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夫子的院落在都府街算得上偏僻,周围都是高门大院,就这里一隅竹林,进门立有石碑,左右挂着劝学名篇,拐进去是个小池子,假山花草,妆点别致。正面是夫子的书房,左右厢都是上课的地方。 陈吉发拿着回帖进门时,便有进出的小童打量他,待到门子将他引到课堂,那些小崽子们更是交头接耳,指点嬉笑。 一丝都不尊老…… 门子将他带到最后排,与个懒懒散散的少年坐在一起。 “你好,在下陈吉发,兄台贵姓?” “免贵姓苏。”那人懒洋洋答着,看起来同陈吉发差不多大,“你也是来补习的?” “补习?”陈吉发不懂。 “哟,那就是初学?”那人勾起一抹坏笑,“这下可好,咱成绩总算不垫底了。” 哦,陈吉发秒懂,原来是个复读的学渣…… 陈吉发扯起嘴角笑了笑,拿出书本温习功课。那家伙懒散的瞟了他一眼,露出轻蔑的表情。 后面陈吉发才知道,这位叫苏云生,是乡绅苏秀才家里的嫡公子。他爹让他读书,他偏惯爱游手好闲,打架斗殴,惹是生非,十六岁了连个童生都没考过。 简直有辱门楣。 苏秀才觉着可能是自己的教育方法有问题,于是狠下心,将儿子送到县城里,交给昔日同僚熊夫子,严加看管。 不过此时,陈吉发还不知道此人劣迹,正想看书,突然桌下哗啦一声,书籍笔墨散了一地,再看时,原来是屉子下面的铆钉被姓苏的抽了。 陈吉发皱起眉头。 “苏贤弟这是何意?” “手滑。” “手滑能滑到抽了铆钉?” “谁叫你不理我了?” “你也不该坏我东西!” “嗨,多大个事?”苏云生懒懒的靠在椅子上,“你我来读书,无非是给老爹一个面子。瞧那些小孩,十岁便入童生,十六七岁便是秀才。只有如此,读书才有出路,你还在那里装腔作势什么?” 陈吉发盯着他无所谓的眼睛看了片刻,嘲讽的笑了笑,也不恼,将书本笔墨捡起,装在袋子里挂在椅背上,默不作声继续看书。 苏云生或许觉着无趣,用书盖着脸佯装睡觉。 这时,教室里陡然安静下来,熊夫子夹着戒尺和书本走了进来。他皱着眉看了眼最后排的苏云生,又冲陈吉发点了点头。 熊夫子让陈吉发跟着最小的孩子从基础上起,就是看他蒙学之后便没有读书,策论虽然有见地,但四书五经掌握不深,引经据典不够。 初学的小童都读《论语》,陈吉发也跟着读。但他读的有区别,都是带了句读的。 这是前两日他温书时,根据系统资料库中后世的版本,自己加上的句读。不然这个时代的书,竖版,没有句读,读起来太吃力。 旁边的苏云生起初昏昏欲睡,看到陈吉发手上的书本,竟然密密麻麻都是句读批注,顿时来了精神。 “哟,你还真有本事,给经书加注加句读,那可是大儒才能做的事情。” 陈吉发不想同他讲小话,可这家伙遇到能找乐子的事情就像牛皮糖,又伸手去拿陈吉发放在桌上的《大学》,发现竟然也做了大半的批注句读,好似刚刚他在温课的时候便在做这个事情。 再看那经过句读和批注的内容,哪怕是他这样的学渣,也能很快看明白意思了。 这可着实让苏云生惊讶万分。 苏云生正要找陈吉发细问,突然一柄戒尺“啪”的打在桌上,吓了他一跳。 抬头,熊夫子正生气的站在眼前。 “云生,上课莫要影响他人。” 是了,对于苏云生,熊夫子只是报答苏秀才在他落魄时的接济之恩,并不真的对这纨绔抱有希望。但他上课影响陈吉发就不对了,熊夫子挺看好这位新学生的。 苏云生倒是第一次在课堂上被熊夫子批评,他嬉皮笑脸的赔不是。 “夫子莫恼,实在是学生发现了个趣事。您看,陈贤弟的《论语》和《大学》上,竟都有批注句读!” 熊夫子皱起眉头,看了陈吉发一眼,后者摸了摸鼻子,也站了起来。接着夫子从苏云生手中接过书本,简单扫了两眼,表情便渐渐精彩起来。 夫子将书本还给陈吉发。 “你们两个年龄最大,听课时认真些,要给这些小同窗们做好表率。” “谨遵夫子教诲。” “知道了夫子。” 熊夫子没有在课堂上说什么,午间休息时,却点名让陈吉发带着书和他去书房。 苏云生在他身后挤眉弄眼,笑嘻嘻的,实属令人无奈。 这人是个大号顽童,有些小调皮,接触久了就知道他并无坏心。 陈吉发跟着熊夫子到了书房,后者让他将手上的几本书都给他看看。 “句读只做了《论语》,《大学》只做了一半。”陈吉发老实的双手奉上,“学生基础薄弱,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先读通顺了,再根据夫子的讲解,慢慢消化。” 熊夫子点点头,拿起两本书翻看起来,良久,才狐疑的抬起头。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你真的只读过蒙学?” “学生不敢欺瞒夫子。” “嗯……”熊夫子不知道想了些什么,点了点头,将书还给陈吉发,“你这几天回家后辛苦些,抓紧将四书五经都读完,然后我来考校考校你。” “夫子的意思是,学生无需管您的进度?” “你本来年纪就大,按部就班去学,太过浪费时日。而且,老夫看你所做句读批注,皆有名家风范,若是能融会贯通,明年二月便可以参加县试。” 陈吉发有些惊讶,仅凭句读和批注,就能考童生? 他却是不知道,这个时代识字的人虽然多,但正经读书人很少,能给经书做句读批注的,都是当代大儒。他在系统内查的那些后世的句读和批注,都是集成了数百年间各家流派的思想,又融合了后世的价值观念,因此在熊广源看来,已经是颇有思想体系的大家风范了。 熊夫子见陈吉发表情,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 “吉发是被家里耽误了读书。不过没关系,好好努力,往后有为师帮你。” 陈吉发受宠若惊,连忙大礼谢恩。 就在此时,一抹鹅黄裙裾从屏风后闪过,陈吉发礼毕抬头,见着个蒙了面纱的女子走出,将一提食盒放在熊夫子桌上,冲两人淡淡点头,又飘然离去。 只有那双温柔明媚的清澈双眸,在身影消失的瞬间不经意回望,让陈吉发分外讶异,恍然愣神。 这女子,竟然就是先前两次碰到的那位姑娘。 熊夫子皱眉望了眼女子消失的方向,没有说话。转头又嘱咐陈吉发几句学习上的事情,便让他离去了。 苏云生见陈吉发回来,凑上来问东问西。 “嘿,老头跟你说啥了?” “夫子说,要认真学习。” 陈吉发对他没什么好脾气,不过这人,死皮赖脸,做着讨人嫌的事情,却一直笑嘻嘻。 “我还以为他要和你坐而论道呢!哈哈,我爹和他的那些朋友,就喜欢讨论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陈吉发睨了他一眼,突然觉得,或许这小子也许本质并不算坏。 “你说经书虚头巴脑,啥事才是实实在在?” “那还用说,当然是吃香喝辣,左拥右抱!”苏云生理直气壮,“瞧你这好学生的样子,肯定就没见识过花花世界,要哥带你去体验体验吗?” 陈吉发决定收回刚才的些许好感,死纨绔! “谢了,我就适合死读书,读到死。” “别这样嘛,兄弟,咱和那些九岁十岁的小童不一样。这么着,今晚春风阁,我请客?” 陈吉发看都懒得看他,只专心看书。 “喂,你不是吧?吃不吃东西呀,我这食盒是我娘亲手备的,味道可好了,来一口?” “喂,说句话呀,不说我开吃了?!” “喂……” 陈吉发忍无可忍,愤怒的站起来,却在看到苏云生满脸谄媚笑容,举着个虾仁饭团的那一刻又无奈的平静下来。 唉,怎么会遇到这么个同桌…… “你上辈子是唐僧吗?” “啥?”苏云生莫名其妙,“要说我这人,的确挺心善的。” 陈吉发闭嘴,他就不该和这人说话。 不过,第一天上学,也的确准备的简陋些,就带了一块饼子,就着陈家自己的酱菜。苏云生非要挖他一半的酱菜,然后硬要把那个虾仁饭团塞给他。 两个大男人,就挺无语的。 不过,陈吉发很快释然,这是明代,是《水浒传》、《三国演义》诞生的明代,兄弟之间,讲究的是食同席、衣同袍、睡同衾,在后世看来可能整的跟弯了差不多,但在这个时代,就是最好的笼络人心的方式。 这姓苏的名堂不少,怪不得能混社会。喜欢明末争雄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明末争雄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