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为什么不信自己搞出来的证据? 他不是不信,而是要反其道而行之。 朝堂上下都是城府极深的老狐狸。 如果在这个时候暴露内心的真实想法,反而会引起那些老狐狸的警惕。 所以正确的办法是欲擒故纵。 先表态自己不信证据,给人一副袒护衍圣公的假象。 如果六部九卿没有像他一样袒护衍圣公,崇祯就可以借六部九卿的刀杀人。 如果六部九卿也选择袒护衍圣公,崇祯就要想另做规划了。 面对李若琏的询问,崇祯没有和他解释,而是将他召至近前低声吩咐:“镇抚司接下来有两件事要做。” “请陛下吩咐。” “首先是崇祯十七年邸报,最近不要发表任何与衍圣公有关的言论。另外严查城中散播衍圣公通敌资敌言论的人,就说这是谣言,一经查处立刻把人关进顺天府的大牢。” 李若琏心里虽然充满了疑惑,但还是毫不犹豫地应了下来。 锦衣卫是皇帝的人。 给皇帝办事,不该问的不问。 这是规矩。 “李若琏,”崇祯顿了顿,“抓的人越多,谈论这件事的人也就越多,这个话题持续的时间也就越长,对不对?” 李若琏想了想,点头道:“陛下说的没错。” 衍圣公通敌资敌的消息传出去后,绝对会成为京师第一话题。 上至王公贵胄,下至贩夫走卒都会谈论此事。 毕竟这件事的性质太恶劣了。 官府和朝廷越不让百姓们谈论,百姓们越要谈。 因为这是民意,不可阻挡的民意。 就像弹簧一样,向下压的越狠,反弹的力量就越大。 崇祯的目的是把这件事搞大,越大越好。 所以他要在第一时间用强硬手段压制话题的传播,制造反弹的力量。 “接下来是第二件事,”崇祯眯起了眼睛。 李若琏知道,崇祯要杀人了。 他每次杀人前都会眯眼睛,这是惯例。 崇祯慢悠悠的说道:“等抓的人足够多时,顺天府的大牢就装不下了,严查散播衍圣公通敌资敌言论的事也就只能暂时停止。不出意外的话,这个话题很快就会席卷京师。” “到时候会出现两拨人,一波支持衍圣公,另一波反对!” “接下来要联合那些被捕人的家属,让他们联名请求官府放人。” “顺天府那边肯定不敢做主,因为这些人是镇抚司抓的,只是暂时放在顺天府的大牢里,他们无权处理。所以他们会询问镇抚司的意见,你要做到不管不闻不问,任由事态恶化。” “臣遵旨。”李若琏施礼后转身离开。 大殿内很快只剩下崇祯自己一人。 此时天色已经彻底黑了下来。 他既没有吃晚饭的打算,也没有去后宫玩耍的想法。 而是独自一人待在乾清宫里思考这次的倒孔计划还有没有纰漏。 是的。 他不仅要杀了衍圣公,还要完成倒孔大业! 当然了。 这里的倒孔不是打倒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思想。 不是崇祯不想废儒学,而是不能。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的思想便成了主流思想。 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 到了明代时,儒家思想已经在全天下读书人的心里形成了坚固的烙印。 如果崇祯真的要废儒学,恐怕全天下的学子都会和他为敌。 别说平辽东了,京师都有可能不保。 所以... 他要打倒的是以衍圣公为首的孔氏利益集团。 人们神话了孔子和儒学,所以才会对孔子的后人倍加推崇。 当高高在上的衍圣公背负着骂名倒下的那一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思想也会因此沾上污点。 人们亲眼看到高高在上的神(指儒学)也会像普通人一样沾染污垢后。 便就不会再把它当做神,而是视其为普通人。 儒学的地位便会产生动摇,进而发生连锁反应。 这才是崇祯想要的结果。 思考了很久确定没有纰漏后,崇祯离开乾清宫去后宫缓解压力。 次日。 整个京师还洋溢在收复沈阳的喜悦之中。 根本不知道衍圣公通敌资敌的事。 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派人上街打探后,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崇祯。 见崇祯闭目不语,李若琏问道:“陛下,六部九卿的官员根本没把这个消息散播出去,京师百姓对此一无所知。咱们是不是把这个消息主动散播出去,把京师的局势搅乱?” “不急!”崇祯呵呵一笑:“给京师官员一点时间。” 崇祯之所以如此淡定,是因为他对官员们非常了解。 大部分官员都有偏袒孔胤植的想法,包括内阁的人。 他们不是不爱国,而是无法接受孔胤植投敌资敌的事实。 更无法接受衍圣公即将从神坛上跌落的命运。 但有人除外。 黄宗羲就是代表。 他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别说衍圣公有问题了,就是崇祯的问题,他也直言不讳。 参与鉴别笔迹的官员有数十人。 他们大部分人都对此事闭口不言,但以黄宗羲为首的一些官员选择把消息传了出去。 他们当天就让人把衍圣公投敌资敌的消息散播出去。 可是由于宵禁的缘故,只能作罢。 在第二天的早晨,他们立刻有意无意的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府上的仆人。 仆人去集市上买菜,去街边的小摊上买早点时又把消息告诉了别人。 仅仅一个早晨,消息便迅速传播开来。 京师前门大街的广场上,一帮人在太阳下面晒暖。 “听说了嘛?昨个儿朝廷发生了一件天大的事。”一个人对着旁边的人故作神秘道。 “没听说啊,什么事?” “这都不知道,你们也忒没本事了。” “您有本事,您倒是说啊!” “我不说,说出来怕吓死你们。” “哎吆喂,您真把自己当根葱了,谁拿你炝锅啊!”一个中年人讽刺道。 “爷们儿,乐意说就说,不乐意说就把嘴闭上,没人把你当哑巴。”旁边一个上了年纪的人使出了激将法。 那人先是向左右看了看,确定附近没有官府的人后,低着头对附近的人说道:“咱们大明的衍圣公竟然做出了通敌资敌的事。” 周围的人立刻露出了鄙夷的表情:“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别搁这胡咧咧。衍圣公是孔子后人,天下读书人的敬仰对象。要是被他们知道你造衍圣公的谣,能把你撕碎了。” “真的,没骗你们。昨儿陛下召集六部九卿的官员一起查验了证据,确凿无误。” 见他说的煞有其事,周围的人立刻围了上来:“爷们儿,摊开了说。” ......喜欢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