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几,丹初率亲兵营赶到。吴捷正在包扎伤口,挣扎着过来求见,说道:“大帅,敌军塘骑有三眼铳、弓箭,非泛泛之辈。”
此兄确是一员猛将,身为营长尚能领头冲锋,殊为不易。“不怕。亲兵营已经赶到,火器营有一队火枪兵亦已赶到,守住黄驿当无问题。”
冯加礼来报,说徐彪大军将至,前锋距黄驿仅剩十里距离。
“多少人马,摸清楚了吗?”
“骑兵不下五百,步兵不下四千。”冯加礼小声说道:“大帅,这批贼军还有四头大象。”
广西多野象,土司常常训练象兵,锐不可当。为对付麓川土司的象阵,太祖下令设立驯象卫,为广西十卫之一,原驻思明府,其后迁至南宁府,再迁至横州。
驯象卫起先训练象兵,但大象训练不易,象兵消耗极大。一头大象的消耗,顶得上十几匹良马。明朝中期以后,驯象卫不再训练象兵,但常常组织军民捕杀野象,防止害民。
这徐彪,军中竟然还有象兵。
“魏国松到哪了?有消息吗?”
步兵本就走得慢,还要穿越陈邦傅的地盘,与陈邦傅的军队协同作战。
“步兵第一标先锋于四天前到达横州,次日与徐彪打了一仗。两军打成平手,相持一日。之后,大概昆仑关失守的消息传到了横州,徐彪引兵急撤,留下两千兵马据守横州。陈邦傅留兵围攻横州,魏标统带兵追击徐彪,被徐军阻击。”
掐指一算,徐彪的兵马还真不少。除去昆仑关、南宁、太平、横州、永淳等地的守军,除去阻击魏国松的部队,他手上竟还有四五千兵马,着实不容小觑。
徐彪的地盘在南宁、太平两府。南、太毗邻交趾,多土司,不奉官府号令。徐彪实际仅领有南、太两座府城,以及府城周围新宁州、永淳县、横州三座州县。
也就是说,徐彪的饷源仅有五座城池,却养活了超过一万人马。南宁之膏腴,可见一斑矣。
登高望远,一条大道绵延伸向远方,正是联通浔州与南宁之间的驿道。远处烟尘四起,似有无数兵马飞驰而来。望远镜中,可清晰地看到昭永军侦侯、斥候与贼军的塘骑,彼此正扭打在一起。
再看远处的地形,驿道之南为郁江北堤岸。驿道之北为昆仑山脚,已经相当舒缓。指望用昆仑山作屏障已不现实,敌军完全可以散入昆仑山南麓,翻越山脊通向南宁。
此时此刻,连丹初也有些犹豫,不知该作何决策。若主动出击吧,己方都是轻骑兵,满打满算只能凑出六百战兵、两百辅兵。若是坚守驿站吧,没有地形可作倚恃。炮队尚未跟上,没有火炮可以御敌。
敌军人马众多,还有战象,真不知该如何防御。
“二位怎么看?”丹初拿不定主意,询问吴捷和冯加礼。
吴捷答道:“大帅,敌众我寡,贼急于返回南宁。不如坚守黄驿,等到步兵一标、火器营相继赶到,再合力攻击贼军。”
“不可,”冯可礼明确反对,说道:“我军为骑兵,一路急行军,队伍拉得很长,只有不到一千人马赶到黄驿。敌军为步兵,急于返回南宁,队伍只会拉得更长。
“若坚守黄驿,敌军愈集愈多,又是急于回家的穷寇,其势难当。不如趁其先锋立足未稳,先败其骑兵,再挫其前锋,则贼军必败无疑。”
丹初眼前一亮,毅然下定了决心,令道:“全军列阵,不分战兵辅兵,全部集合待命。”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