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了祖大寿,吴炳就无话可说了,他从来不愿意说自己前领导的坏话。
张鹿安看着吴炳不说话,出言打破了沉默,说道:
“吴主事,你觉得清军去了哪里?”
“没有别的地方可去,一定是去了前屯卫了。”
“为何?”
“中后所已经是弃地了,宁远城敌人又攻不下来,接下来的只有前屯卫和中前所了,而前屯卫城位于中前所的东面,位于石子河与凉水河之间,本身就是山海关与宁远成的中间位置,地理位置重要,还生产粮食,清军没有理由不去攻打前屯卫的。”
“咱们不能就这么光看着,总得找点落单的清军狠狠地打击一下,否则难消我心头之恨。”
张鹿安咬牙切齿道。
“不可走陆路,不难想象,清军肯定会在陆路设下埋伏的,咱们的人太少,恐怕很容易就中了清军的埋伏,还是老样子,走水路。”吴炳说道。
张鹿安于是在将城内外的尸体掩埋后,率领青州营水师,在吴炳的带领下,继续沿着海岸线,向西航行,只是悲催的是刚刚上路不久,就遭遇到海上暴风天气,虽然明军船只侥幸逃脱,但是已经被吹的远离了海岸,最后飘向了山海关城外海面,使得张鹿安和禄青山他们压根就没有参与到前屯卫的战斗。
崇祯十六年十月初一
清军聚集了名主力猛攻前屯卫城,在优势火炮力量的加持下,清军经过一日一夜,顺利地攻下了前屯卫城,城中主将李辅明,遵守了他的誓言,知耻而后勇,在巷战中光荣阵亡。
与李辅明一同阵亡的还有辽东总练总兵官袁尚仁,这位辽东团练军的大教头,没有让他的学生们失望,以自己的鲜血?I卫了汉人的荣誉;
前屯卫副总兵罗伦当时已经率军突围到了靠近中前所城的高岭驿,但是很快就被尾追的济尔哈朗率兵3000所包围,罗伦虽然经过拼死战斗,最后终究不敌,明将罗伦以及他的部下600人全部阵亡。
此时距离高岭驿不到15里的中前所城,驻扎有吴三桂的亲信部将杨坤、吴三汲、方成功、巴克永和孙文焕五将,麾下士兵总共有一万人,但是自始至终,中前所的这些明军始终未曾动过一兵一卒来支援高岭驿的明将罗伦所部。
更令人惊奇的是,济尔哈朗率军来到了中前所城前,突然一炮未发,一箭未射,竟然从中前所城撤退,突然快速地向辽东进发,好像发生了特别紧要的大事。
张鹿安、禄青山带领部下,随着吴炳来到了中前所城,吴炳得知了自己好友杨伦在高岭驿阵亡的消息后,大声地质问杨坤道:
“杨副戎,这里距离高岭驿近在咫尺,你们为何不去支援?而放任杨将军白白战死?”
“吴主事,本将可都是严格遵循吴大帅的命令,大帅命令我等严守中前所,那么我等就只会严守中前所城,你知道的,大帅的军令非常严格,我等有几个脑袋,胆敢触犯大帅的军令?”
“那为何清军到了中前所就突然撤走了?难道你们之间有什么勾结不成?”
“放肆!吴炳,你的好友杨伦战死了,我知道你很难过,但是你再难过,能不能不要把你的情绪给带到这里来?这里是军营,不是你家!你如果还在这里信口雌黄,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杨坤大声地呵斥道。
张鹿安急忙把气急败坏的吴炳从中前所城给拉出,然后众人一起从陆路前往高岭驿,先是替罗伦以下数百名明军将士收尸,后又来到了前屯卫城,将李辅明、袁尚仁两人的尸体找到,通过监军使郝为,上报给朝廷知晓,这样的高级将领,一定要找到尸首,并且让朝廷大员来验证的,否则很容易就会像卢象升的待遇一样,哪怕战死了,一时半会,也不会得到朝廷的承认。
至于其他明军将士,则是找到了四千具尸体,占到了明军原本在前屯卫的驻军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被禄青山指挥众人挖坑给埋在一起。
吴炳坐在倒塌的城墙废墟上,望着不远处凸起的坟茔,喃喃自语道:
“关宁军完了!
以前或许都说关宁军坑外军、客军,但是我们的内部一直都是非常团结友善。
毕竟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谁还能真的见死不救?
张将军,你知道吗?
杨伦还是杨坤的亲堂哥,属于未出五服的亲人,杨坤几乎是杨伦亲自带大的,可是他距离那么近,手下的将士那么多,竟然都不去救,于公于私来说,这怎么说的过去?岂不是很可笑?”
张鹿安看得出来吴炳此时非常非常的失落,或许在他心目中,关宁军就是他的骄傲所在,如今看清现实的他,内心的坚守坍塌了。
“前屯卫一战,李总兵和袁总兵,他们以六千之众,迎战两倍于己的清军精锐,没有任何胆怯,奋勇战斗,至死不渝,他们就是关宁军最后的绝唱!”
张鹿安对英勇阵亡的李辅明和袁尚仁给予了高度的赞扬,要知道李辅明和袁尚仁都是辽地之人,他们最终都是将自己最后的热血洒在了这片桑梓之地。
只是张鹿安的论断,却没有得到吴炳的赞同。
“不对,关宁军没有终结,也永远不会终结,中前所还有一万余关宁军,宁远城还有三万多名关宁军……”
“吴炳兄,你说的那是吴三桂的关宁军,却并非我大明的关宁军,两者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如果是朝廷的大军,不可能见死不救。你看看那杨坤的态度,他的眼里哪里还有朝廷法令?吴三桂的命令,在他的眼里已经高于一切!”
张鹿安话说的掷地有声。
(本章完)喜欢明末之白衣天子请大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