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国运之战,是民族存亡之战,抗倭战争。】 【自从倭国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华夏就被迫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洪流之中。】 【国土遭受重创,大片领土沦陷于敌手。】 【在这危难之际,我党领导的武装,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坚持长期抗战,有效牵制了半数以上的倭军,支援了整个亚洲的反法西斯战争。】 【随着漂亮国、毛熊国两个大国加入对倭作战,亚洲的抗战形势迅速发生逆转。】 【漂亮国领导盟军直接打到了倭国的家门口,又在倭国丢下了两颗核弹。】 【与此同时,毛熊国军向盘踞在我东北的倭军,发起了强大的攻势。】 【华夏战场上,八路军、新四军和国军向倭军发起了最后一战,倭国被迫投降。】 【此战,华夏顺利收回了沦陷地,而且华夏的国际地位得到空前提高。】 【这一次战争,华夏不仅坚守祖国阵地,扞卫了国家的主权与领土完整。】 【还获得了漂亮国、毛熊国等大国一起进入五常的机会,成为了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之一。】 【华夏人民靠十四年的艰苦抗战打出了国威,也打出了国际话语权。】 此时,密密麻麻的弹幕相继弹出。 “十四年抗战,太令人绝望了!” “请记住这些数字:华夏军民伤亡总数超过3500万,930余座城市相继沦陷,42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倭寇公然违反国际法,对18个省的百姓使用化学武器,高达2000多次,以极不人道的方式造成了华夏军民严重死伤。” “不敢看,根本不敢看这十四年的抗战历史。哭死了,想象不来先辈们是怎么扛过来的。” “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血海深仇,永世不忘!” “所以我们没有资格替先辈原谅倭国!” “每一个华夏人都应该看的纪录片——淞沪会战。” “如果有需要,我可以走丢在东京。” ...... 密密麻麻的弹幕,简简单单的几个数字,如重锤般敲击,让各朝皇帝感受到了当时的绝望和无力。 华夏后人总说,这段历史,不会忘,不能忘,也不敢忘。 这对于后世来说,是血泪交织、尸山血海的凄惨记忆,对于他们来说,则是长鸣不息的警钟。 对于他们这些皇帝来说,虽然不是发生在他们的朝代,但又何尝不是国耻! 倭国表面谦卑,其实狼子野心,觊觎华夏之心从未熄灭。 一朝蛰伏,蓄势待发,只为等待时机重创华夏。 华夏的历朝历代,几乎都会有大型的战争。 可是那都是内战。 而倭国,却是外敌! 给华夏造成深重灾难的外敌! 外敌入侵,利炮之下,山河破碎,生灵涂炭。 其痛更深,其恨更长! 历史,是最深刻的清醒剂,也是最厚重的史书。 抗战十四年,华夏后人用血肉之躯换回胜利。 但历史的伤痕犹在,历史的教训也还历历在目! 此时,各朝皇帝对倭寇的恨意,无疑达到了顶峰! ...... 洪武年间。 朱元璋瞬间攥紧了拳头,额头的青筋暴起,胸中怒火熊熊燃烧。 对倭寇曾对金陵城犯下的滔天罪行,他铭记于心,一刻不曾忘怀。 在此之前,燕王朱棣主动请命,誓要率领大军征讨倭寇。 此刻,朱元璋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忧虑。 不知朱棣是否已顺利抵达倭国,又是否能顺利应对那狡猾多变、阴险狠毒的倭国人。 但很快,朱元璋心中的忧虑闪过,很快便被一抹决绝代替。 燕王朱棣,若是连倭寇都收拾不了,还是未来的永乐大帝吗! 他知道,朱棣这一趟攻打倭国,绝非易事,会耗时许久。 或许久到,他能想明白大明的未来,到底是交给地位稳固但是身体欠佳的皇太子朱标,还是未来的永乐大帝朱棣。 短暂的思考之后,朱元璋的眼神再次变得坚定而决绝。 大明的未来,在此刻,当然是在太子朱标身上。 ...... 嬴政已经不似之前那般愤怒,毕竟他已经安排好了徐福出海寻找倭国。 而不管徐福有没有寻到倭国,徐福都难逃一死。 尽管如此,嬴政的面容依旧凝重,思绪万千。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是自古以来,王超更替的道理。 虽然他身处两千年之前,却仿佛能预见后世的风云变幻。 华夏举全国之力,历经十四年的艰难抗战,终于将倭寇赶出国土。 这一次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华夏作为胜利方不同的是。 华夏本次的获得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直接进入五常,成为了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之一。 “五常”、“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这些后世的概念,嬴政不知道。 但是能和漂亮国、毛熊国这样的后世强国,一起加入这个组织,嬴政猜测这个组织在后世一定是有着顶级话语权的存在。 可以说,经此一役,华夏国内尽管依旧积贫积弱,但是国际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语。 而如此大的胜利,在没有统一的华夏面前,就是巨大的诱惑,必然会引发各方势力的纷争。 嬴政微不可察的叹了一口气。 华夏,怕是要陷入内战了呐!喜欢盘点短视频名场面,古人全麻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盘点短视频名场面,古人全麻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