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投清者如过江之鲫 弘光元年五月初四深夜子时 清军中的降将李本深、李成栋早已经来到了长江北岸,借着夜色的掩护,整装待发。 无论是李本深还是李成栋,心里面都是憋着一股气,不光是为了之前兴平军的那些好兄弟报仇,同时也是为了证明自己。 因为当李本深和李成栋组织人力在北岸积极打造战船的时候,江对岸和巡江的明军船只,是不可能看不到的,但是明军水师大将郑彩对清军水师是嘲笑不已: “哈哈,北马南舟,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可笑那帮北侉子,竟然不知道新伐树木,要暴晒数十日,还要涂抹上油脂,才能保持足够的浮力,才会具备足够的运力?他们那么搞的船只,不用我们打,恐怕刚刚航行到江中,就会被江水和大风给冲垮了。” 对于部将们纷纷劝说,要给明军颜色看看,郑彩却力排众议,向自己的部将们如此解释道。 出于对清军水师的装备非常不屑一顾,明军水师甚至懒得去作提前打击。 后世人看起来,这种情况真的是匪夷所思,但是奇怪的是,它竟然真的发生了,或许郑家有一点儿容易骄傲的传承吧? 在郑彩的这种思维带动下,一些明军的水师在江边游弋,不断地对北岸的清兵进行挑衅,气焰态度非常嚣张。 清军因为战船未曾准备完毕,因此选择了暂时隐忍。 等到五月初四这晚,由于多铎的严格军令到了,李本深和李成栋无法再拖,尽管战船的数量还是极少的,李本深却不得不按照多铎的命令,提前发动南渡。 李成栋自告奋勇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李成栋非常擅长小股突击队的培养和建设,就如同后世的那种特种部队一般,李成栋的军中也会选取一些精壮强悍的勇士组成特别行动队,以李成栋的义子李元胤统领,辅之以另外两个义子李元泰和李建捷为将。 按照李成栋的吩咐,本次出马的是李元胤和李元泰兄弟俩,自然以李元胤为先,二将率领50名精干猛士,乘坐五艘明军水师特别看不上的船只,拼命地划水,一直往南进发。 他们的后面,江北站着的同僚们的身影是越来越远,数万名将士看着眼前的五十人,是否能够完成攻下明军滩头阵地,并且顺利守下来的壮举。 李成栋的部将马宝(即高谦的部将,在河南投靠的高杰,被高杰分配给李成栋的麾下听用)和杜永和率领三千精兵,紧紧地守在江北岸的三百艘小船旁。 只要南岸发出信号,他们俩就率领后续兵马飞驰向南,前往接应。 李元胤和李元泰两人都是奋勇向前,原以为地明军巡逻船压根不见踪影,原本以为的明军滩头阵地也没有,两人都是非常顺利地就带着部下们顺利在镇江圌山北坡靠岸,期间没有受到明军的任何拦截。 圌山上有郑彩的大营,不远处的金山更是有郑鸿逵的大营,数万明军其实就在眼前。 但是李元胤和李元泰没有丝毫的害怕,他们登陆后,进行了分工合作,各自带着25人,趁着明军都在熟睡的功夫,以李元泰带人去码头,对着停在岸边的数千艘船只放火,很快靠近岸边的明军水师船只纷纷着起火来。 “着火啦,快救火啊。” 明军的水手开始大叫,但是明军水师船上的将领在此前一天都被叫到陆地上吃饭喝酒,压根就没有回船,造成明军水师群龙无首,一些水手只是自发的解缆离港,但是没有指挥的明军水师,就如同一盘散沙,压根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李元泰带人放起的大火,使得郑彩军发生了营啸,数万人互相奔逃、踩踏、互相残杀,不用清兵动手,明军已经大乱。 另一边的李元胤,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以加上自己本人在内的总共二十六名将士,就敢直接冲击明将郑彩的大本营。 等到郑彩被人从宿醉中叫醒过来,李成栋的部将马宝和杜永和已经率领三千大军陆续紧跟着靠岸了。 “清兵到啦!” 