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年代的战争就不能停,一旦停下来,官员之间由于分脏不均的纷争必起。正所谓,人闲生事非罢了! 搜刮钱财,刻薄百姓事小,通贼事大。这是金声桓不可不防的事情,现在摆在他金声桓和心腹王得仁面前的无外乎下面这几条路。 虽然这两年自己手头也算积攒了实力,不过要与现在势头正盛的朝廷(指清廷)相比,无异于莹火与皓月争光了,再说了那边的人似乎也少不了争权夺利,别的他不知道,那边若不是何腾蛟与节制忠贞营的大学士堵胤锡相争又怎会导致荆州之役大败呢!大顺军的战力自己是知道的,这王得仁不也是大顺军部将么!就只好用一个“猛”字说他最为恰当,虽失之“莽”字却也是极武勇之人。否则自己也不会对于武都司的事不闻不问,他王得仁去武都司家逼亲的事,自己听得耳中几要想茧,为何却不办他的缘由。 心中的烦燥,即使是在罗伞之下,亦让他感到这暑日热浪滚滚。不过自己到底是一军之帅,实在是威严要紧,所以他也同王得仁他们只是咬牙苦撑罢了! 金声桓微一点头,起身走向点将台前,前去向诸军训话。王得仁等几个总后偏将总算是松了口气,知道他照例要训几话,夸上一两句鼓舞一下士气。向个将官跟在他身后,努力摆下雄纠的模样,不过都是有听没有见,心里都在打着自己的算盘。 跟在金声桓身后的是高进库,人长一副瘦长马脸,小眯缝眼睛,几根似被火烧过似的焦黄胡子点缀在下巴上,倒显的那一付脸实在是长的可以。 此刻晒了一上午的他,心里不断大骂金声桓不知爱惜“士卒”,如此酷热天气本该好好让军兵们歇歇气,反正一时之时又不急进兵。一双小眯缝眼瞅着金声桓的背影,牙齿轻轻磨着:“好你个金声桓,不知体恤士卒,这不大不小也算是一过吧!”要说他全心全意盼的就是这位金提督被巡抚、巡按参倒,要不巡抚大人又如何有保举自己的机会! 金声桓的一声话,总算是救了众人性命。虽然小兵们只能叹自己命苦,但愿提督大人不要每日心血来潮就好。诸将官心中更是无人不骂,只不过随着官职的大小也代表着溢于言表的程度。 金声桓将手中家信有关的那一页递给王得仁“得仁哪,你先看看这封书信。” “得仁何必如此呢!”金声桓看看地下被王得仁踏得乌黑的家信,心里斟酌该不该捡回来,想了一想再看看王得仁暴怒的模样,还是放下这件事,坐在他的对面轻轻说了句。 “得仁,你又忘了,咱们不是说了么,在私下里,咱们还是以兄弟相称……”金声桓这么做是对的,他很清楚这些贼军出身的人,讲的是义气,虽说也是当官多年,可是这一身匪性是改不了的。 这话说的够明了,金声桓放心了。他要的就是这话,虽然他明白他和王得仁两个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跑不了一个也蹦不了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