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组,诸葛亮、诸葛瞻父子!】 【“邓艾匹夫,吾岂是受降之辈!”】 【诸葛瞻作为武侯之子,很显然,他的成就并没有达到人们所期待的高度。】 【但他誓死守护蜀汉江山的英勇壮举,赢得了后人的尊重。】 【诸葛瞻,官至蜀汉帝国的卫将军,平尚书事。为政表现也还算是差强人意。】 【评分:诸葛瞻75分,诸葛亮满分,父子共计175分。】 此时弹幕弹出。 “武侯满分是因为满分只有100,诸葛瞻能有75我觉得过了。” “诸葛父子175,诸葛亮180,诸葛瞻倒欠5分。” “诸葛瞻甚至在死后千年余后后人评分时依旧享受着父荫。” “诸葛瞻搁着抱大腿呢,父子组合至少两个都要强才行吧。” “不是诸葛瞻不行啊,是他打的是高端局三国,而且是大逆风。” ...... “军师!” 刘、关、张三人同时大呼。 后人对军师的评价是满分!何其高啊! 有军师为他们助力,他们三生有幸啊! 突然,他们还想到天幕中不止提到了军师,还有军师儿子。 说诸葛瞻没有达到人们的期望。 “军师,不必在意后人看法。” “诸葛瞻只是身处三国时期,若是他在别的朝代,必定大放异彩!” 诸葛亮有些好笑着说道: “他还未出世呢,我为何要操心他。” ...... 【最后一组,陆逊、陆抗父子!】 【“乱世的百姓,需要更好的生活。”】 【若是没有陆抗,吴国的覆灭或许会提前八年。】 【若是没有陆逊,东吴或许根本无法抵挡刘备东征大军的凌厉攻势,荆州亦将拱手让人。】 【这对父子二人,共同守护国家的半壁江山,长达三十余年之久。】 【他们勤勤恳恳,尽忠职守,堪称东吴之瑰宝,亦是三国时代的璀璨星辰!】 【最终他们父子二人携手,共同被供奉于武庙之中,可谓是实至名归。】 【评分:陆逊95分,陆抗93分,父子合计188分。】 弹幕弹出。 “陆逊陆抗谁比得了。” “盲猜成就最好应该是陆逊陆抗。” “能双双进庙的估计也只有陆逊陆抗了。” “能双双进庙的还有周勃、周亚夫。” “陆逊陆抗父子确实实至名归,但是这个排行榜没有关羽关平父子、张飞张苞父子稍微有点没道理。” “也不要局限于什么非帝王,整个汉末三国4组最牛父子,陆逊陆抗,曹操曹丕,司马懿司马师,孙坚孙策,其他都差点意思。” ...... “没想到江东倒是出了人才!” 曹操咂舌。 后世之人竟然给这对父子的都是清一色的好评,堪称实至名归! 而且这对父子还是双双进入武庙之人! 陆逊此人的名号此时还并未打响,他也并不知晓其英勇程度。 只能暗自吩咐下去,若是有此人的动向,速速汇报于他。 他的梦中情将关羽,是不会归附他了。 陆逊不知道行不行? 若是能在江东鼠辈那抢过来就好了! ...... 永乐年间。 “虎父无犬子啊!” “就是感觉还是少了些人。” 朱棣回想起史书中关于三国时期的一些记载,淡淡开口。 “除了天幕中后人评论提及的这些父子。” “曹魏的乐进、乐綝父子;邓艾、邓忠父子,都很是不错。” 乐进是跟着曹操时间最长的外姓大将,能力和战绩有目共睹。 乐綝官至扬州刺史,这并不是依靠乐进的声望才得来的,而是不断累积起来的军功。 乐綝果毅有其父风范,只是可惜在淮南三叛的时候,被诸葛诞所杀。 邓艾跟随父亲征战四方,磨练出非凡的军事才能。 在绵竹之战中,邓艾更是展现出耀眼的光芒,指挥若定,使得蜀汉最后的防线在他的攻势下土崩瓦解。 邓艾的能力,在后三国时期,无人能出其右。 然而,他与其父竟遭人诬陷,最终未能逃脱被杀的悲惨命运,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三国时期,能臣武将实属太多了。 随便拉出来一个,在其余朝代都是了不得的人物。 只可惜,他们都汇聚在了三国。 朱高炽此时也开口了。 “我觉得夏侯渊、夏侯霸父子,不上榜也说不过去。” 夏侯霸长期驻守雍凉,他在与蜀国的交锋中,多次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司马懿发动政变之后,夏侯霸便亡命奔蜀,继续他的战斗生涯。 甚至与姜维共同北伐,最终官至车骑将军。 谈及他的父亲夏侯渊,更是名震天下。 虎部关右,所向披靡。 曹操对他赞赏有加,视其为宗室中最杰出的统帅。 “其实我觉得,吕良、吕布父子,丁原、吕布父子,董卓、吕布父子,也应该上榜。”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瞻基的声音响起,引来朱棣的一个白眼。 ...... 嬴政看着天幕的评论快速闪过,心中一片感慨。 若不是局限于三国,而是历朝历代,那王翦、王贲父子一定榜上有名。 父子二人的战功无人能及,是他灭掉六国的最大功臣。 有两位将军,实属大秦之幸! 在嬴政感慨之际,下一个视频开始播放。 ...... 【如何织造一场文字狱?】 看到这个标题,嬴政有些诧异。 “文字狱?” “以文字给人网罗罪名吗?” “这也太荒唐了吧!” 嬴政转而一想。 先前天幕中提到过儒家学派的变革。 自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就开了华夏统一思想的先河。 接着宋朝朱熹理学的兴起,皇权为了垄断儒家的解释权,再次篡改了儒家思想。 想必这个文字狱,就是皇权禁锢思想的产物。 是后世皇帝为了对付不听话的人弄出来的罪名。 ...... 苏轼看到这个标题浑身一颤。 他就是文字狱的受害者。 此前,他与变法派的政见不合,惨遭排挤。 后来他进《湖州谢上表》,对新法推行过程中出现的弊端进行批评和讽谏。 接着他便遭御史弹劾,随后被搜出大量的诗文为证。 在被羁押几个月之后,皇帝终于下诏赦免他。 而他也收敛自己放荡不羁的性格,处事开始逐渐豁达。 一路被贬一路吃,闲时还能做做诗。喜欢盘点短视频名场面,古人全麻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盘点短视频名场面,古人全麻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