了,应该是收复辽东了。” 听到辽东大捷几个字,秦良玉缓缓睁开眼睛。 但也仅仅是睁开眼睛,没有其他表情和动作。 马万年有些诧异:“奶奶,收复辽东了,您难道不高兴吗?” “当然高兴啊!”秦良玉缓缓说道:“打了胜仗,平了辽东,怎么可能不高兴?” 马万年认真地说道:“可是您没笑。” “你奶奶我现在是喜怒不形于色,悲欢不溢于面。只在心里高兴就好,没必要表现出来。” 说话间,锦衣卫从外面走了进来。 秦良玉见状想起身施礼,被锦衣卫拦了下来:“陛下交待过,不能让勤国公施礼。” 随后,锦衣卫说出了辽东大捷的消息。 秦良玉躺在躺椅,面带微笑。 马万年更加诧异:“奶奶您刚才不是说喜怒不形于色,悲欢不溢于面吗?” 秦良玉笑意更浓:“奶奶这是发自内心的笑。” 马万年晃了晃脑袋,也跟着笑了起来。 等笑声停止,锦衣卫对着秦良玉施礼后说道:“勤国公可否借一步说话?” 秦良玉一怔。 随后朝着在场的人摆了摆手,秦翼明,秦佐明等人陆续退出了院子。 唯独留下了孙子马万年。 不等锦衣卫询问,秦良玉便解释道:“老身已经时日不多了,如果在这个时候咽了气。不但两位上差脱不了干系,恐怕还会连累到陛下。” 锦衣卫恍然大悟:“多谢勤国公提醒。” 秦良玉平静的说道:“两位有话请讲。” 锦衣卫双手抱拳:“陛下觉得秦家有功于社稷,所以陛下打算给秦家一个爵位,不知秦老将军意下如何?” 在大明朝,勋贵的爵位要传给嫡长子。 秦良玉只有一个儿子叫马祥麟,于崇祯十五年战死在河南。 儿子死了还有孙子。 只要马家香火不断,爵位只能在马氏一族传承。 问题是... 秦良玉的两个兄长秦邦屏和秦邦翰同时死于浑河之战。 她的弟弟秦民屏死于奢安之乱。 都是在给大明朝效命的时候战死沙场。 崇祯无论如何都要给秦家一个爵位。 秦良玉在明白崇祯的想法后眼角顿时流下了泪水,她挣扎着起身就要给崇祯施礼。 锦衣卫再次拦下来说道:“陛下说过,勤国公不用施礼。” 秦良玉无比感激道:“陛下的好意老臣心领了,可老臣觉得不行。” “为什么啊奶奶?”旁边的马万年不解的问,“陛下有意赐爵,您为何不要?” 秦良玉轻轻叹息一声:“俗话说无功不受禄!秦家的男儿里有功劳的只有秦翼明,秦佐明等人,但是他们的功劳还不足以封爵。” 锦衣卫笑了笑:“老将军放心,陛下并非立刻给他们封爵,而是要等一段时间。” “嗯?”秦良玉皱起了眉。 众所周知没有仗打就没有功劳。 崇祯说等一段时间给秦家封爵,那么就意味着要打仗了。 现在刚刚平定辽东,短时间内应该无仗可打才对。 崇祯这是要打谁? 为了稳妥起见,秦良玉认真问道:“请问上差过段时间要打谁?” 锦衣卫同样认真回答道:“陛下没说,我们也不知道。” “那陛下有没有什么特别交待的?” “有,”锦衣卫点头道:“陛下让我等告诉您,到时候按照中旨行事即可。” 中旨? 秦良玉虽然不知道崇祯具体要干什么,但心里已经有了一种猜想。 她点头回应道:“请陛下放心,老身的人会按照旨意行事。” 锦衣卫随后对马万年嘱咐道:“今天的对话都是朝廷的秘密,一个字都不能往外说。”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等马万年点头答应后,锦衣卫从怀里拿出一张十万两的银票秦良玉手中:“这是陛下的一点心意,请勤国公收下。” 秦良玉本就不想收,待看清上面的数字后更加不想收了。 她连忙摆手道:“这也太多了,老身不能收。听闻国库亏空,不如把这些钱交到户部弥补亏空。” “这是陛下的钱与国库无关。” 见秦良玉还要推辞,锦衣卫直接说道:“这是陛下赏赐,必须收下。” 秦良玉无奈,只能接过银票捧在手心里。 锦衣卫施礼告辞。 送走锦衣卫后秦翼明带着一帮人走了进来。 他开口问道:“姑姑,锦衣卫来此作甚?” 秦良玉没有回答问题,而是对着秦翼明说道:“翼明啊,陛下待咱们秦家不薄,以后一定要报效皇恩。” 秦翼明挠了挠后脑勺:“姑姑放心,我是您看着长大的,绝不会做出背负皇恩之事。” 又聊了一会,其他人陆续离开。 院子里只留下秦翼明一人。 秦良玉对他千叮咛万嘱咐,生怕他站错了队,做错了事。 秦翼明不停地点头,点到最后头昏脑涨,两眼昏花。 秦良玉还是不放心,又将秦佐明,秦祚明叫到跟前嘱咐。 二十多天的后七月十一,秦良玉无疾而终。 消息传到京师时,李邦华去世的消息刚送到京师不久。 崇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痛哭不止,直至昏厥。 醒来之后,崇祯强忍着悲痛给二人拟定谥号。 经过讨论,李邦华谥号文忠。 秦良玉谥号忠武。 崇祯钦赐御葬(国葬),入祀乡贤祠,名宦祠,记功牌坊一座。喜欢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