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产线大概率就是华为让出的这一条。”
秘书原本是人大的社会学专业选调生,这一段时间愣是被逼的去学微电子行业的相关东西了,请教了很多专家,甚至了解了非常多的光刻机相关的知识:
“不过,卷耳智能科技也有改进光刻机的打算,如果国产光刻机有进展,新增产线是我们可以争取的。”
徐君点着头,但脑子里想的还不是产线的事儿——产线是否能有还是未来的事儿,但他总觉得有人要挖墙脚。
廖正要来,给的压力太大了。以前都是他带队去沿海,去广深考察拉投资,总感觉现在是反过来的。
“卷耳智能科技的扩张速度很快,就算是拿下了科创基地的几栋楼,很快也会不够用,给他送一栋5a级写字楼怎么样?”
徐君说道:“科技岛怎么样?”
说着,徐君还打开地图:“这里距离高铁站只有9公里,而且全程快速路,几分钟就能到。
“他们在高新区那个地方,环境好是好点儿。但是商务谈判什么的,有人要来,是不是不太方便?从车站和机场过去,得一个多小时了,是不是很耽误事儿?
“在商务核心区有一栋写字楼的话,哪怕只是作为形象店,也是不错的吧?我看东方大厦就不错!”
秘书先是一怔,迅速想明白了徐君想做什么,也是迅速的查了查资料:
“东建集团这栋楼,5a甲级,三十三层,十万平米。正常买下来的话,需要二十多亿。”
“二十亿。”徐君敲了敲桌子:“十亿能拿下来吗?”
十亿,建筑成本可能差不多,但是,那里拿地的时候,价格就不便宜。十亿肯定是亏的,而且,就算不亏,人家忙忙活活好几年图啥呢?
不过,有些时候账也不能这么算。
因为地产市场比前几年差了很多,再加上经济本身的因素,科技岛商业地产的价格是虚高的,现在也根本没有什么入住率,东建集团现在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换个企业可能还真不行,但如果是给卷耳,说不定还真可以。”秘书分析道:
“卷耳如果入驻,甚至把这栋楼当成总部,这栋楼哪怕亏了一些,其他的楼涨价也能赚回来,甚至更多。
“高新区那边的集聚效应就是样板,三个产业园区现在已经满满当当的了,东建集团一定会考虑这个因素的。”
“先接触一下,谈谈预期。”
徐君也是这么考虑的:“我这边开会讨论一下,十个亿,就当他们把这几个月交的税还给他们了,只要能留住,就是值得。”
卷耳智能科技是初创企业,早期还是小微企业。但现在的营收和规模,肯定不能算是小微了。
同时,他们还认证了高企、享受着科技产业扶持的政策,税收这边有非常大的优待。
但即便如此,这几个月,他们给河州带来的税收也超过十亿了。
这还只是直接交的税,间接的,比如员工个税——卷耳智能科技的薪资水平是非常高的,个税这一块儿也不是个小数目。
再加上高收入带来的高消费等等。
就算交的税全还回去,河州这边也是大赚特赚的。
而且,卷耳智能还在飞速发展,早几个月,是只有耳语系统和私人助理的,现在,除了因为芯片产能受限而发展缓慢的超算平台之外,开放平台的营收也在急剧增长。
未来几个月,交的税只会越来越多。
还不仅仅是卷耳自己,依托于开放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科技企业也非常之多,甚至把高新区的三个园区都填满了。
虽然现在才第一个月,还没有真正的效益,但大部分企业眼见着飞速在成长,未来,这将会形成一条巨大的产业支柱。
这可是河州从未有过的盛况。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