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的一座帐篷里,十几个关宁军士兵围在一起。 一个手拿包裹的关宁军士兵正跪在人群之中接受审讯。 为首的小头目指着跪地的士兵说道:“吴老二,你招不招?” 这个叫吴老二的士兵很是无辜:“招什么招?我冤枉啊!” “冤枉?”小头目用脚踢了踢地上的包裹,里面发出清脆悦耳的金属撞击声。 小头目继续质问道:“这里面装了几百个大明圆宝,你月饷不过二两,哪儿来的这么多钱?” “是巴克勇将军给的。”吴老二回答道。 “巴克勇?”小头目有些意外:“他在关键时刻背叛了咱们总兵大人,现在他是明军,咱们是清军!他给你钱作甚?难道是让你来劝我们投降的吗?” 吴老二笑了:“劝降?我要是有那个本事早就升官了。” “那你带着钱来这干什么?”小头目继续问。 “送钱啊!朝廷早已将饷银下发,可是你们的吴大人一直压着不发。朝廷知道后打算追究责任,你们的吴大人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投降了建奴。” “放你妈的屁!”士兵们立刻破口大骂:“是朝廷拖欠饷银,何来吴大人不发饷银一说?” “我的话你们可以不信,但是钱不能不拿。朝廷知道咱们一直在用命打仗,也知道咱们被拖欠了饷银。所以朝廷又准备了一分钱,并把钱交给了巴克勇将军,巴克勇将军又让我冒死钱带过来给弟兄们分了。” 小头目两眼一瞪:“笑话!我们已经归顺大清成了清兵,大明朝廷会给我们这些清兵补发饷银?” 吴老二回答道:“这是一月和二月的饷银!朝廷说弟兄们现在虽然投降了建奴,但一月和二月时给朝廷卖过命,没有投降。以后的钱不给了,但彼时卖命的钱必须给。” 此言一出,在场的人顿时非常内疚。 “我背叛了朝廷,朝廷却还想着我,我真他妈的不是个东西。” “别说了,我心里也过意不去。” “把钱分一分,分完之后我也该走了。”吴老二站起身说道。 “深更半夜的,你要去哪儿?”旁边的人问。 “当然是回抚顺啊!朝廷给每个被欠饷的人都准备了钱,我每次只能带一点,剩下的都在抚顺。”吴老二回答。 吴老二越是这么说,在场的人越觉得愧疚。 说到最后,一群虎背熊腰的大汉竟然痛哭流涕起来。 另一个帐篷里,给他们送钱的明军却说着另一番话。 “诸位,钱已经送到,我得回去了。” “大半夜的回去干甚?” “这是一趟要命的差事,朝廷许诺只要我把钱送到你们手里,回去后就给我一个月的时间回乡探亲,老婆儿子热炕头都在家等着我呢!” 关宁军入辽已有数年时间。 平日里虽然都写家书,但仅靠文字根本无法缓解士兵的思家之情。 尤其是现在这种情况。 他们已经跟随吴三桂成了清军,自己的家人却还是大明子民。 是继续跟着吴三桂投降? 还是早点跑回去见家人? 现场的人全都陷入沉思。 星夜流转,晨光熹微。 吴三桂睡的正香时,被帐篷外面的喊声吵醒。 胡心水沉声喊道:“大人,出事了大人!” 吴三桂伸了个懒腰问:“什么事?” “天还没亮时,末将往抚顺方向派出了数百探马。这都过去了近半个时辰,他们还没回来。” “再派再探!” “是。”胡心水转身离开。 吴三桂起身用冷水洗了把脸,简单吃了早饭后便再次启程前往界凡寨准备索要军饷。 当然来到界凡寨时,恰巧遇到尚可喜下山。 看着尚可喜那张铁青的脸,吴三桂双手抱拳:“尚兄!” “吴兄!”尚可喜也双手抱拳。 吴三桂问道:“你这是跟谁生气了?” “没谁。”尚可喜摇头。 “我初来乍到,有些事还请尚兄多照顾一些。”吴三桂对着尚可喜深施一礼。 “哎,”尚可喜叹息一声,问道:“你来此作甚?睿亲王可正发火呢!” 吴三桂低声说道:“关宁军断饷了,我想跟睿亲王要点钱。” 尚可喜马上把吴三桂拉到旁边,低声嘱咐:“千万别提钱,我就是跟睿亲王提了一嘴钱的事,便被睿亲王骂了一通。” 吴三桂后退半步,低声询问:“大清...缺钱?” “那是相当缺啊!” “有...有多缺?” “两蓝旗已经有三个月没发饷了,两红旗也欠了两个多月的饷。两黄旗和两白旗以实物代替饷银,名义上没有欠饷,但是发的都是平日里用不到的东西,实际与欠饷无异。” “情况竟然如此严峻!”吴三桂有了一丝悔意。 他投降建奴的目的可不仅仅是为了活命,还要吃香的喝辣的。 就目前的情况看,别说吃香喝辣,能吃糠咽菜就不错了。 可是他已经没有了退路。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了不惹恼多尔衮,吴三桂只能灰溜溜的返回萨尔浒。 中午时分。 胡心水再次向吴三桂汇报:“派出去三波探马,回来的寥寥无几,大部分人都当了逃兵。” 吴三桂不敢怠慢,立刻下令严肃军纪:凡有逃跑者,当场射杀。 逃跑的情况暂时受到了遏制。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拖欠军饷的关宁军又开始逃跑。 紧接着军中开始流传一句话:关宁军就是八旗兵的替死鬼,冲锋在前,撤退在后。给建奴效命就是在阎罗殿前唱戏——不知死的鬼。 这句话很快传到了吴三桂的耳朵里,他顿时大怒下令彻查谣言的来历。 查来查去,得知这句“谣言”来自关宁军内部。 再仔细一查,发现关宁军内部有很多明军细作。 之所以被他们混入了内部且没有引起注意,主要是因为这些人也是关宁军。 大家相互都认识,就算知道对方有问题也不会上报。 “立刻彻查!”吴三桂已经震怒了,“查出来一个就杀一个,本王要让明军的奸细死无葬身之地。” 不查还好。 当下面的人听说吴三桂要彻查时,顿时全都慌了。 他们很多人都收了大明朝廷的钱。 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受到牵连。 为了活命,关宁军内部又掀起了逃跑的浪潮。 在此后的几天时间里,每天都有大量士兵逃跑。 首先逃跑的是负责打探消息的探马。 为了防止探马逃跑,吴三桂只能在探马后面布置督战队。 没想到,督战队和探马一起跑了。 吴三桂以为是底层士兵的问题,于是命将领亲自带队充当探马。 结果... 很多将领离开军营后再也没有回来。 他们不但逃跑了,还带着部下成建制的逃跑。 短短几天时间,吴三桂麾下就减少了两三千人。 这个状况很快引起了多尔衮的注意。 他立刻派人询问情况。 当多尔衮得知是欠饷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后,他咬着牙从济尔哈朗的家产里拿出一些钱交给了吴三桂。喜欢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