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没有记错,兴耀科技的SaaS产品只进行了小范围的内测,并没有正式上线。”
叶临自然也会关注竞争公司的动态,当时他还挺看好兴耀科技的SaaS项目,至于为什么没有落地,那就不得而知了。
林萧然顿时觉得面前的牛排瞬间没了滋味,“其实在集团孵化产品于产品团队是幸运的,我们称之为有根创业,但同时带来的阻碍也是很多的,如审批流程过长,我们想做个营销活动,光论证的可行性加领导们的签字就要1.5个月,等这个营销能落地时,至少要2个月,这对于SaaS发展并不乐观。在我们还没有验证这个商业模式可行性前,这个还未验证的SaaS产品被按下了暂停键,即使我心中早就知道它的结果,但当这个消息来临时,项目组的不少人还大哭了一场。说来惭愧,包括我自己,也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红了眼眶。这个情绪有后悔、有不舍、有遗憾,产品进行过程,我尽力而为,但还是犯了很多错误,不少时候,组员的想法是对的,我仍旧坚信自己,当发现想弥补时,已经无力回天。”
“比这个更难的是我们的私有化产品由于跟集团内其他团队的业务有相同部分,而且长期未产生收入,无法自赚自花而面临着被合并的结局……兴耀集团目前已经砍掉了三块不赚钱的业务,人员全部自行找岗,可目前寒冬即将来临,哪还有岗位呢?其他部门也有裁员指标,从20%~40%不等。”
“因为是由我主导的项目组,并不想被合并,甚至还在想着要将大SaaS的产品做成工业组件,完善产品的GTM体系,最终达到产品可构建服务商生态赋能客户的商业模式。想寻求产品的中长期发展,然而老韩跟我商量说,集团即使这次没有砍掉我我们的项目组,但不代表半年后不会砍掉,需要在半年做到自负盈亏,短期不见效的事情都要停掉……我是兴耀科技的CTO,我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去带其它项目组,但其它人怎么办呢?”
“所以,这就是你选择跳出舒适圈,选择出来创业的理由?”叶临用餐刀将瓷盘中的牛排分割成小块,小块的。
林萧然释然一笑,继续道:“目前的互联网行业有两个关键词叫业务收缩调整和裁员潮,这两个词的出现频率高得令人发指。这不仅仅是一两家企业因为经营不善,采取的收缩阵线策略,放眼望去整个互联网都如此。事实上,从去年几个大厂的财报都不太好看,增长放缓,净利润下滑明显,当啃肉的开始喝汤,原本还能喝汤的对着汤渣发愁,连汤渣都吃不上的只好排队倒闭咯。”
叶临短暂的思考后,叹了口气,接话道:“互联网过去黄金十年始终在野蛮增长,每天都能诞生一个新软件和新平台,需求旺盛、投资炙热。游戏、直播、团购和教育蓬勃兴盛,那个最疯狂的烧钱阶段,恰巧也是每个网民最憧憬的年代,平台让利、优惠半价,各种羊毛薄到手软,对大佬是真心敬仰,但我现在现在却巴不得这些人去死。”
林萧然放下的手里的刀叉,举起一旁的酒杯,痛饮而尽,沉声道:“反垄断的镰刀挥下,先扩张后垄断的路子终于行不通了,当下变成一种存量厮杀,再也没有新的生态位出现,强者恒强,弱者卖房还债……赛道领域争相倒闭,今天是教育,明天是游戏,后天是金融,逐个爆破,波及整个上下游产业。”
“甲方没钱了,乙方群狼环伺,互相比拼账期垫款、免费方案、团队作战、熬夜赶工,甚至卷到了谈业务的人要有一定姿色。为了努力活下去,收缩业务是首选,关停边缘部门,砍除亏损项目,裁撤低产业务,优先保证基本盘的盈利,维持核心竞争。”
“对外是各种暗改规则,糊弄消费者,精准杀熟,赚尽最后一波钱。”
林萧然的话,让叶临脸上的表情也变得越来越凝重,“目前互联网的行情就是,即便是身经百战的程序员也无法置身事外,底层岗位被精准围剿,优先淘汰,高层岗位未能幸免,无论,还是双一流硕博连读,只要性价比低,年龄大,卷不动,收拾包袱几乎是唯一结局。”
“而在裁员大逃杀中幸存下来的,不意味着有新机会,反而更忐忑焦虑了,只能卖力工作,争夺现有资源,陷入更进一步的内卷内耗。资本乐意所见,顺应形势缩减福利,可能停止下午茶供应,可能是某天不包餐了,或是宣布取消房补……某些大厂早些年倡导996、福报论,现今在舆论冲击下开始倡导人文关怀,口号喊得响,要减压减负,停止无意义内耗,强制准时下班。听起来挺像那么一回事,却经不起细思,毕竟挤占员工的私人时间没有减少,只是手段变得更讨巧,更隐秘。要知道,互联网大部分工作都能通过远程办公解决,在大环境厮杀惨烈,各大厂抢夺业务的前提下,员工强制下班后依然得在家加班。有脾气的年轻人,当然可以早点下班,手机一关领导别烦我,只要月度KPI能按时完成,只要有信心自己的绩效不会拿到C或D。”
林萧然耸了耸肩,重重的叹了口气,继续道:“所以,还是那股熟悉配方,它本质不在于是否准时下班,是否取消大小周,而是工作量有没有降低,员工回到家后,有没有拒绝工作、拒绝不回复与工作有关的任何消息的权利。很可惜,员工只是被强制离开工位,工作量没有丝毫减少,而在家办公期间的水电网成本全由自己承担,没有餐补和加班费……万一过劳猝死,公司还能推脱,说已经让员工准时下班了,在家出事与公司无关。”
话已至此,林萧然和叶临对视一眼,脸上满是苦笑,因为他们都是这么过来的,也清楚彼此的想法。
还有比大厂员工更惨的吗?有,大厂的外包员工。几乎所有互联网大厂都喜欢外包这种形式,成本可控,性价比极高,还能规避风险,就好像百万外卖大军、百万快递小哥一样。
这里面还是有区别的:一种是人力外包,招聘成本更低的人员。他们长期处于鄙视链下游,自嘲为二等公民,不仅工牌与正式员工不一样,活动区域相对有限,甚至在工位紧缺的时候,还得给正式员工让位。他们承担最苦最累的活,无偿加班,做着重复性机械工作,五险一金按最低标准缴纳,无缘年终奖,只为了那点转正希望。可转正希望相当渺茫,外包员工往往像血包一样用完就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