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自我介绍(1 / 1)

“还有想要盖房的吗?现在政策已经很宽松了,要知道还有别的村里知青,想要盖房子,宅基地也是要交钱的。” 这倒是说的没错。 肖青予心里是认可的,但她还在等。 “那个,大队长,我想问一下,如果不盖房子,大队上会怎么安排我们的住处?”许小磊问。 他为人比较谨慎,想的自然也就比较多。盖一所房子不是那么简单的,材料从哪出?雇人哪里找?一共需要多少钱?这些还都是未知数。 而且,在房子盖好之前的这段时间,他们又要住在哪里? 现在知青点就是这么个情况,根本容纳不了今天来的这些人,总不能一直就这么挤一挤吧。 在事情都得到答案前,分析不出来利弊的时候,他不想太早的下决定。 刘增福有些小失望。 原本他还想着,这次来的知青看穿衣打扮,都不像缺钱的,如果他们都愿意盖房子,那么知青点的窘迫就解决了。 “如果不盖房子,那么你们商量一下,谁留下来?其他住不开的,就只能到村民家借宿了。借宿的话,每个月要给老乡家交1块钱的住宿费。吃饭的话,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吃,还是跟老乡一起吃。如果自己吃,柴火和水得自己解决。当然,这个事需要你们和老乡之间商量着来。” 众人沉默。 “大队长,这就不合理了吧,我们下乡来支援农村,农村为我们提供容身之所,而我们的劳动所得用来吃饭。总不能连住的地方,还要我们自己掏钱吧。”肖青予笑呵呵地看着大队长。用最软的语气,说着绝不退让的话。 其实她本来不想开口的,但这老头拿他们知青,明显没当回事啊。 大家都不说话,她只能站出来。冒头就冒头吧,可不能给人留下软弱可欺的印象,免得他们理所当然的习惯了,就更不拿知青当回事了。 听了肖青予的话。 刘增福有些脸红。 他原本就是打着蒙混过关的主意,觉得城里来的知青,一般都不会差这1块钱,才故意这么说。现在被摆在明面上,他也知道自己这边是不占理的。 “你这说的也有道理,之前没有这么多知青,一直都是够住的,大队上对这种事情也没什么经验,咱们商量着来。那这样吧,这一块钱大队出,大队以工分的形式,付给老乡。总之,不能让老乡吃亏不是。” 【呵呵,不让老乡吃亏,就合该知青吃亏。老登这么说,不就是点拨他们几个人在吃饭上,也不能占老乡便宜呗!】 “这样吧,大队长,我们先商量一下,这都到饭点了,您先回家吃饭,下午我们再给您答复。”王玉明也看出来了,知青和大队长明显是两条心,那他们商量事情的时候最好还是私下着来。 “行,那你们先商量,我吃完饭再过来。对了,老黄牛中午也得喂些草料喝点水,你们先把行李拿进去,搬家会有人来帮忙。” 知青们自然没有意见。 行李什么的,还是放在身边比较安心。 等到大队长走之后,张学文招呼着众人进院说话。 知青点的院子里有一棵大大的榕树。树荫铺满了半个院落,大榕树下面有一张石桌和几个石凳。石凳后边还放着一些平整的石头。这都是历年来知青们找到的,夏天吃饭或乘凉的时候就会坐在上面。 “你们中午饭怎么解决?要跟我们一起吃吗?”张学文问。 “我有带吃的,就不麻烦大家了,多谢张知青。”许小磊第一个拒绝。这年头粮食金贵,吃谁的人家都会不愿意,即使后面还了,现在也是吃人家的嘴短。 还不如随便垫一口了。 其他人也表示不需要。 这种情况大家都是预想过的,所以多多少少都准备了一些点心。 而且,他们现在也没有心思吃饭,落脚点还没选好呢! 张学文其实也是客气一下。吃饭容易,这粮食可不好出。 “好吧,那趁着现在饭还没有做好,大家互相认识一下吧。” 众人都点头答应。 在张学文的号召下,其他人也都走了过来,围在一起。 “我先来,我叫张学文,今年24岁,是咱们知青点年龄最大的,也是目前还在这的知青里,来的最早的。以后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需要帮忙的话,都可以来找我。” 自我介绍这套流程,除了今天到的新知青,其他人都经历过,所以张学文说完之后,下一个人自动接上。 “我叫刘明耀,沪市人,今年22岁,下乡三年了。” “我叫于明明,20岁,禹城人。下乡两年。” “我叫李明伟,19岁,京市人,下乡一年。” “我叫刘淑英,20岁,湘城人,下乡两年。” “我叫王香玉,20岁,柳城人,下乡两年。” “我叫季知书,19岁,京市人,下乡一年。” “我叫李莉,19岁,京市人,下乡一年。” “我叫赵大丫,19岁,凉城人,下乡一年。” “知青点现在加上我一共是9人,村里还有其他知青,他们都是成家了,就搬了出去。只有张延清自己是自己盖了房子才走的,以后你们都能见到。那么,新知青也介绍下自己吧。” “那我先来吧,我叫许小磊,19岁,江省人。” “我叫杨清河,19岁,江省人。” “我叫杨婉宁,19岁,江省人。” “我叫肖青予,19岁,江省人。” “我叫王玉明,20岁,京市人。” “我叫张平之,20岁,京市人。” “我叫徐妍,19岁,京市人。” “你们的年龄和家乡都挺集中的,之前就认识吗?”刘明耀也是沪市人,现在见来了老乡,有种天然的亲切感,也愿意多聊几句。 “我和肖青予是同学,两位男知青之前没见过。”杨婉宁搭话。 “我们三个是同学,也是邻居,从小一起长大的。”王玉明指了指张平之和徐妍。 “那还挺好的,背井离乡的,有个熟人会好过许多。”刘淑英说,她是自己下的乡,开始的时候是真的很不适应。 “嗯,我也觉得挺幸运的。”杨婉宁说。喜欢末世女穿书:拒绝炮灰人设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末世女穿书:拒绝炮灰人设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流放?三岁女娃带全家走上巅峰 红与绿,普通人实现发财梦 我其实没想重生啊 从乡村中医到女性之友 天下宝鉴 开局捡漏天价帝王绿,冰山总裁为我倾倒 捡漏:从邂逅美女鉴定师开始 嘿哈,快穿一霸横扫天下 天道崽崽奶呼呼,小手挥万鬼飞 当谐音梗成为驱鬼密码:我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