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七年,夏。 皇太极率军讨伐郭绍,却在中途掉头南下攻打锦州。 防守锦州的祖大寿防备不及,激战数日以后,锦州将破,祖大寿欲率兵突围,不成,被迫退回城中。 祖大寿为求活命,向皇太极乞和。 皇太极不准。 两军再战,锦州守将大败。 是役,锦州8000守军全军覆没,祖大寿被生擒。 锦州的消息,还没传到京师,却是先传到了山海关。 吴三桂看着手下送来的战报,锦州城破,祖大寿被俘,久久不语。 “主公!”刘玄初在一旁小心翼翼的开口:“锦州丢了祖大人被俘,我等如之奈何?” 吴三桂合上败报,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 “锦州城坚,皇太极数次攻打都不能得手。我本以为这次他攻打又将无功而返,谁知……” 说到此处,吴三桂又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这次皇太极假道伐虢,吴三桂收到锦州被困的消息,第一时间就准备提兵救援。 锦州是山海关东部的大门,更是吴三桂抵御皇太极的屏障。 而且,镇守锦州的祖大寿还是吴三桂的娘舅,于公于私,吴三桂都不能坐看锦州失守。 但吴三桂又深恐自己提兵救援锦州的时候,郭绍会从后方攻来。 为避免腹背受敌,吴三桂决定暂缓救援锦州,先观望一下形势。 就如同吴三桂说的那样,锦州城坚。 皇太极攻打过几次都不能得手。 吴三桂计划,先让皇太极在锦州城下打上几个月,等对方打得头破血流时,自己在出兵增援锦州,迫使皇太极签下城下之盟。 如此一来自己便能以最小的代价换来和平。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 皇太极从攻锦到锦州城破,居然只用了六天! 这完全打乱了吴三桂的全盘部署。 “主公!咱们要不要找北京那位爷求救?”刘玄初小心翼翼的开口。 北京那位爷当然不是指被囚的天子,而是郭绍。 如今锦州城破,山海关的情势危急。 皇太极一旦提兵来攻,凭借吴三桂恐怕很难抵挡。 刘玄初作为谋士,自然而然的把救兵打到了郭绍身上。 吴三桂闻言,却说:“皇太极是头狼,郭绍就是只老虎!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向郭绍开口!” “可是……”刘玄初还想劝说。 吴三桂抬手打断对方,意思是无需多言。 这山海关只要还在吴三桂手上,他就有筹码和各方谈判。 但要是引郭绍来救,纵然能打退皇太极。 山海关到时也势必易主。 吴三桂可不相信郭绍会在他丢了地盘之后还善待他。 “这年头,有兵有地盘才是王,要是没了地盘,咱们连要饭花子都不如!” 吴三桂这几句话,道破了这些军阀的心思。 大明的各镇军阀,要不是都想着保存实力,也不会让郭绍靖难成功。 刘玄初闻言,也是长叹一口气:“主公,皇太极恐怕马上就要来了,咱们不找郭绍求援,难道要凭一己之力将他打退吗?” 吴三桂站起身,在房间中踱步。 一直过了很久,他才停下脚步,像下定了决心。 “你马上派人去见皇太极,就说我愿意率山海关守军投降!” 此言一出,刘玄初震惊。 “主公!”刘玄初刚准备开口相劝说事情还没到那地步。 吴三桂又伸手打断了他:“玄初,我不是真的要投降皇太极,不过是缓兵之计。” “八旗军打仗从来不注重后勤,大部分都是靠劫掠。” “只要让皇太极觉得,我有投降的可能,就能拖上他一阵子,到时候他粮草耗尽,想来打我们都没办法。” 刘玄初有些担忧的开口:“他要是不上当,真率兵打过来怎么办?” 吴三桂转身看向刘玄初:“真到那个时候,咱们就率兵退回关内!” 刘玄初一惊:“主公是想和郭绍争夺直隶?” “不!”吴三桂沉声说道:“我要退回关内,观望形势!” “山海关一丢,郭绍肯定坐不住。他会急于收复山海关,皇太极呢?他肯定也想趁机进兵关内。” “等他们两军打得天翻地覆,到了那时候,我们这股生力军就是左右战场胜负的关键。” “那时他们两方人都要求着我们,咱们想要什么都会有!” 刘玄初连忙拱手:“主公高明!” 吴三桂挥挥手,示意他退下。 “玄初,真到了那个时候,你还会跟我是一条心吗?” 吴三桂在心里问了一遍这个问题。 他已经发现了自己身边不少将领,都在背着他搞小动作,只是隐忍不发而已。 吴三桂一直担心,郭绍打来的话,他这些部下会不会背着他开关投降? 今天刘玄初的态度,更让他觉得有这种可能。 刘玄初可是自己的首席军师,他不想着为自己出谋划策,争夺利益,反而一个劲的蹿腾自己向郭绍求援。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刘玄初,心思不纯呐! “来人!”吴三桂叫来一名卫兵,对他吩咐道:“去把王辅臣将军,张国柱将军,李本深将军请来!” “是!” “回来!” 卫兵又站回到吴三桂面前。 “要秘密通知他们来,不要惊动其他人!” “是!” 卫兵刚走到门口,吴三桂又将他召唤回来:“顺便把马宝将军也请来!” “遵命!” 确定这次吴三桂没有任何吩咐,卫兵才下去传命。 这时吴三桂静坐在太师椅上,用桌上的毛笔写下了一份名单。 名单上洋洋洒洒几十个名字。 吴三桂勾勾画画。 除了他之前念到名字的几个将军。 吴三桂看着一个名字迟迟没有下笔。 夏国相。 这人是一个青年才俊,很得吴三桂器重。 吴三桂麾下有十个总兵(不是那种大总兵,千人将。) 其中最得他信任的三个人,王辅臣,胡国柱,马宝。 马宝是他麾下的第一大将。 本来他值得信任,但是他早年跟随过孙承宗。 吴三桂有点摸不透对方的心思,所以刚才在对卫兵吩咐的时候,有所迟疑。 至于这个夏国相,此时他还不是吴三桂的女婿。 夏国相才刚刚14岁,还是个小孩。 正因为如此,吴三桂才很犹豫,一个小孩值不值得自己如此信任? 犹豫了半晌之后,吴三桂还是在夏国相这个名字上圈了一个圆圈,代表此人可用。 所有名字勾完之后,吴三桂看着上面的这些没画圈的名字,目光冰冷。喜欢明末野心家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明末野心家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