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快速翻阅着一本本古籍,寻找着关于枉死城和蒲松龄的记载。时间飞速流逝,转眼间便过了数日。
几乎将整个奇闻异志区翻了个遍的丁蟹,终于在一本名为《幽冥志》的古籍中找到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线索。
枉死城,是释教根据一本狐鬼小说类的奇书《玉历宝钞》中的部分描述,创造衍生出来的。
根据释教记载,其乃是地藏王菩萨为受无妄之灾而死的鬼魂所创造而于地狱创造的城市。
位于九幽地狱中丰都大帝殿的右侧,毗邻奈何桥、血盆苦界。
主管枉死城的是十殿阎罗中的第六殿阎罗王卞城王。
按照释教说法,卞城王是地府十殿阎罗之一。
他铁面无情公正无私,专门审判那些因意外、冤屈而死的亡灵。
在枉死城中,这些亡灵可以得到暂时的安息,等待地府对他们进行公正的审判。
然而,丁蟹在《幽冥志》中看到的记述,却记载了一个有悖世人认知的枉死城。
《幽冥志》中有一篇名为《枉死城游记》的故事。
这篇故事以柳泉居士蒲松龄故友的口吻,叙述一段蒲松龄酒后告知他的离奇经历。
讲述了柳泉居士蒲松龄如何误入枉死城,并在那里经历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件。
故事的内容不重要,总结起来无非是柳泉居士蒲松龄如何机智勇敢战胜了邪恶。
真正重要的是,蒲松林对于枉死城的刻画与描写。
在他的叙述下,枉死城早已失去了阴世秩序,成为了一座魑魅魍魉的乐园。
在那里,混乱才是主题……
仔细阅读过《幽冥志》中关于枉死城的描述后,丁蟹紧锁的眉头渐渐的松开了一点。
这些描述与他从脑海里那篇故事中的枉死城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丁蟹感觉到,自己似乎触摸到了某种真相的边缘,但却又如同隔着一层薄雾,看不清全貌。
将《幽冥志》放回书架后,他的目光无序的在书架上游移起来。
丁蟹仔细琢磨起这篇充满了奇幻色彩的故事。
若写出《幽冥志》的那位不知名人士没有撒谎,柳泉居士蒲松龄也没乱盖。
这篇《枉死城游记》,很有可能就是他脑海中那篇故事的真实来源。
但问题在于,说出这个故事的蒲松龄是如何深入归墟又全身而退的?
要知道,以蒲松龄的实力,只怕连归墟入口那关都到不了。
还有,他前世的记忆到底是从何而来的?
夺舍?转世?还是某种神秘力量在他初生时植入的?
诸多繁杂的问题让丁蟹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他清楚,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枉死城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他自身命运的谜团。
他想要找到答案。
翻阅完茅山藏经阁内志异区域所有典籍后,丁蟹立马向着龙虎山赶去。
他到龙虎山时,张大牲口已经报完信,又跟着龙虎山派往归墟支援的队伍重返南海了。
好在他离去之前,已经把丁蟹进龙虎山藏经阁的事安排好了。
在张锡林的帮助下,丁蟹顺利混进了龙虎山的藏经阁。
进了藏经阁后,丁蟹开始根据《幽冥志》、《枉死城游记》等书名有序的搜检起书籍。
没过多久,一本古旧到似乎被灰尘和岁月掩埋的古书印入他的视线。
书的封面上,用正楷书写着几个大字——《幽冥秘录》。
看到这个名字,丁蟹不由得心中一喜,希望这本书能为他提供更多关于枉死城的信息。
小心翼翼地打开书页,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鼻而来。
书页上的文字虽然古老,但却清晰可见。
丁蟹开始仔细阅读起来。
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眉头越皱越紧。
《幽冥秘录》中记载的内容远比《幽冥志》更加详细和深入。
它似乎是柳泉居士蒲松龄某次大梦数十日后,精神紊乱时留下的随笔。
内里记述的东西很杂,它讲述了蒲松林梦中的幽冥世界里的种种秘辛。
其中,关于枉死城的描述更是让丁蟹心惊肉跳。
因为,其内明确记载了枉死城已经被妖魔攻破,诸天神佛已经全部陨落。
毁灭与混乱才是世界的主题。
按照书中记载,枉死城的毁灭并非一夜之间的事情。
早在数百年前,妖魔就开始对枉死城进行渗透和侵蚀。
它们利用枉死城中亡灵的怨念和愤怒,逐渐侵蚀了枉死城的秩序和安宁。
随着时间的推移,枉死城中的亡灵逐渐失去了理智,变得疯狂而残忍。
它们攻击地府中的一切,甚至对人间界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维护幽冥世界的秩序,地藏王菩萨和其他阎罗们不得不采取行动。
他们派遣了众多的阴兵前往枉死城进行镇压和清理。
然而,妖魔的力量太过强大。
阴兵们虽然勇猛无比,但也无法完全消灭它们。
最终,在一场极为惨烈血腥的战斗中,阴兵大军被妖魔围杀,十殿阎罗也纷纷陨落。
整个幽冥世界都陷入混乱和毁灭之中。
黑暗与恐惧如瘟疫般蔓延,笼罩了整个幽冥世界。
在枉死城破碎的废墟之上,妖魔的狂笑声与亡灵的哀嚎声交织成一首凄厉的交响曲,回荡在无尽的虚空之中。
狂风在怒吼,灰尘与血迹交织成一片,将原本就阴暗的幽冥世界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霾。
妖魔的狂笑声愈发猖狂,它们挥舞着锋利的爪牙,在废墟间肆意屠杀着剩余的亡灵。
阴世出了问题,阳世自然也逃不过混乱与毁灭。
比五代十国还要血腥的乱世开始主宰大地。
供奉仙佛的正道宗门要么堕落成魔门,要么彻底销声匿迹。
妖魔开始深入红尘吸髓敲骨,鬼魅经常白日游行勾魂夺魄。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