这句话就犹如一道魔咒,听到这句话的明军士兵,恨不得爹妈多给生条腿,撒丫子往远处跑,明军整个阵线大乱。 清军总共3052人,在几乎未失一人的情况下,把郑彩所部给吓垮了。 明将郑彩看到情况无法挽回,只得带领两千多亲兵往南逃去,明军的混乱局面,也引发了巨大的反作用,大量逃走的明兵涌入到郑鸿逵和杨文骢的大营外面,引发了更大的混乱和动荡。 郑鸿逵率先率领自己的的亲信数千人,乘坐航海大船,直接顺流而下。 清军统帅部还以为郑鸿逵是来打仗的,把他们给吓了一大跳,哪知道郑鸿逵一炮未放,直接向东逃走了! 下游的明将杨文骢所部和黄斌卿所部人马,看到上游发生的这种情况后,营中的将士们也都没有了继续打仗的意愿。 明军当中的聪明人实在是太多,大家看到其他人都在跑,谁也不肯落后,抱着“你跑我也跑”的态度,整个长江南线防守大军直接溃散了。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文骢和黄斌卿也是十分无奈,被手下将士裹挟着向着浙江方向逃去。 杨文骢、黄斌卿两部溃散的消息很快就像病毒一样,扩散到苏州府,下江监军道荆本彻,立刻带领所部人马渡江进入了崇明岛,把大好的沿江阵地丢给了清军。 只是因为有传言说,清军派出了大量马队迂回作战,荆本彻害怕被包了饺子。 实际上的清军是在三日后,才到达苏州和吴淞口。 也就是说清军实际上以52人为先锋,竟然在不经意之中,摧毁了至少十万人的明军长江南岸守军。 这一点怎么能不令江南百姓痛彻心扉? 所以在严格的剃发令执行以前,江南各地都是望风披靡,压根就没有抵抗,几乎全部直接上表投降了清廷,这一点也是无法抹去的事实。 清军紧接着以李成栋为主将,向东南收复江浙各地; 以张天禄为先锋,向西逼近南京城。 南京城有明军二十四万左右,南京的防备设施和各种物资储备也还算健全,问题是清军渡江的消息和明军水师十万人一触即溃的消息传来,南京城内早就是人心惶惶。 先是有大量的有钱有势的官吏士绅逃离南京城,而大明弘光皇帝也认识到江南的将领不可靠,竟然在不通知首辅马士英的情况下,带着阮大铖偷偷地逃离了南京紫禁城。 明廷大臣紧急找弘光皇帝拿主意,竟然找不到了皇帝本人。 无奈之下,众大臣和南京的武将只得将关押着的假太子王之明请出来,仓促登基。 王之明即位成为皇帝后,以高梦箕为内阁首辅,以穆虎为亲兵大将,并且不失时机地任命忻城伯赵之龙为南京城守总戎。 清军统帅多铎听说江南进军异常顺利后,也是乘坐缴获的明军船只,于五月初五,来到了南京城下。 清军统帅多铎的大纛,只是刚刚在南京城外出现,便出现令人大跌眼镜的事情: 大明勋贵赵之龙选择一箭不发,一铳不放,率领京营二十余万大军,带头奉表向清国投降,紧接着更多的“君子们”选择了直接投降,据不完全统计,主动投降的文武官员有: 忻城伯赵之龙,大学士王铎、蔡奕琛,尚书钱谦益,都御史唐世济、李沾,侍郎李乔、朱之臣、梁云构、祁逢吉、张维机,魏国公徐胤爵、保国公朱国弼、灵璧侯汤国祚、安远侯柳祚昌、永康侯徐弘爵、临淮侯李祖述、镇远侯顾鸣郊、隆平侯张拱日、怀宁侯孙维城、定远侯邓文郁、成安侯郭祚永、襄城伯李世弘、南和伯方一元、东宁伯焦梦熊、宁晋伯刘允极、惠安伯张承志、大兴伯邹存义、雒中伯黄九鼎、保安伯黄调鼎、襄卫伯常应俊,掌宗人府驸马都尉齐赞元,掌锦衣卫冯可宗,总兵杨御蕃,孔希贵、曹存性、李应宗、于永绶、夏尚忠、刘泽泳、张应梦、张士元、范绍祖、苏见乐、冯用,蒋云台、司礼太监卢九德、高起潜等(注1)。 注1:原本历史上还包括广昌伯刘良佐、将军王之纲、总兵王遵坦和总兵李中星,刘良佐、王之纲和王遵坦在本文中已经提前投降清廷,李中星此时还在扬州城内。 (本章完)喜欢明末之白衣天子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明末之白衣天子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