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让乔松等多久,客人便在半夏的引领下来了。
来人双手端在小腹,弯腰行礼道:“奴婢赵高拜见公子。”
“太官今日是本公子的客人,何来奴婢之说。来,快请坐。”
“公子折煞奴婢了。”赵高神色惶恐的推辞道:“公子驾前,哪有奴婢坐下的道理。”
“太官这是何意?莫非是本公子招待不周?”
赵高连忙行礼,再度推辞道:“能得公子挂念,已是奴婢的荣幸。若能近前一些服侍公子,便是奴婢天大的福分,哪敢劳公子设宴款待。”
乔松见赵高推辞不受,心中微微点头。果然不愧是能蒙蔽父王几十年的老银币,对于分寸的把握当真是厉害。
赵高如果今天真的答应坐下,那么他就不再是仆,可就失了这份亲近了。
“也罢,既如此,太官便近前来吧。”
“谢公子恩典。”
赵高面露欣喜,仿佛受了多大的恩宠一样,轻步挪到乔松身旁,亲自为乔松盛了一碗饭。
然后退后半步,恭敬的站在了那里。
这顿饭换了个人服侍,乔松虽然心里有些不习惯,可言行举止却没有出任何差错。
这得益于严谨的王室教育。
回想起礼仪博士教导自己的经历,乔松就忍不住一阵的牙酸。
那可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啊。
别以为大秦崇尚法治,就没有礼仪了。举个粗暴点儿的例子,祭祀先君的时候,你说要不要注重礼仪?
言归正传,让乔松不得不承认的是,赵高揣摩人心的本事的确一流,无论是给他盛饭还是盛汤,亦或者是他最后放下碗筷赵高的应对,都完美无缺,显得十分自然。
那份自然和熟稔,就好像伺候了乔松很长一段时间了,没有丝毫的不妥。
说句夸张的话,碗中米饭的松软程度都恰到好处。
若非知晓这家伙的真面目,乔松怕不是也要生出将此人留在身边的想法,实在是用着太顺手了。
用完饭,再用薄荷水漱过口。
那些侍女便知趣的退下,仅留下了半夏和赵高还在跟前伺候。
“太官前日送本公子的礼物,本公子甚是满意,差事办的不错,当赏。”
“能为公子分忧,便是奴婢的荣幸,不敢求赏。”
“太官此言差矣。我大秦以法治国,向来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本公子虽年幼,但这个道理还是懂的。”说到这里,乔松看向了半夏。
半夏会意,招来侍女,从其手中接过一个托盘。托盘上垫红绸,盛放着一把如意。
如意通体洁白,头部镶嵌着三颗猫眼大小的红宝石,看起来便价值连城。
乔松挥了下手,半夏将此物捧到了赵高面前:“这件如意,乃是本公子心爱之物,便赏给太官吧。”
赵高连忙跪在地上,双手举过头顶接过了如意,然后拜倒在地:“奴婢谢公子赏!”
“嗯,起来吧。”乔松微微颔首,似是极其满意:“这饭后啊,还是适合走走。太官陪本公子散散步吧。”
“奴婢遵命。”
离开宫苑不远,便是一条人工开凿的河流。河水引自渭水,穿咸阳宫而过。
河流两岸遍植柳树,伴随着微风吹拂身姿摇曳。
散步自然是不可能单纯的散步的,没几句乔松便询问起了惊鲵的状况。
赵高不敢隐瞒,将惊鲵受伤的事情说了出来。
乔松眼中闪过一道冷芒:吕不韦个老帮菜果然没打算让惊鲵活着回来。
别看所谓天字杀手有多厉害,但在真正的权贵眼中,也不过是一件稍有价值的消耗品罢了。
惊鲵也是这样的消耗品。别说对吕不韦了,哪怕是对罗网来说,只要剑还在,人是不是原来那个并不重要,罗网内有的是亡命徒,从不缺人。
只是,老帮菜,本公子记住了!
“信陵君啊……”乔松一脸唏嘘的摇了摇头:“本公子近几日读史,也曾偶尔有过臆想,昭襄先王之时,若无信陵君行窃符救赵之举,赵国是不是已经灭了。
不想如此风流人物,竟已经逝去,当真是世事无常。”
赵高听出了乔松话语里的意思,便顺着他的话说道:“信陵君魏无忌的确是一时人杰,可惜他的命不好。
被兄长安厘王猜忌,为救赵国又怂恿魏王侍妾偷窃兵符,锤杀领兵大将,犯下诸多错事,以至于不得不流落赵国数十载。
不过,奴婢倒觉得,他最不该做的是成了我大秦的敌人。”
“倒也是。”乔松点了点头,然后停下了脚步,眺望着远处的宫墙,似有所指的道:“似信陵君这等人物,逝去之后本公子竟是到了今日才知。唉,这咸阳宫外的世界,到底什么样子的呢。”
赵高心中一动,下意识的瞥了眼手里捧着的如意,眼中浮现出了一抹恍然。
于是,赵高便凑近了一些,低声道:“奴婢愿效犬马之劳,以解公子之忧……”喜欢秦时颂乔松请大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